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6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781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210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1825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2241篇
内科学   292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2854篇
特种医学   1234篇
外科学   7301篇
综合类   1788篇
预防医学   40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778篇
  8篇
中国医学   363篇
肿瘤学   36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527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1119篇
  2013年   1434篇
  2012年   929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1005篇
  2009年   944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844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715篇
  2004年   609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31篇
  1977年   46篇
  1973年   23篇
  1971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低频电针干预神经病理痛维持期脊髓背角(SCDH)蛋白激酶A(PKA)、辣椒素受体(TRPV1)通路的调控机制。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干预组4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神经损伤(SNI)方法建立神经病理痛模型。电针干预取术侧足三里、昆仑穴,频率2Hz,每日1次,连续干预14d。检测大鼠术侧后足缩足阈值(PWT)、SCDH PKA和TRPV1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 结果 SNI模型大鼠术侧PWT下降(P<0.01),术侧SCDH PKA、TRPV1、CGRP、SP水平均上调(P<0.05);2Hz电针可提高SNI模型大鼠PWT(P<0.01),降低术侧SCDH PKA、TRPV1、CGRP、SP水平(P<0.05)。 结论 低频电针能改善神经病理痛,可能与其下调SCDH PKA-TRPV1通路以及CGRP、SP痛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三点定位法和传统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三点定位法穿刺(观察组)和传统穿刺法穿刺(对照组),每组各400例,所有穿刺均由资深护士执行,应用彩色多普勒分别观测穿刺前、穿刺60次后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壁的厚度,对比2组的穿刺失败率、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状况、动静脉内瘘狭窄发生状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穿刺前后的动静脉内瘘血管内壁厚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对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壁的厚度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60次的穿刺失败率、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率、动静脉内瘘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点定位穿刺法联合氯沙坦的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延长穿刺血管的使用寿命,降低血透内瘘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3.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ESI) and back education with and without physical therapy (PT) in individual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

Desig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Setting

Orthopedic spine clinics.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390 individuals were screened with 60 eligible and randomly selected to receive ESI and education with or without PT (N=54).

Interventions

A total of 54 individuals received 1-3 injections and education in a 10-week intervention period, with 31 receiving injections and education only (ESI) and 23 additionally receiving 8-10 sessions of multimodal PT (ESI+PT).

Main Outcome Measures

Disability, pain, quality of life, and global rating of change were collected at 10 weeks, 6 months, and 1 year and analyzed using linear mixed model analysis.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ESI and ESI+PT in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at any time point, although the sample 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at 10 weeks (P<.00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8.01 to ?5.51) and 1 year (P=.01; 95% CI, ?14.57 to ?2.03) above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ND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1.0 were found for ESI+PT at 10 weeks with higher emotional role function (P=.03; 95% CI, ?49.05 to ?8.01), emotional well-being (P=.02; 95% CI, ?19.52 to -2.99), and general health perception (P=.05; 95% CI, ?17.20 to ?.78).

Conclusions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plus PT was not superior to ESI alone for reducing disability in individuals with LSS. Significant benefit was found for the addition of PT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 factors of emotional function,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perception of general health.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脊髓室管膜瘤13例,分析肿瘤部位、信号特点、有无囊变、出血及帽征、椎间孔扩大及肿瘤强化方式。结果肿瘤位于颈髓6例,胸髓3例,终丝及马尾4例.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混杂信号.9例见囊变,3例可见肿瘤内出血,2例椎间孔扩大.1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1例呈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9例重度强化,11例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髓内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其发病部位、边界、囊变、出血、强化特征及临床资料常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马尾神经硬膜疝的发生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1日-2011年6月1日收治的41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手术.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致伤机制、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和随访数据,观察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情况. 结果 41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49例(11.8%)术中探查发现合并马尾神经硬膜疝.前路手术组115例患者,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率7.8%(9/115).后路手术组301例患者,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率为(13.3%,40/301),其中40例腰椎爆裂骨折伴椎板骨折患者中有38例合并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率为95%.发生马尾神经硬膜疝的患者中44例(90%)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5例(10%)虽然神经功能完好,但在术中发现很大一部分马尾神经根被嵌夹在椎板骨折裂隙中. 结论 对于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及椎板骨折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应考虑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存在的可能,术中应谨慎操作以防止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2(CB2)在胫骨癌痛大鼠脊髓的表达及其在癌痛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42只,体重160~180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BCP组)、DMSO(二甲基亚砜)组(D组)和CB2选择性拮抗剂AM630组(A组)。采用右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Walker256(4×105)乳腺癌细胞制备大鼠胫骨癌痛模型,于接种后第7d从S组和BCP组分别随机选取6只,同C组的大鼠一起处死取脊髓,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脊髓CB2的表达,在接种后的第1、2及第3天按照分组D组和A组分别鞘内注射DMSO0.15μl和溶于1%DMSO的AM63015μg。分别于注射肿瘤前1d、注射后的第1、3、5、7、14、21d(T0~6)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结果免疫印迹显示C组大鼠脊髓基本没有CB2的表达,与C组及S组相比,BCP组接种后第7d脊髓CB2表达水平升高。鞘内注射AM630癌细胞后大鼠接种后肢提前出现机械痛觉过敏现象。结论脊髓CB2参与大鼠胫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老年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岁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60~86岁,平均68.1岁.致伤原因:跌伤16例,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寰椎骨折5例;枢椎骨折15例,其中齿状突骨折8例,C2椎弓骨折6例,C2椎体骨折1例;寰枢椎损伤伴下颈椎损伤5例;寰枢椎同时损伤2例,其中齿状突骨折伴寰椎侧块骨折1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椎前弓骨折1例;寰枢关节脱位1例.并发脊髓损伤4例.保守治疗8例,开放手术治疗8例,微创经皮手术治疗12例.结果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保守组与传统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创经皮组短于保守组与传统手术组(P<0.05).保守治疗组2例死亡,开放手术组1例死亡,其余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6个月,平均16.8个月.保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为50%,开放手术组为72%,微创手术组为75%.保守治疗组中4例发生并发症,传统手术组3例,微创手术组2例.结论 老年上颈椎损伤发生率较高,其损伤特点以低能量暴力为主,损伤类型以齿状突骨折最常见,具有脊髓损伤发生率低、漏诊率高等特点.在排除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治疗特别是微创手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胸腰椎骨折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结合骨水泥强化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在8具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的L1椎体上制作不完全爆裂骨折模型.标本依次行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及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骨水泥强化固定.对标本施加扭矩为4 Nm的疲劳载荷共2 000次,加载频率为0.5 Hz.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量完整、骨折、固定和周期性加载后固定节段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和右旋转运动时固定节段的角位移运动范围(ROM).结果 两种固定状态及疲劳后各方向ROM均明显小于正常及骨折状态(P<0.05);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骨水泥强化固定状态前屈、后伸、侧屈、旋转ROM分别为0.40°、0.53°、0.86°、0.55°,疲劳后前屈、后伸、侧屈、旋转ROM变化值分别为0.10°、0.07°、0.19°、0.08°,均小于单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尤其在旋转和前屈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固定方式均可重建脊柱骨折的即刻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载荷效果.但在前屈和旋转方向,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并骨水泥强化优于单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1 ganglioside,GM1)对脊髓损伤诱导的神经元自噬性死亡的影响. 方法 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GM1组,每组30只.等渗盐水组和GM1组采用Allen法建立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内源性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LC3-Ⅱ/LC3-Ⅰ比值、细胞蛋白(Beclin-1)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等渗盐水组LC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等渗盐水组比较,GM1组LC3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自噬体形成明显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等渗盐水组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以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上调(P<0.05);与等渗盐水组比较,GM1组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以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下调(P<0.05). 结论 GM1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自噬性细胞死亡,起到保护神经元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磁共振成像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及随访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MRI对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初步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3例SDAVF患者的手术前后或栓塞前后MRI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手术前或栓塞前诊断为椎间盘突出7例,脊髓炎3例,神经根炎1例,正确诊断2例,误诊率高。分析MRI片提示病灶区脊髓呈现平均连续5个椎体节段长T2信号,T1、T2加权像髓外硬膜下可见密集的血管流空影。10例患者在T1增强中见到迂曲扩张的冠状静脉丛,术后或栓塞后3-6个月复查MRI,长T2信号及血管流空影消失。结论:MRI对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断治疗具有较可靠的初诊及随访意义,脊髓长T2信号及血管流空影对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