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53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446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320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评价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Hepatocyte、CD,。蛋白检测对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癌细胞AFP阴性的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PC3、Hepatocyte、CD。蛋白表达特点。结果48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GPC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1.7%(44/48)、2.1%(1/48),两者比较P〈0.01;Hepatocyte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5.8%(46/48)、100.0%(48/48),两者比较P〉0.05;CD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48/48)、4.2%(2/48),两者比较P〈0.01。HCC组织中GPC3与Hepmo—cyte表达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检测肿瘤组织中GPC3、Hepatocyte和CD。蛋白有助于AFP阴性原发性HCC的诊断。  相似文献   
8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HGF体外调控肝星状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肝星状细胞(HSCs)体外共培养体系中,BMSCs旁分泌肝细 胞生长因子(HGF)对 HSCs 增殖、凋亡、活化的影响。方法 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 BMSCs,另培养 HSCs。6 孔板半透膜建立上下两层细胞非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实验设 H 组(HSCs 单独培养)、H-H 组(HSCs 与 HSCs共培养)、M-H组(BMSCs与HSCs共培养)、M-H-C组(BMSCs与HSCs共培养并加c-met抑制剂),各组细胞培 养48 h后,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检测HSCs凋亡率,MTT法检测HSCs的增殖,免疫荧光共聚焦定量检测HSCs中 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上清液中HGF的浓度。结果 MSCs高表达阳性表面分子 CD29、CD90,低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记CD45;BMSCs能明显抑制HSCs的增殖、活化并促进其凋亡,且M-H组上清液 中HGF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BMSCs与HSCs共培养过程中,BMSCs通过旁分泌HGF促进HSCs的凋亡,抑 制HSCs的增殖、活化。  相似文献   
83.
The appearance of proliferating bile ductular structures, which is called the “atypical ductular reaction” i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various chronic liver diseases associated. However, the origin of these increased bile ductules has been a matter of controversy.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origin of ductular cells as an aspect of relation between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and epithelial members of liver parenchyme, such as hepatocyte and cholangiocyte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human liver. Thirteen specimens of surgically resected liver with biliary cirrhosis were selected. Three sets of doubl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s were done; Hep-Par 1 - cytokeratin 19 (CK19), Hep-Par 1 - α-sm ooth mus cle actin (α-SMA) and CK19 - α-SMA. As a result, we investigated the dual expression of the markers of hepatocyte and cholangiocyte in the same cell; in ductular cell and surrounding hepatocyte. However, there seems to be no dual expression of markers for EMT with epithelial markers. This study suggests a possibility of phenotypic change of mature hepatocyte into cholangiocyte. Future studies will be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role that proliferating cholangiocytes pla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iliary fibrosis and how cholangiocytes interact with other cell types of the liver such as hepatic stellate cells or Kupffer cells.  相似文献   
84.
肝细胞生长因子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肝癌细胞 HepG2 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人肝癌细胞株 HepG2加入不同浓度HGF(0, 1, 10, 50 μg/L) 培养2, 4, 6 d,应用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百分率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 结果: HGF 抑制 HepG2 细胞增殖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并诱导其凋亡[50 μg/L HGF,培养时间为4, 6 d,其抑制率: (30.7±10.2)%, (49.8±11.1)% vs 1 μg/L HGF: (10.7±11.2)%, (4.2±9.4)%; P《0.05, P《0.01]. 随着HGF浓度增大S期细胞明显减少[试验组10, 50 μg/L HGF: (7.5±4.4)%, (7.8±1.6)% vs对照组0 μg/L HGF: (16.6±2.8)%; P《0.05, P《0.01],同时可见G0/G1 期细胞累积现象[试验组10, 50 μg/L HGF: (80.5±3.2)%, (73.1±3.9)% vs对照组0 μg/L HGF:(59.6±6.2)%; P《0.05, P《0.01]. 试验组 G1 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 且试验组细胞 PCNA 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HGF 对肝癌细胞 HepG2 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诱导细胞 G0/G1 期阻滞为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内毒素注射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眼眶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在注射内毒素6小时后,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及线粒体MDA的含量升高,线粒体SOD、GSH-Px活性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进一步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与对应的内毒素组比较,经解毒化瘀方处理后,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均降低,SOD、GSH-Px活性均升高.结论: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刺激Kupffer细胞释放TNF-α有抑制作用,同时减少内源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优化纯化HBV患者血清中HBV颗粒的技术方法。方法在蔗糖介质中,分别以100 000 g和70 000 g进行不连续蔗糖梯度(60%,45%,35%,25%,15%)离心5 h,离心后,分段吸取6份收集液,PCR荧光定量检测各组分HBV滴度;收集前5份收集液进行超滤,去蔗糖,PCR荧光定量检测HBV超滤液;电镜观察70 000g纯化后的HBV超微形态;70000 g纯化后的HBV颗粒感染树鼩肝细胞,检验70 000 g纯化后的HBV感染活性。结果100 000 g离心造成大量HBV在离心过程中损失,收获率只有21%,70 000g离心不仅降低了离心中的病毒损失,而且可有效对HBV和血清进行分离,收获率达到78%以上,较100 000g还提高3.7倍多。电镜可观察到纯化后病毒液中有大量的病毒颗粒;纯化后的HBV颗粒感染活性良好,可有效感染原代树鼩肝细胞。结论70 000 g不连续蔗糖梯度离心可有效分离纯化HBV病毒,较100 000 g收获率明显提高,纯化后的HBV不但具有典型的HBV特征,还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感染活性。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A)检测1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及术后的血清肝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其水平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乳腺癌的分期密切相关(P=0.018);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与新辅助化疗效果密切相关。结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预测化疗疗效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9.
黄芪对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对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探讨黄芪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右肾,夹闭左肾动脉60min后再灌注(I/R),建立IARF模型。治疗组术前3d连续给予黄芪ip,其他组(假手术组及I/R0、4、12h组)应用生理盐水。测量各组血清HGF、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并通过光镜下肾小管评分来评价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I/R4h对照组血清HGF水平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黄芪组血清HGF水平较I/R4h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R对照组血清BUN、Cr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黄芪组可以减少血清BUN、Cr水平升高的程度(P<0.05);同时也可以使肾组织病理损伤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IARF模型,黄芪预处理可以减轻肾脏损伤,改善肾功能。黄芪诱导HGF生成增加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研究70%肝切除对大鼠胎肝细胞脾内移植后增殖影响。分离孕3周SD大鼠胚胎肝细胞,将其移植入70%肝切除大鼠脾内,分别于移植后7天和30天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切除大鼠残肝细胞的细胞周期,用图像分析法检测脾内移植肝细胞面积密度。与对照组比较,胎肝细胞移植后7天,肝切除鼠残细胞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Gz/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而其牌内移植 胎肝细胞面积密度则显著升高(P<0.05);30天后,残 细胞再生状态与移植胎肝细胞的面积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70%肝切除的肝再生有利于大鼠肝细胞脾内移植后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