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2篇
  免费   1215篇
  国内免费   1762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583篇
妇产科学   206篇
基础医学   1813篇
口腔科学   193篇
临床医学   2874篇
内科学   3572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705篇
特种医学   6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580篇
综合类   7341篇
预防医学   1082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2651篇
  19篇
中国医学   2320篇
肿瘤学   26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1051篇
  2011年   1312篇
  2010年   1072篇
  2009年   1213篇
  2008年   1335篇
  2007年   1415篇
  2006年   1657篇
  2005年   1705篇
  2004年   1743篇
  2003年   1658篇
  2002年   1684篇
  2001年   1571篇
  2000年   1434篇
  1999年   1384篇
  1998年   998篇
  1997年   625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高原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平原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000m高原(1~3)月期间,在高原暴露时间、劳动强度及生活条件相同的施工群体中随机抽样127人。依血压变化将其分为高原高血压(Ⅰ~Ⅲ级)组78人(进一步分为收缩期高原高血压组与舒张期高原高血压组),高原正常血压组49人,采取肘静脉血,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其H2S浓度,Griess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 高原高血压组、收缩期高原高血压组、舒张期高原高血压组的血清H2S与NO平均含量均显著增加,分别比正常血压组高34.5%,36.9%,31.7%(均P〈0.001)与28.4%,33.1%,39.7%,(均P〈0.05),尤以H2S更为突出;随着血压分级程度的升高H2S与NO血清含量相应增高,也以H2S更显著(R^2=0.918);H2S与NO、舒张压间均有密切正相关关系及良好的拟和优度、与氧饱和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拟和优度(R^2=0.374,P=0.001)。结论 H2S与NO的代谢失常可能参与了高原高血压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彤  杨镇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7):417-419
目的探讨压力增高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功能的影响及其在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半定量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T-1、eNOS、i-NOS mRNA的表达;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NO代谢产物NO2-/NO3-的含量,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培养细胞的ET-1蛋白表达。结果ET-1和eNOS mR-NA在正常培养的内皮细胞中即有表达,iNOS mRNA则几乎无表达。生理水平压力刺激下各组各待测基因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超生理范围压力刺激后,ET-1 mRNA有显著性升高。eNOS mRNA在40 mm Hg 24 h后才有显著性差异。iNOS mRNA在不同条件下均无显著变化。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细胞外钙螯合剂EGTA、PKC抑制剂后,则见ET-1、eNOS mRNA表达下降。结论压力增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ET-1、NO,其作用在转录水平,其作用机制分别与PKC信号通路和细胞外钙浓度有关。门静脉压力增高与血管内皮细胞合成ET-1、NO增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角膜碱烧伤房水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碱烧伤后房水一氧化氮(NO)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用健康家兔动态观察对照组、实验组和对侧眼组眼内炎症反应及房水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O2^-/NO3^-的活性。结果角膜碱烧伤后炎症反应与房水NOS和NO活性呈动态变化,实验组明显高于对侧眼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房水NO的变化与角膜碱烧伤后的眼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辛敏  罗伟生 《广东医学》2006,27(3):432-434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越来越多学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的发生亦有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NO)是左旋精氨酸在NO合酶(NOS)催化作用下生成的,NOS分为两型:原生型(cNOS)和诱生型(iNOS)。适当NO含量对调节胃动力和胃黏膜血流、维持胃黏膜的防御机制起着重要作用。NO含量的增多可能既是机体防御Hp入侵的重要手段,也是Hp引起炎症、溃疡乃至癌变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近几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Hp感染与NO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 4b/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 :收集 15 4例和 15 0例健康体检者与冠心病组性别、年龄相匹配作为对照组 ,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和聚丙烯凝胶电脉检测eNOS4b/a基因型。直接计数法统计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 ,并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用SPSS10 0统计软件分析 ,采用 χ2 检验。2 结果 :共检出b/b、b/a、a/a 3种基因型。冠心病组和对照组eNOS4b/b、4b/a +4a/a基因频率分别为 0 877、0 12 3及 0 840、0 16 0。 4a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依此为 0 0 6 6、0 0 83。 4b/a和…  相似文献   
16.
下尿路NO信号通路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广泛的信号分子,在人体大多数器官系统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NO的研究较多.现就其在下尿路NO信号通路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与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损伤和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合成减少及分泌异常有密切关系。内皮细胞分泌的№参与AS的形成及病理过程,是AS的重要因素亦已肯定 。现已研究表明,NO与一些含氦衍生物一起通过和生物分子及细胞的相互作用参与机体保护、调节及逆转等机制,特别是调节心血管系统中众多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 ,释放NO的化合物已经作为评价NO在心血管系统生理和治疗上关键作用的有效工具 。本结合献仅就NO与A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nitric oxide)-cGMP(cv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通路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本课题以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及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中NO量、NOS(Nitric Oxide Synthase)活性、cGMP量、端粒酶活性及海绵体结构的变化,并比较大鼠、人阴茎组织及大鼠原代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1)大鼠阴茎组织中NO量、NOS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各月龄组间有显著差异。阴茎组织cGMP含量逐渐降低,各月龄组间差别显著;(2)随龄增加,平滑肌纤维逐渐减少,胶原纤维增多,粗大成团,窦状隙变少、变窄:(3)大鼠阴茎组织端粒酶活性以2月龄活性最高,随龄增加逐渐下降。人阴茎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结论(1)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cGMP通路及端粒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提示衰老与ED关系密切;(2)大鼠阴茎组织有端粒酶活性,可作为研究细胞衰老与ED关系有关端粒酶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对狗幽门压力、胃黏膜血流量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血浆、胃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 (NO) ,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变化的关系 ,以探讨电针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 2 0只狗随机分为 4组 :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 (每组 5只 )。采用胃压测量仪、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幽门压力、频率及胃黏膜血流量的变化 ,同步测定血浆及胃黏膜组织中NO ,NOS含量 ,并观察变化规律。结果 电针后足三里组幽门括约肌总压力、基础压下降、频率下降 (P <0 .0 5 ) ,胃黏膜血流量显著升高 (4 .5 1± 0 .73→ 6.90± 1.0 1,P <0 .0 1) ,血浆及胃黏膜组织中NO ,NOS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上巨虚组仅幽门括约肌总压力下降 ,血浆NO含量上升。但足三里组各项监测指标变化趋势更明显 ,其他组变化无显著性。结论 电针可使狗幽门压力、频率下降 ,使胃黏膜血流量增加 ,与影响幽门压力、胃黏膜血流量的某些活性物质的含量改变有关 ,并具有一定的经络和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2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氛(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银屑病患者血清TNF、MDA、NO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SOD则显著降低(P<0.01);(2)疾病进行期较静止期血清TNF、MDA、NO显著增高(P<0.05),SOD活性则显著降低(P<0.01);(3)患者血清TNF、MDA、NO与PASI间至正相关(P<0.05~0.01),与PASI间呈负相关(P<0.05),而四项指标的水平变化与病程长短无关。提示:血清TNF、MDA、SOD及NO的水平检测,可反映银屑病的病情况重程度,即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