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89篇 |
免费 | 408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243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418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51篇 |
内科学 | 2304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26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111篇 |
综合类 | 734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94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71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93篇 |
肿瘤学 | 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68篇 |
2021年 | 210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201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172篇 |
2016年 | 237篇 |
2015年 | 206篇 |
2014年 | 320篇 |
2013年 | 349篇 |
2012年 | 281篇 |
2011年 | 341篇 |
2010年 | 290篇 |
2009年 | 306篇 |
2008年 | 275篇 |
2007年 | 292篇 |
2006年 | 293篇 |
2005年 | 264篇 |
2004年 | 206篇 |
2003年 | 187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36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12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胆道支架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金属支架、塑料支架)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8月~2008年5月,对136例不宜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通过内镜途径或经皮经肝途径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果内镜成功128例,不成功的8例行经皮经肝穿刺。放置金属支架71例,塑料支架65例。放置胆道内支架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ALT、AST均明显下降(P0.01),临床症状显著改善。71例放置胆道金属支架者中,11例术后2个月内支架阻塞,再次放置塑料支架后引流通畅;余60例支架通畅时间270~286d,平均275d。65例放置塑料内支架者中,9例术后1~4周支架移位和梗阻,重新置入塑料支架;余56例支架通畅时间110~128d,平均118d。经皮经肝途径术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生存时间1.5~28个月,存活3个月以上者92例。结论胆道支架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确切,适用于不宜手术者,对于解除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满意效果。估计生存期3个月者,宜选择金属支架;估计生存期3个月或经济条件不充许者,可选用塑料支架。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17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14例(8.1%),其中胆管狭窄6例.胆管狭窄合并胆漏1例,胆泥淤积或结石3例,肝断面胆漏2例(劈离式肝移植患者),T管拔除后胆漏1例,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1例。除1例胆道狭窄再次行肝移植,因发生严重感染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经介入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介入治疗是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门诊和住院的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51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0例(AIH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1例(PBC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和自身抗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其中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患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分别为65.0%、40.0%、10.0%、5.0%、10.0%、5.0%;PBC组患者ANA、AMA及其M2亚型(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61.3%、100.0%和96.8%。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谱具有一定的特征,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蒋翔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8-61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放置胆道支架与内镜下支架置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适应症选择。方法:回顾分析35例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金属记忆合金胆道内撑支架经开腹手术置入(n=23)、经 ERCP 置入(n=12)完成胆汁内引流,比较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胆管末端支架置入达到内引流的目的。支架置入术后胆红素均在术后第1周下降约100μmol/L;术后第2周胆红素仍有继续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在术后第1周开始较术前明显下降。主要并发症有胆管炎2例,胰腺炎2例,胆道出血3例。结论:胆道支架经开腹手术置入与经 ERCP 置入均可有效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梗阻,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临床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胆道支架置入方式,达到个体化治疗,以提高胆道支架置入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 APIP)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疗经验。方法 对2013年1月—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42例APIP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为轻症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组,14例为中重症胰腺炎(moderate to severe pancreatitis, MSAP)组,4例为重症胰腺炎(severe pancreatitis, SAP)组。其中SAP组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MSAP和MAP组,血钙值低于MSAP组和MAP组,38例病例发生于孕晚期。24例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6例为胆源性疾病性胰腺炎,12例为特发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中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值明显高于特发性和胆源性胰腺炎。产后CT和产前的MRI均可正确的诊断胰腺炎。B超的诊断的正确率偏低,仅为38%。4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妊娠孕妇经治疗均痊愈,新生儿仅有1例死亡。结论 高脂血症是妊娠合并胰腺炎的首要病因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APIP患者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8.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在内科治疗的同时,积极手术,合理选择内镜胆道引流、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开放胆总管探查等治疗策略,以期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中发生CD8+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穿入现象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3例PBC患者肝穿刺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BC肝组织中CTL的穿入及穿入宿主细胞的类型,并分析与病程的关系。结果:53例PBC患者中10例(18.9%)发生淋巴细胞穿入肝细胞,15例(28.3%)发生淋巴细胞穿入胆管上皮,仅1例患者同时存在淋巴细胞穿入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证实穿入的淋巴细胞是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早期PBC患者中4例(22.2%)、晚期PBC患者中6例(17.1%)发生CTL穿入肝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BC患者中9例(50.0%)、晚期PBC患者中6例(17.1%)发生CTL穿入胆管上皮,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5)。结论:在PBC肝组织中,CTL可穿入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CTL穿入胆管上皮细胞并导致其发生凋亡可能是PBC发病过程中胆管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