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2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97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06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40篇 |
内科学 | 52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335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84篇 |
中国医学 | 164篇 |
肿瘤学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以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3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6例)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A),试验一组(11例)辨证采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试验二组(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在临床疗效、外周血象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二组在贫血症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并能显著降低IFN-γ水平(P〈0.05)。结论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CAA在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提高血常规计数方面均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大鼠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方法:将清洁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补肾填精中药)3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正常饲喂,模型组和治疗组用5-氟尿嘧啶(5-FU)与马利兰合用诱导建立大鼠AA模型,之后治疗组每天给予补肾填精中药10g/kg.d灌胃,连续4周,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外周血WBC、RBC、Hb、PLT及网织红细胞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治疗组外周血细胞以上各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细胞以上各值水平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填精法能够提高再障模型大鼠的外周血细胞的数量,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滋髓生血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环孢菌素A及安雄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滋髓生血胶囊),每组各3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81.25%VS 56.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96.875%VS 78.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Hb(80.32±21.27 VS 69.78±20.13)g·L-1,WBC(3.92±1.11 VS 3.14±1.08)×109/L,PLT(46.37±14.32 VS 31.08±13.82)×109/L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多毛症(6.25%VS 28.125%),手颤(12.50%VS 37.50%),牙龈增生(6.25%VS 25.00%)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滋髓生血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象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4.
康力龙联合复方皂矾丸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办法比较复方皂矾丸及环孢素A(CsA)联合康力龙治疗CAA的疗效。结果:复方皂矾丸或CsA联合康力龙治疗CAA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康力龙治疗CAA以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易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汤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骨髓基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机制。方法:随机将2012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12例CAA患者分为两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采用康力龙联合环孢素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补髓生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评分,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骨髓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b FGF受体(b FGFR)mRNA表达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7.86%)(χ~2=6.23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证候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PLT,Hb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髓增生程度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非造血细胞比率(41.68±7.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45±8.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 FGF,b FGFR表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髓生血汤治疗CAA患者的效果较好,对血象、骨髓象,骨髓造血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b FGF和b FGFR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6.
人参总皂甙对正常人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祖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人参对造血祖细胞的作用,应用红系祖细胞(BFU-E、CFU-E)和粒单系祖细胞(CFU-GM)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人参总皂甙(TSPG)对正常人和2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的祖细胞刺激增殖作用,并与甲基睾丸素(甲睾)相比较。TSPG在20μg/ml浓度时,可使正常BFU-E、CFU-E和CFU-GM产率分别提高37.8±2.9%、31.4±2.9%和33.4±4.0%。去除红细胞生成素,TSPG亦具有直接刺激红系祖细胞增殖作用,而甲睾对CFM-GM无作用。29例再障中雄激素反应型14例(48.1%),均同时呈现对人参的敏感性(集落数增加30%以上)。而免疫介导型及干细胞缺少型中人参的作用均不能表达。提示TSPG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红细胞生成素等造血生长因子的活性间接地促进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现象.方法 选取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作为A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38例作为B组,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患儿30例为C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来院体检的35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A组、B组及C组患儿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法,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A组、B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均较低,C组与A组、B组相比CD34+降低更加显著,A组与B组相比CD34+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6.57,均P<0.05),A组、B组及C组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分别相比无明显差异(t=0.87~1.01,均P>0.05);治疗后,A组、B组及C组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有所升高,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0~6.38,均P<0.05).A组、B组及C组治疗后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t=0.56~0.88,均P>0.05).结论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的血清学指标具有特殊,建议对患儿的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进行合理的检测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78.
补血合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血合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组后,治疗组西药加补血合剂,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抽取骨髓,对骨髓细胞分离培养,收集培养上清液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造血细胞调节因子(IL-3、TNF-α、IFN-γ)的活性并比较其水平变化。结果:造血细胞调节因子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IL-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NF-α、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IL-3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TNF-α、IFN-γ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IL-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3水平升高的差值与TNF-α、IFN-γ水平下降的差值,肾阳虚组均高于肾阴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血合剂能提高正调节因子IL-3的水平,降低负调节因子TNF-α、IFN-γ的水平,肾阳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肾阴虚型患者,为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补髓生血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bax、C-myc、Bcl-2基因表达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补髓生血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造血干细胞bax、C -myc和Bcl- 2基因表达水平影响和疗效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补髓生血冲剂治疗前后CAA患者造血干细胞bax、C -myc和Bcl- 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CAA患者的bax基因阳性表达率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而C -myc及Bcl- 2基因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补髓生血冲剂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bax和C -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以抑制细胞凋亡 ,而并非在于促进调亡抑制基因Bcl- 2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再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外周血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3(IL-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升高、CD8降低、CD4/CD8升高;TNF-α降低,IL-3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减少TNF-α造血负调控因子及增加IL-3造血正调控因子的释放,解除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从而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