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7篇
  免费   1001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157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1488篇
口腔科学   1176篇
临床医学   2781篇
内科学   862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410篇
特种医学   6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762篇
综合类   5170篇
预防医学   1512篇
眼科学   745篇
药学   2515篇
  20篇
中国医学   2052篇
肿瘤学   308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494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963篇
  2013年   966篇
  2012年   1314篇
  2011年   1405篇
  2010年   1304篇
  2009年   1175篇
  2008年   1790篇
  2007年   1341篇
  2006年   1107篇
  2005年   1194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736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联合 ERAS 治疗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1 月至2018 年 10 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进行加速康复外科干预的 92 例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患者资料,根 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加一孔手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组39 例及常规腹腔镜手术联合ERAS 组 53 例,对比两组围术 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上下切缘、清扫淋巴结数量及 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但单孔加一孔手术联合ERAS 组较常规手术联合ERAS 组,总切口长度更短 [(6.7±1.1)cm 比(8.5±1.3)cm,P=0.000],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更早 [(22.2±5.2)h 比(27.1±7.9)h,P=0.001],首次排便 时间更早[(70.2±19.8)h比(83.1±20.4)h,P=0.005],术后第一天C反应蛋白值更低[(43.5±28.6)mg/L比(57.2±33.2) mg/L,P=0.038],术后住院时间更短 [(7.0±1.7)d 比(8.1±2.1)d,P=0.010],且术后 2~4 天疼痛评分更低(P < 0.05)。 结论 经验丰富的腔镜医师采用单孔加一孔手术治疗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并联合 ERAS 干预是安全可行的,且单孔加一孔 手术可减低操作难度,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卵巢功能[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E_2水平均低于术前,LH、FSH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E_2、LH、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三孔腹腔镜,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分析投弹运动过程中参与肌群的特点。方法将电极贴于腹直肌、股四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臀大肌、竖脊肌、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曲肌、腕伸肌、胸大肌肌腹处,得出各个肌肉主要发力区间时间和RMS值。结果通过表面肌电信号图结合录像分析,得出各个肌群的发力大小与发力区间。结论各个肌群随着投弹动作的发生协调发力,每个肌肉都有其特定的时相和大小,这为建立标准投弹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并分析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RA)分别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和非骨坏死髋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5年8月共有73例84髋于本院施行了HRA,其中,ONFH 21例(23髋)定义为ONFH组,其他非骨坏死髋疾病52例61髋,定义为非ONFH组。测量髋关节活动范围(ROM)和Harris评分。此外,患者接受髋关节X线片、CT或MR的影像学检查评估。[结果] ONFH组和非ONFH组假体5年生存率均为100%。两组术后髋关节ROM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P0.05);尽管术前ONFH组患者的屈伸ROM小于非ONFH组(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各向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ONFH组和非ONFH组股骨头囊性变直径、髋臼假体外展角和股骨假体柄干角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3例不需要翻修的并发症:ONFH组4例,非ONFH组9例,所有患者均无股骨颈骨折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ONFH和其他病因的患者在HRA术后可获得相当且满意的假体生存率和临床疗效。HRA为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且要求良好中长期疗效的患者提供了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15):2056-2061
目的:研究利培酮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介孔二氧化硅为骨架制备利培酮缓释片。采用篮法考察市售利培酮片、利培酮缓释片及其物理混合物在0.1 mol/L盐酸中12 h内的体外释放度(Q_(12h)),并对利培酮缓释片释药模型进行拟合。以氯氮平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灌胃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各2 mg后48 h内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血药浓度(n=6),并用Kinetica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市售利培酮片(Q_(12h)=97%)和物理混合物(Q_(12h)=95%)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明显减慢(Q_(12h)=83.7%),利培酮缓释片在0.1 mol/L盐酸中的释放更接近于一级释放(R2=0.998 9),以扩散为主、溶蚀为辅。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以利培酮计t_(1/2)为(4.64±0.93)、(6.65±0.92)h,c_(max)为(34.46±7.75)、(8.57±6.91)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314.39±10.33)、(192.98±49.14)ng·h/mL;以9-羟基利培酮计t_(1/2)为(7.08±0.93)、(10.45±0.78)h,c_(max)为(98.08±5.43)、(54.55±4.88)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894.71±131.15)、(1 227.99±112.12)ng·h/mL(n=6)。与市售利培酮片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t_(1/2)和MRT明显延长,c_(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培酮经介孔二氧化硅负载后具有缓释作用,可延长药效发挥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性损伤,损伤后会导致膝关节出现不稳,并可继发半月板和软骨损伤,加速膝关节骨关节病发生。由于交叉韧带损伤后自愈能力较差,移植重建是目前治疗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段[1]。交叉韧带重建所需的移植物有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三大类[2]。相较于自体和异体移植物,人工韧带可避免取材部位病变、免疫排斥、传染病等潜在危险。近年来,在国内外运用于临床的人工韧带以第4代人工韧带-LARS人工韧带为主。但LARS人工韧带仍存在其自身固有的缺陷:韧带两端与骨界面的结合问题、滑膜炎及韧带断裂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韧带-骨界面愈合的问题。该研究就近年来LARS人工韧带表面修饰促进韧带-骨界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