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1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370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185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2759篇
口腔科学   413篇
临床医学   1141篇
内科学   1331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551篇
特种医学   358篇
外科学   2857篇
综合类   1156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666篇
  3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44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942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23篇
  1973年   24篇
  197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构建含血管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含有血管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 方法 以新生儿脐带静脉和包皮作为细胞来源 ,用消化法获得血管内皮细胞、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用设计的组织工程皮肤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实验组 :真皮层含有 1∶ 1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在真皮表面种植角朊细胞以形成表皮 ;对照组 :真皮层只含有成纤维细胞 ,不含血管内皮细胞 ,在真皮表面种植角朊细胞以形成表皮。 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第 因子抗体 ,观察两种组织工程皮肤真皮层中血管结构的形成情况。用所构建的两种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的全层皮肤缺损。 结果 所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结构完整 ,细胞状态良好 ,实验组真皮层内含有血管样结构 ,对照组未见到血管样结构。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 ,肉眼观察皮肤缺损愈合 ,染色显示移植部位有大量血管长入。 结论 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结构完整 ,细胞状态良好 ,真皮层中形成了微血管样结构。采用所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成功修复了裸鼠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92.
组织工程心脏瓣叶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瓣叶支架种植细胞后,不同体外培养时间瓣叶的生成情况. 方法杂种猪9只,取主动脉,分离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培养扩增.将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按顺序种植在预湿处理的支架材料上,以首次种植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为起点,取7天、14天和28天样本使用戊二醛固定,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对培养28天的样本进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 SEM检测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间连接出现,并有基质生成;至28天,瓣膜支架上可见大量细胞黏附,细胞融合成片,表面可见基质形成.支架的细胞覆盖率也随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组织学检测见大量细胞黏附材料,细胞已长入材料中部. 结论体外培养的瓣叶存在生长活性,使用组织工程方法有可能生成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93.
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骨组织工程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可能在临床取得实际效益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种子细胞方面,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种子细胞的体外大规模扩增等是组织工程骨构建和临床应用的首要环节和基本要素。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在于新型仿生化、智能化生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方面,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的同步构建与应用研究是骨组织工程由基础向临床应用的关键性环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骨组织工程已得到初步临床应用,在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又为骨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本文从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骨组织工程研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骨组织工程进一步发展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94.
人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从数量与功能两方面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s)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髂骨穿刺,梯度离心分离获得hMSCs,体外扩增培养;对第3代细胞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维生素C等成骨诱导培养,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和钙结节形成情况;诱导细胞与可吸收性复合支架材料体外构建复合体,植入裸小鼠皮下,对照组仅植入支架材料,术后3周取材检测骨钙素、Ⅰ型胶原表达。结果4ml骨髓含3.2×107~6.0×107个单个核细胞,培养3周收获hMSCs2.5×107~4.3×107;成骨诱导后,表达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阳性细胞数>50%,对照组<10%;诱导细胞与材料复合后植入体内仍然高表达骨钙素、Ⅰ型胶原。结论hMSCs能够满足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对种子细胞数量和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不同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不同荧光蛋白标记方法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采用逆转录病毒和质粒转染两种方式进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标记,G418筛选培养3周后,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和贴壁率的变化。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C1均可以成功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G418筛选培养后,细胞表达明显的荧光蛋白,其阳性率增加。pLEGFP-N1标记组细胞倍增时间为(34.9±1.2)h,pDsRed2-C1组为(36.1±1.4)h,未标记组为(33.8±0.5)h,3组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蛋白标记对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无明显影响,合理应用不同荧光蛋白及其表达载体将成为深入研究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骨粉复合构建的可塑形组织工程骨修补兔颅骨缺损后的形态学变化和成骨效果.方法2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n=20)、B(n=8)两组,手术在兔颅顶骨矢状缝两侧分别各建立一个直径1cm的圆形全层缺损,用两种方法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骨粉和藻酸钙凝胶、骨粉分别构建组成可塑形的组织工程骨复合材料,分别填补修复A组兔颅骨左右两侧的缺损,B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大体、组织学、X线观察材料的形态变化、成骨情况,并对X线片和组织学切片进行评分.结果材料植入后,局部未见红肿、积液、渗出等异常反应.①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骨粉组修补后12周颅骨缺损基本被硬性组织所修复,镜下见修复材料大多被骨组织替代,骨粉基本被吸收,有块状凝胶残留其中,组织学评分为(5.50±1.00).X线片见兔颅骨缺损处有高密度骨痂影存在,布满整个缺损区,X线片评分为(3.25±0.95).②藻酸钙凝胶-骨粉组修补后12周部分颅骨缺损被硬性组织所修复,镜下见修复材料部分转变成骨组织,骨粉基本被吸收,有凝胶残留其中,组织学评分为(3.25±1.50).X线片见兔颅骨缺损处有高密度骨痂影存在,主要分布在缺损区的边缘部位,X线片评分(2.25±0.25).③空白对照组骨缺损主要被膜样纤维组织修复,在紧邻骨缺损边缘处有硬性组织形成,镜下见修复组织边缘有骨组织存在,中央大部为膜状致密纤维组织,组织学评分为(1.50±0.50),X线片仅见靠近骨缺损边缘的部位存在致密骨痂影,X线片评分为(1.00±0.57).结论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骨粉构建的可塑形组织工程骨可根据颅骨缺损的形态进行塑形填补,在体内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达到对兔颅骨缺损的骨性修复,但部分藻酸盐凝胶吸收缓慢,手术后12周仍不能满意吸收.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16 ,P5 3的表达 ,初步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16 ,P5 3的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机制以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检测 6 1例肝癌和 5 0例癌旁组织的VEGF及P16 ,P5 3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 ,P16和P5 3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在癌旁组织中 ,P16蛋白全表达 ,而P5 3蛋白全不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提高 ,P16表达降低而P5 3表达水平增高 ,VEGF亦随着癌变进程表达逐渐增高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在不同侵袭转移倾向组中三者的表达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三者的相关性分析提示VEGF和P16之间存在负相关 (r=- 0 72 3,P <0 0 5 ) ;VEGF和P5 3之间存在正相关 (r=0 36 4 ,P >0 0 5 ) ,P16和P5 3之间存在负相关 (r=- 0 2 78,P >0 0 5 ) ,但相关不显著。结论 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VEGF及P16 ,P5 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成骨细胞株 ( 3T3 E1)在新型纳米氧化锆强韧化高孔隙率人工骨支架 (下文简称人工骨支架 )材料上生长情况。方法 :成骨细胞株 ( 3T3 -E1)与人工骨支架联合培养 ,通过光镜观察和细胞计数的方法了解成骨细胞与支架结合能力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的情况。结果 :新型强韧化纳米人工骨材料与建株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结合能力 ,成骨细胞株 ( 3T3 E1)在人工骨材料上生长良好。结论 :纳米骨支架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成骨细胞复合支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100.
BackgroundThe comparative safety of breast reconstruction in obese patients remains to be clearly defined. This study utilized multi-institutional data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 of body mass index (BMI) on breast reconstruction outcomes.MethodsUtilizing Current Procedural Terminology (CPT) codes, patients undergoing tissue expander, pedicled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TRAM) flap, latissimus dorsi flap, and free flap breast reconstruction were identified in the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NSQIP) database.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as obese (BMI ≥ 30) and non-obese (BMI < 30). Overall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flap complications, non-flap complications, and reoperation rate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groups.ResultsOf 12,98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reast reconstruction, 3636 (28.0%) were obese. Overall morbidity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obese patients across all forms of reconstruction (p < 0.05). BMI was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surgical complications for tissue expander, pedicled TRAM, and free flap reconstructions (OR = 1.09, OR = 1.05, OR = 1.10, respectively; p < 0.05). Medical complications were higher in obese patients undergoing tissue expander and pedicled TRAM reconstructions (p = 0.001 and p < 0.001),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latissimus and free flap reconstruction patients. Compared with obese tissue expander recipients, obese patients reconstructed using autologous tissue had higher rates of reoperations (12.8% versus 9.1%), overall morbidity (18.0% versus 9.5%), surgical (12.7% versus 8.3%), and medical complications (9.0% versus 2.2%).ConclusionsThe NSQIP database allows for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reconstructive outcomes in the obese population. Increased BMI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orbidity in autologous reconstruction than tissue expander reconstruction. Among autologous procedures, latissimus flaps experienced the lowest captured 30 day morbid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