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6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80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495篇
内科学   1499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2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09篇
综合类   1343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457篇
  3篇
中国医学   36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腰椎吻合棘病,又称吻合椎综合征和棘间骨关节病等。该病于1933年首次被提出,主要由腰椎相邻两棘突互相碰撞而引起,常导致慢性下腰部疼痛。该病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以致其临床漏诊或误诊率极高,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棘球蚴病免疫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蚴病免疫诊断的发展主要反映于对特异性抗原研究的进展。特异性抗原的确定和分离纯化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免疫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加强对猪巨吻棘头虫的诊断与防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了解本病的传播方式,加强对宿主猪的卫生管理,不捕食甲虫类昆虫。结果猪巨吻棘头虫主要与蛔虫相鉴别。结论手术治疗、药物驱虫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儿童胫骨棘骨折复位、PDS-Ⅱ强张力缝线固定技术.方法 2001年2月~2006年8月共收治17例,按照Meyers and McKeev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1例,均在关节镜下对骨折进行复位、PDS-Ⅱ强张力缝线固定.结果 1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0±4.5)个月.临床检查膝关节不稳征消失,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阴性,无伸直受限,据Merchant和Diez评分标准,优14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其他损伤、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5~1999年,应用髂骨块联合棘突棘间韧带修复重建椎管后壁缺损共36例,随访1~4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奉化市位于浙东沿海,属农业区。尚未见细粒棘球蚴病报告。2005年9月16日,在1例患者的肝脏囊肿抽取液中,发现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柳占元 《中国骨伤》1997,10(3):47-47
腰防林间韧带劳损引起的下腰痛,目前的各种常规疗法,疗效常不确切。三年来我们在受针剥疗法治疗其它较组织损伤后遗症的启发下,试用外剥疗法治疗腰优棘间韧带劳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共治疗病例109例,女69例,男40例。年龄20~50岁。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23年。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腹部置一小枕,术区常现消毒,术者带手套,左手拇指尖紧指LSS;棘间,右手持外(长13cm,粗Zmm的克氏针,尾端打成扁平状,头部磨成扁刃状),沿棘间正中刺入,刀口线与棘间韧带纤维走行方向一致,深度约为3~4cm,以不穿过黄韧带为度,进外部位…  相似文献   
10.
棘颚口线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人体感染罕见,至今仅有8例报道。我省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男性,24岁,钢铁工人。住院号325170。因低热43天,皮下游走性包块及匐行红色条纹10天于1989年6月14日入院。既往无类似疾患,半年前曾生食溪蟹,病前一周将活泥鳅750克捣碎拌糖作为美食。体温37.2℃,一般情况好,右手腕及两侧上胸壁皮肤可见4条3~7cm长的红色条纹,未见皮下包块。心肺无异常发现,肝在肋下3厘米脾未扪及。白细胞15~19×10~9/L,嗜酸性粒细胞51~82%,嗜酸性粒细胞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