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5篇
  免费   1215篇
  国内免费   432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247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1202篇
口腔科学   224篇
临床医学   2024篇
内科学   2273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452篇
特种医学   6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133篇
综合类   2272篇
预防医学   395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949篇
  10篇
中国医学   271篇
肿瘤学   51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821篇
  2020年   662篇
  2019年   777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994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901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702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00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41篇
  1977年   37篇
  1976年   43篇
  1975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不同途径给药方式对0.375%罗哌卡因腰丛挫骨神经联合阻滞(combined lumber plexus and sciatic nerve block,CLPSNB)效果的影响. 方法 90例CLPSN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罗哌卡因组(R组),0.375%罗哌卡因50 ml行CLPSNB;罗哌卡因+Dex静脉注射组(D+R组),静脉输注Dex 1 μg/kg(输注时间10 min)同时0.375%罗哌卡因50 ml行CLPSNB;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药液混合Dex组(DR组),局部麻醉药Dex 1 μg/kg+0.375%罗哌卡因至50 ml行CLPSNB.R组和DR组同时静脉输注与D+R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术者的满意情况及副作用发生情况. 结果 3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DR组[(768±246) min和(1 080±300) min]、D+R组[(732±204) min和(1 050±288) min]显著长于R组[(420±126) min和(840±306) min] (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DR组[(1008±258) min]显著长于R组[(624±216) min]、D+R组[(672±144) min](P<0.05),而R组与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满意率DR组(100%)高于R组(85%)(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结论 Dex混合于0.375%罗哌卡因行CLPSNB麻醉效果及术者满意度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10年10月,对78例具有手术指征的胸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男42例,女36例;年龄24~65岁,平均45岁。病程8~29个月,平均12个月。2个椎体受累70例,3个椎体受累8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术后随访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临床疗效评价以及X线片、MRI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7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6个月。无窦道形成及复发。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9.2±0.6)、(2.4±0.3)、(1.0±0.2)、(0.5±0.4)及0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级改善最为显著。临床疗效评价:术后12个月内均无加重患者;随时间推移,改善及无变化患者逐渐转向痊愈,术后12个月改善率和痊愈率分别为100%和91.03%。影像学评价: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影像学盲测评价指标评分分别为(0.17±0.03)、(4.11±0.09)、(4.68±0.04)、(4.92±0.08)及5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一期病灶清除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在解除疼痛、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及早期康复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混合碳酸利多卡因与等效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体重49~ 98 kg,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A组应用0.35%罗哌卡因30ml,B组应用0.233%罗哌卡因和0.346%碳酸利多卡因混合液30 ml.于麻醉给药后每隔5 min记录臂丛神经各分支的阻滞效果(感觉阻滞效果评估采用针刺法,运动阻滞效果评估采用Bromage分级),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给药后30 min时感觉与运动阻滞有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臂丛神经各分支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罗哌卡因混合碳酸利多卡因与等效浓度罗哌卡因行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相似,提示碳酸利多卡因不能增强罗哌卡因的臂丛神经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 探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6例,女32例;年龄19~65岁,平均44.9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组(经伤椎组,50例)和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组(短节段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内固定失败率.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53个月(平均34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经伤椎组改善优于短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椎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随访两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丢失,两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后缘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组1例内固定装置松动,未出现内固定装置断裂,短节段组3例内固定装置松动,3例内固定装置断裂. 结论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提供较单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更好的复位效果和更为坚固的内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996.
背景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应激源刺激导致的以神经内分泌为主的多系统紊乱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无具有确切效果的治疗方法.现常用的各种药物与心理治疗措施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副作用多,治疗效果差.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治疗PTSD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它起效快,治疗效果明显,持续时间长,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PTSD的有效方法. 目的 综述SGB用于治疗PTSD的临床应用进展,为临床治疗PTSD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思路. 内容 阐述SGB用于治疗PTSD的临床应用现状,并且对其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同时为SGB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供良好的预防方案. 趋向 继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之后,SGB有望成为临床治疗PTSD的另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相同浓度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神经丛阻滞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相同浓度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神经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49例ASAⅠ~Ⅱ级甲状腺肿物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比卡因组(Ⅰ组)31例,布比卡因组(Ⅱ组)18例,分别用0.375%罗比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10 ml阻滞颈浅丛神经,用0.25%罗比卡因和0.25%布比卡因10 ml阻滞其深丛.记录麻醉效果及所产生的并发症,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的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及手术结束(T6)时的HR、SBP、DBP、MAP、SpO2、RR、Mv、VT.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产生的并发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罗比卡因对抬头肌力的影响显著弱于布比卡因(P<0.01).两组HR麻醉后均有显著升高(P<0.05),SBP、DBP、MAP在T1~T5时有显著升高(P<0.05),在T6时与T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0比较,两组SpO2、RR、Mv和VT在各时间点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375%罗比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用于颈浅丛神经阻滞,0.25%罗比卡因和0.25%布比卡因用于颈深丛阻滞均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罗比卡因由于运动神经阻滞较弱,更适于颈神经丛阻滞.  相似文献   
998.
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上胸椎与其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探讨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模拟上胸椎前路手术,部分劈开胸骨,并分别经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显露椎体,比较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入路的暴露范围及其优缺点.观察上胸椎毗邻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走行及其与椎体的对应关系.结果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左头臂静脉根部之间的间隙)9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而头臂干内侧间隙入路(气管食道鞘与头臂干、左头臂静脉之间的间隙)只有4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的间隙只能在直视下显露T4,并且视野狭小.右喉返神经在T1,2水平从迷走神经发出,绕过锁骨下动脉斜行走向内上,在T1椎体上缘水平附近走向气管食道沟.胸导管75%在T1椎体到T1-2椎间盘水平入左侧静脉角,约50%最高点达T1水平.左头臂静脉55%平T3椎体水平从上腔静脉发出.主动脉弓主干约80%在T3-4椎间盘水平横过椎体.结论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操作简单、显露清楚,可以很容易地显露T3和T4椎体;头臂干外侧间隙与头臂干内侧间隙相比,可多显露0.5~1个椎体.但由于迷走神经穿过此间隙并在此发出心支,所以应注意保护迷走神经.在右侧施行T1,2水平手术时易损伤右喉返神经.在采用左侧入路时应注意胸导管的走行,避免损伤胸导管.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改进的侧前方手术径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3年4月至2006年9月利用胸腰段的解剖关系,改进成"L"形肌间隙经椎间孔入路行骨折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应用16例(改进径路组),并将11例经传统胸腹膜外入路(传统径路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总出血量、疗效等方面的差异,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27例患者于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获得6~26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改进径路组从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的出血量平均为(80.0±56.5)mL,总出血量平均为(450.0±273.1)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9.0±35.5)min;传统径路组从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的出血量平均为(350.0±145.5)mL,总出血量平均为(900.1±421.3)mL,手术时间平均为(193.2±48.3)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obb角改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神经功能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截瘫加重、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火现象,无假关节肜成和内固定失败. 结论改进的"L"形肌间隙经椎间孔径路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入路简捷,出血少.既能充分减压,又能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还可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胸腹膜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0.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intra-operative performance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a new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tent-graft for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aortic diseases. METHODS AND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03 to October 2004, 45 consecutive patients receive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the Zenith TX1 device for diseases of the thoracic aorta at a single center in northern Italy. Indications included disease of the descending thoracic aorta in 26 cases, of the aortic arch in 17 cases and of the thoraco-abdominal aorta in two cases. We treated 38 atherosclerotic aneurysms, two post-traumatic aortic ruptures, two penetrating ulcers, two chronic dissections and one case was treated for aortic bleeding after voluntary acid ingestion for attempted suicide. General anesthesia was used in 20 cases. Combined or hybrid endovascular and open surgical repair was performed in 11 patients. Mean follow-up was 7 months (range 1-22 months). RESULTS: Technical success was obtained in 44 patients (98%). One primary type I endoleak occurred (2%). ICU was used in 12 cases with a mean stay of 1 day. The mean hospital stay was 6 days (range 4-13 days). There were no hospital deaths or strokes but one transient paraplegia (2%). A type II endoleak was observed in one case and resolved spontaneously 1 month later. No aneurysm enlargement, endograft migration or structural failures were observed during follow-up. Two late unrelated-death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S: This stent-graft does not fulfill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al graft, however, it proved to be safe and allowed satisfactory short term result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treated at a single cen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