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5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05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94篇 |
中国医学 | 231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目的建立茯苓皮中松苓新酸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Lichrospher C18色谱柱(20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80∶20),检测波长为242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松苓新酸在0.142 5~2.280 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1.83%,RSD值为1.4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茯苓皮中松苓新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28.
目的 研究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L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Aβ1-40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自然衰老模型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六组:模型组,GLT低、中、高剂量组,溶媒对照组(食用油)及阳性对照组(健脑胶囊),5个月龄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60 d后,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Aβ1-40表达.结果 模型组海马神经细胞Aβ1-40表达增多,GLT组Aβ1-40表达减少.结论 GLT有防治AD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Aβ的神经毒性以及减少脑内Aβ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29.
樟芝Antrodia camphorate(M.Zang&C.H.Su)Sheng H.Wu,Ryvaden & T.T.Chang,又名牛樟菇、牛樟芝,是一种寄生于台湾特有树种——牛樟树腐朽内壁的多孔菌。在民间,樟芝长久以来被用来治疗食物、酒精和药物所引起的中毒,以及腹泻、腹痛、高血压、乙型肝炎、肝癌和抗氧化等。有研究证实樟芝发酵液对四氯化碳所诱发的肝损伤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被认为是樟芝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大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模型来评价樟芝菌粉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设计并合成甘草次酸C3、C30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3位羟基、C30位羧基进行结构修饰,并采用SRB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合成了12个新型甘草次酸衍生物,并利用MS、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体外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对MCF-7和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甘草次酸,其中化合物GA-I1、GA-I2和GA-II1对MCF-7和A549两种细胞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吉非替尼。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