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2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48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276篇
外科学   995篇
综合类   651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4篇
  8篇
中国医学   273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O型臂导航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12月—2021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骨科收治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15例(15个椎体),男5例,女10例;年龄70~89岁,平均(76.7±5.8)岁。均采用O型臂导航引导下经单侧穿刺行PVP治疗。主要疗效指标:术中规划路径与实际路径的符合率,微创经皮开路器穿刺成功需要的次数,主要指标用于评价该手术操作的精准性。次要疗效指标包括: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天以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同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使用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次要指标用于评价该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规划路径与实际路径的符合率:优6例,良9例,优良率达100%,所有病例均为1次穿刺成功,无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或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11.7个月。术前、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2±0.7、2.3±0.5和1.9±0.5,患者ODI评分分别为68.1±4.0、23.6±4.3和23.0±4.6,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4±0.3)cm、(2.7±0.3)cm和(2.6±0.3)cm。术后2天患者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结论 O型臂导航引导下PVP治疗中段胸椎OVCF,可提高手术操作精准度及安全性,在治疗中段胸椎OCVF中可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目 的 通过对脊柱结核患者自身及健康人群骨密度的比较,探究脊柱结核与全身及病椎邻近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 法 选取48例脊柱结核患者和48例健康人,行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样本脊柱正位(L1-L4)、双侧髋部骨密度;双螺旋CT对脊柱结核患者病变椎体(病椎)及其邻近的椎体(邻椎及远位椎体)进行骨密度测定,对照组也检测相应节段椎体骨密度,结果进行组间及椎体间比较。 结 果 (1)全身骨密度测定: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腰椎正位(L1-L4)、双侧髋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3)对两组局部骨密度测定:实验组病椎骨密度明显低于其邻近椎体及对照组同节段椎体,(P<0.05);且实验组邻近椎体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节段椎体,(P<0.05);(4)样本中病椎自身骨密度降低的程度(百分数)高于邻近椎体及远位椎体骨密度降低程度(百分数),(P<0.05);而邻近椎体骨小梁骨密度降低程度(百分数)又高于远位椎体骨相应参数,(P<0.05); 结 论 (1)脊柱结核可以导致全身骨密度降低,这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骨代谢异常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有一定关系;(2)脊柱结核可以导致病椎及其邻近椎体骨密度减低,且邻近椎体(未被侵袭)骨密度降低程度高于远位椎体骨密度降低程度,可以总结出离病椎越远的椎体,骨密度降低程度越低,即骨密度变化越小、受影响越弱;而且部分病变椎体病灶周围可出现骨硬化、死骨形成而导致局部骨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123.
Kümmell病(Kümmell's disease, KD)是人在轻微创伤以后,以延迟的方式发生椎体缺血性坏死。KD表现为迟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胸腰椎交界处。KD患者常有轻微创伤史,虽然术后疼痛消失,但症状经常复发并且加重,多年后出现后凸畸形。KD的确诊不仅要依靠影像学技术,也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由创伤引起的椎管内骨折被认为是KD诊断中最重要的特征。KD患者可根据是否有神经功能缺损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无神经功能缺损的KD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等方法治疗。对于有神经缺损的KD患者,可采用前路重建、后路截骨术等方法治疗。但以上方法常常伴有骨水泥的渗漏。随着现代医学与科技的发展,临床医师为了减少骨水泥的渗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前路重建、后路截骨术的基础上对手术做出了一系列改良,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4.
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SVCF)伴神经症状(neurological symptoms,NS)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一种严重的亚型。由于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状况、神经损伤情况、脊柱畸形、骨质量及合并其他疾病,手术策略要复杂得多。对于伴有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更加需要整体把握,全面分析,制定适宜的手术策略。随着对伴有神经症状的OSVCF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以及个体化治疗理念深入人心。笔者就伴NS的OSVCF治疗的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5.
张青莲 《护理学报》2003,10(6):40-41
笔通过对胸腰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认为过早活动和负重、锻炼方法不当及未用支具保护、长期卧床、全身营养欠佳、骨质疏松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动态观察肢体感觉、运动及各种反射,及早发现感觉和运动障碍:针对原因实施护理干预,正确指导功能锻炼、避免过早活动和负重、营养支持疗法及做好出院指导,可减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6.
杨文通  赵继荣  陈文  赵宁  张海清  蔡毅 《陕西中医》2021,(12):1742-1744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常见病、多发病,因其患病率高、难以治愈的发病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深入挖掘,探讨“肝肾同源”理论与CSA病因病机的联系,阐明“补肾益肝”法治疗CSA的临床疗效,探索有效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发挥中医药治疗CSA的独特优势以及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手术治疗44例中上胸椎(T8椎体及以上胸椎)OVCF患者。记录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1(14.4±6.0)个月。单个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1.5~3.8(2.4±0.5)ml,手术时间28~110(45.4±13.8)min。术后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术后发生3例其他椎体再骨折,其中2例再次行PKP治疗,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缓解。结论PKP治疗中上胸椎OVCF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8.
目的通过横向研究探讨绝经后医务人员骨密度与椎体骨折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单中心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216名绝经后女性,通过双能X线吸光测定仪检测其骨密度,运用Genant半定量法评估椎体骨折,分析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骨折的畸形程度以及EQ-5D评分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医务人员椎体骨密度的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别占27%、35%、38%;随着骨密度T值的降低,正常组(T≥-1. 0)、骨量减少组(-2. 5T-1. 0)和骨质疏松组(T≤-2. 5)的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明显升高(P0. 05),分别为28%、42%和53%;椎体骨折组(无论有/无临床症状)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无骨折组(P0. 01);椎体骨折畸形程度越重,其骨密度越低(P0. 01),躯体伸展程度、日常活动、疼痛或舒适度的EQ-5D评分亦越低(P0. 05)。结论绝经后医务人员随着骨密度的降低,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增加,生活质量亦降低。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比较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骨科择期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患者1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6)及对照组(n=76)。所有对象均行PVP治疗,观察组于PVP术中采取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治疗。汇总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受试者当时主观疼痛的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被调查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于术前及术后第3、6个月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病人腰椎骨密度(BMD)。结果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OD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第3、6个月时ODI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腰椎BMD均逐渐增加(P0.05),且两组术后第3、6个月时腰椎BM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术后同时间点,两组腰椎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压疮、坠积性肺炎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5.26%(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74%(15/76),P0.05]。结论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将高黏度骨水泥应用于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病人PVP术中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62例)和对照(61例)两组。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持续用药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持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以及VAS评分和血清b FGF及IGF-1在不同时间点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显著增加,而椎体后凸Cobb角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血清b FGF、IGF-1水平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血清b FGF、IGF-1水平在治疗2周、4周、6周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可增强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可通过提高血清b FGF及IGF-1水平促进骨折修复,从而加快骨折愈合,降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