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2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血塞栓通对预防中晚期恶性肿瘤介入化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80例行介入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介入化疗前后同时配合静滴血栓通,对照组单纯介入化疗。两组介入化疗后3个月按照制定的标准比较。结果:介入化疗后3个月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可预防介入化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制定冰麝消痛膏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冰片、血竭进行鉴别。[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此法可用于冰麝消痛膏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用痛泻要方调节腹部术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30例服用痛泻要方,对照组30例仅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服药2~3剂(2~3d)后症状缓解,而对照组需对症治疗5~7d.结论 痛泻要方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具有较好的调剂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通脉平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CD包合工艺。方法:以采用单因素试验,用正交试验法对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挥发油体积为指标,以浸泡时间(A)、提取时间(B)、加水量(C)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包合工艺的研究。采用研磨法制备肉桂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包合物,为寻求最佳的包合工艺,选择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搅拌时间、包合温度3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1h,水蒸气蒸馏6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1:8,搅拌时间1个小时,包合温度为60℃。并采用紫外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论: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β-CD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抗感染,换药清创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联用康复新液,浸湿纱布外敷,每次10min左右,每3天一次;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6.1%,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显效率为19.4%,总有效率69.4%;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康复新液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6.
孟令盘 《中医临床研究》2012,4(3):42+44-42,44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组和常规对照组,两周后观察疗效和血清IL-1、IL-6水平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IL-1、IL-6均显著下降,且通心络组的IL-1、IL-6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心络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比研究血栓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组和丹红组各56例,血栓通组采用175mg血栓通注射液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丹红组采用25ml丹红注射液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连续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血栓通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及恶化患者例数分别为17、19、10、7、3,有效率为82.1%,与丹红组个疗效等级例数13、16、11、12、4及有效率71.4%%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均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但血栓通疗效更为优异,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进行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颈腰痛Ⅱ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1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2例,采用自制中药汤剂颈腰痛Ⅱ号进行治疗,对照组200例采用颈复康冲剂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结论:腰痛Ⅱ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李毅斌  郝琳娜  李辽清  肖媛媛 《眼科》2012,21(3):196-199
目的 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病变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设计 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自然病程为3~6个月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复方血栓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方法 治疗组患者接受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 每日3次和卵磷脂络合碘1.5 mg 每日3次;对照组接受曲克芦丁120 mg 每日3次和卵磷脂络合碘1.5 mg 每日3次。所有患者连续观察6个月,每3个月复查一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定性描述病变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及侧枝循环的形成情况。当患者NPA >5 PD时给予病变区激光光凝。 主要指标 患者激光治疗率(NPA形成率),侧枝循环形成率。 结果 观察期内,治疗组中31例(68.89%)因FFA显示NPA>5 PD或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而接受激光治疗,对照组中33人(73.33%)接受激光治疗,两组间激光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至随访期结束,治疗组中34例(75.56%)FFA显示侧枝循环建立,而对照组中24例(53.33%)FFA显示侧枝循环建立,两组间侧枝循环形成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有助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灶视网膜血管与正常视网膜血管间建立侧枝循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血舒通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5μm,4.6mm×250mm)柱,以甲醇(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75:25),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分别为1.705~34.104、3.220~64.400、2.180~43.600、1.771~35.422、0.459~9.182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2%、101.29%、100.77%、99.84%、100.02%,RSD分别为2.07%、2.01%、2.25%、1.75%、2.47%。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舒血通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的一种准确、灵敏、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