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背景 难治性出血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重组人凝血因子a(recombinant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a,rFa)是治疗围手术期难治性出血的可选药物之一,但目前仍属于超说明书用药,没有明确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用药指南指导临床用药,对于其用药指征、剂量、疗效及副作用发生率,各中心仍然没有统一的观点. 目的 阐述目前rFa的使用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内容 综述目前rFa在小儿CHD手术中的用药指征、剂量、疗效以及副作用. 趋向 随着多中心研究的开展,rFa在小儿CHD围手术期难治性出血中的应用将会变得更加规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将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F)活性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9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F活性值,并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FF)、血小板(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血乳酸(Lac)等相关凝血指标,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检测颅内压(ICP).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F活性及其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F活性值为(91.45±32.10)%,对照组为(97.20±16.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7,P>0.05).血浆F活性低患者INR、APTT、Lac显著高于血浆F活性高的患者,血浆FIB水平显著低于血浆F活性高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共计35例,其血浆F活性为(86.70±28.84)%,观察组不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57例,其血浆F活性为(97.83±30.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6,P<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浆F活性与凝血功能有一定联系,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血浆F活性有所降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建立裸鼠卵巢癌的研究模型,探讨重楼皂苷联合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对裸鼠卵巢癌的抑制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腋部皮下接种人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DDP 200μl建立裸鼠卵巢癌模型.重楼皂苷联合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灌胃处理裸鼠15 d,观察裸鼠体重变化和肿瘤抑制情况以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重楼皂苷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处理组的肿瘤抑制率明显升高,肿瘤抑制率为58%,重楼皂苷处理组的肿瘤抑制率为36%,复合体处理组的肿瘤抑制率高于重楼皂苷处理组和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单独作用的结果;血清SOD和T-AOC含量,重楼皂苷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重楼皂苷和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单独作用的结果;血清MDA,重楼皂苷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重楼皂苷二氧化硅纳米复合体可能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对裸鼠卵巢癌的抑制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1例姑表近亲结婚的遗传性凝血因子(F)缺陷症家系进行实验室表型诊断和基因突变检测,以期寻找致病基因并初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相关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F活性(F:C)、F抗原(F:Ag)等指标。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F7基因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5'和3'非翻译区进行片段扩增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后用反向测序予以证实,并检测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采用ClustalW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保守性,用PROVEAN、Pyolphen和Mutation Taster等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位点对蛋白质功能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利用Swiss-pdb Viewer软件分析F蛋白模型野生型和突变型局部空间构型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先证者PT为31.2 s,明显延长;F:C和F:Ag分别为4%和6%,较健康人对照降低;先证者母亲、父亲、大姐、二姐和哥哥PT值均稍延长,F:C和F:Ag均下降至健康人对照的一半左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F7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c.1224 T>G纯合错义突变导致p.His348Gln,其母亲、父亲、大姐、二姐和哥哥均存在c.1224 T>G杂合错义突变。His348位点在同源物种中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显示该突变位点会影响蛋白质功能;蛋白质模型分析显示,该突变位点可导致His348和Thr359以及Gly360之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减少,可影响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结论先证者的F7基因存在c.1224 T>G纯合错义突变导致p.His348Gln,该突变位点分别来自其近亲婚配的父母,并与其F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5.
段肝癌接受3D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1例,因有3D视野,能清楚显示肝组织及脉管系统的3D结构。手术成功施行,手术时间为120 min,术中失血约150 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6 d出院。3D腹腔镜技术用于右肝肿瘤切除可进行更精细的解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适合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6.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心血管手术后渗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重组活化凝血因子(rFa)治疗常规止血措施无效的心血管手术后渗血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16例接受rFa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36~77岁,平均52岁.手术包括主动脉手术8例.瓣膜置换术6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应用rFa治疗心血管外科术后渗血.结果 rFa首次剂量27.6~54.5 ug/kg,平均40.2ug/kg,给药后6例达到止血效果.9例因出血持续于30 min内第2次给药,累计剂量59.3~90.9 ug/kg,平均80.3 ug/kg,8例获得止血,1例开胸探查.1例7 h内给药4次,累计剂量203.4 ug/kg后止血.给药后患者胸腔引流量明显下降,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注量明显减少.术后12 h内总引流量及红细胞悬液、冷沉淀输注量与给药距转流停机时间呈正相关.给药后凝血功能指标改善,全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结论 中小剂量rFa应用于其他止血处理无效的心血管手术后渗血,可以减少引流量,降低血制品输注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1991年美国头颈外科基金学院颈部淋巴结分组方法及2002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区法对颈部可疑淋巴结进行分区,回顾性分析274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对转移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为82.8%,敏感度为57.8%,特异度为93.4%。超声诊断颈部Ⅱ、Ⅲ、Ⅳ、Ⅴ、Ⅵ区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2.5%、98.3%;41.2%、96.4%;53.1%、95.1%;50.0%、97.2%和34.1%、89.7%。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较高,术前进行超声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分区对临床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老年常见慢性疾病凝血机制和纤溶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检查及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DPD)和/或慢性炎症、Ⅱ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6种老年常见病分组,分别比较各组凝血功能及凝血因子方面的差异.结果 健康的老年人与患有常见病的老年患者相比,其凝血功能PT:(13.85±1.55)s、APTT:(37.38±6.41)s、活性度:(95.12±15.67)%、INR:(1.04±0.10)、FIB:(4.38±1.33) g/L、FDP:(0.49±0.94)、D-二聚体:(0.53±1.23)mg/L)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炎症的老年患者其凝血因子Ⅴ(141.3±27.90)高于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P<0.05);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其凝血因子(117.77±14.17)高于其他疾病组;患有Ⅱ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凝血因子Ⅷ(171.21±14.90,172.64±8.44)高于其他疾病组(P<0.05);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FIB(6.00±1.29 g/L)水平高于其他疾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常见慢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F基因R353Q多态性及血浆Fa水平与PTE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 198例和对照组212例;采用PCR-PFLP检测F基因R353Q多态性,ELISA法测定血浆Fa水平.结果 ①F基因R353Q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携带频率在病例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浆Fa水平PT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③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后,吸烟、纤维蛋白原和血浆Fa水平是PT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浆Fa水平是PT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F基因R353Q多态性可能不是PT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0.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rFa,诺其)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中的凝血功能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rFa组(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T、INR、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APTT、FI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a能改善病人的外源性凝血功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