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58篇
  免费   1491篇
  国内免费   1061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142篇
基础医学   1854篇
口腔科学   1745篇
临床医学   4653篇
内科学   991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513篇
特种医学   17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705篇
综合类   7263篇
预防医学   2746篇
眼科学   122篇
药学   2182篇
  90篇
中国医学   1045篇
肿瘤学   1629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794篇
  2022年   884篇
  2021年   920篇
  2020年   904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825篇
  2015年   1046篇
  2014年   1644篇
  2013年   1707篇
  2012年   2140篇
  2011年   2426篇
  2010年   2001篇
  2009年   1710篇
  2008年   1737篇
  2007年   1417篇
  2006年   1396篇
  2005年   1275篇
  2004年   1008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院于2005年5月安装了一台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使用近10个月,整个放射科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从“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2.
2003年-2004年,我院对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了三维牵引治疗,并融入周密的护理,患者顺利康复,治疗效果好。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自上世纪70年代CT机面世后,经过不断的发展,螺旋CT为代表的容积扫描技术的出现使CT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胃部疾病的检查,其价值已日益受到临床和影像学方面的重视。螺旋CT容积扫描和数据采集能进行胃的三维成像,拓宽了CT在胃部检查方面的应用,尤其是仿真内镜技术的出现,使CT不仅能观察胃壁及邻近脏器的病变,而且可以观察胃粘膜的改变,让胃部CT检查得到进一步完善。本科利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胃进行充气状态下扫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4螺旋CT机。扫描前准备:嘱患者检查前一天避免服用一些高密度或…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诊断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DDR胸片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常规DDR胸片26例中有异常表现24例(92.3%),无异常表现2例(7.7%)。病变跨肺叶20例,肺野透亮度增强14例,肺纹理增多6例、纹理增粗19例、纹理紊乱13例、纹理模糊16例、纹理僵直13例,肺野内粟粒状或斑点状阴影6例,絮状阴影19例,肺门增大9例,肺门结构模糊19例。结论:通过分析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DDR胸片表现,加强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间盘变形、破裂后髓核突出向后方或突至椎管、致相邻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常见病。我院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采用三维正脊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94例 ,通过加强治疗前后的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4例中 ,男 119例 ,女 75例 ,年龄 2 3~ 6 5岁 ,平均年龄 4 3岁 ,194例中 ,突出部位大多位于L4~ 5、L5-S1,其中一个椎间盘突出者 113例 ,两个或两个以上椎间盘突出者 81例 ,均经CT确诊。1.2 治疗方法 采用北京康宁公司生产ZJY—B型三维正脊仪 ,患者…  相似文献   
66.
1引言 随着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在国内各大、中型医疗机构日益普及。PACS由于其特殊性,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7.
X线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前x线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中的直接数字化、间接数字化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16层CT多种成像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16层CT容积扫描,并应用ADW4.2工作站,对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成像(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成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观察,依照骨折分型评估胫骨平台劈裂和塌陷的程度,并与x线平片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3例中,根据Sehatzker和McBroom胫骨平台骨折6型分类法,Ⅰ型15例,Ⅱ型18例,Ⅲ型7例,Ⅳ型6例,Ⅴ型4例,Ⅵ型3例。X线平片检查漏诊7例,16层CT见髁间嵴后方或胫骨平台外髁撕脱小骨片,诊断为隐匿性骨折,其中伴有髌韧带断裂和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各2例。结论16层CT多种成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质碎裂程度和移位的距离,以及关节面塌陷情况等,对术前分型、制订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彩色血管三维超声在颈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方法 :疑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80例 ,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 2 8例同时做彩色血管三维超声成像 ,5 5例经临床、CT、MRI证实为脑梗死。结果 :①本组 5 5例脑梗死 ,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 4 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②有脑梗死的彩色血管三维血流图呈“串珠”状 ,而非脑梗死的彩色血管三维血流图呈连续“圆锥”状。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价值 ,三维彩超是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0.
CR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是利用一种既可接受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载体即成像板,使传统的X线摄影成功地走向数字化.实现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贮存与传输。而传统成像方式是通过增感屏或影像增强器将影像成像在胶片上,并要将曝光后的胶片放置在暗室工作环境中进行显影、定影、漂洗、烘干等多种工序,并且得到的X线胶片的优劣要受投照条件MAS、KV值的影响,暗室冲洗时间、水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