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6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1039篇
口腔科学   262篇
临床医学   640篇
内科学   574篇
皮肤病学   188篇
神经病学   267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95篇
综合类   1097篇
预防医学   719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1685篇
  3篇
中国医学   547篇
肿瘤学   2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27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88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01.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了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对离体和在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2 .185、 4.375、 8.75 0、 17.5 0 0、 35 .0 0 0 μmol/ L 的剂量条件下 ,除 2 .185 μmol/ L 的剂量外 ,其余剂量的亚硒酸钠均可引起离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 5、 10、 2 0 μmol/ kg的亚硒酸钠也可引起在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亚硒酸钠引起的离体和在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均存在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研究结果提示 ,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能引起离体和在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  相似文献   
102.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系HepG2生长及核基质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生长及核基质蛋白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长指数分析和高分辨SDS-聚丙烯酰胺交双向电泳比较用As2O3处理后的HepG2细胞主核基质蛋白的改变。结果 As2O3抑制HepG2的生长,双向电泳显示经As2O3处理后HepG2细胞内出现新的核基质蛋白,并且该蛋白是细胞特异性的。结论 核基质蛋白是某些抗癌药物的作用靶子,As2O3抑帛 癌细胞的生长可望有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实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实验与试管抗球蛋白实验同时平行做三项实验: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游离IgG抗体测定、放散实验。结果两法检测126例(Rh(D)均为阳性)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标本,阳性率分别为76例(60.3%)、50例(39.7%)。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标本用量少、结果易判定、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可较长时间保存等优点。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达98%,为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实验室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在急性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染毒剂量(10m g/kg、30m g/kg 和50m g/kg)丙烯腈(ACN)及不同染毒时段(2h、14d、28d、和42d)对大鼠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情况。[结果] 在急性和亚急性染毒试验中,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均随ACN 染毒剂量增大或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或染毒14d 组(P<0.01),且存在较好的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P< 0.01)。亚急性染毒试验中,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程度可达到饱和。染毒组细胞DNA 损伤反应模式明显不同于对照组,单个细胞间的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随染毒剂量增大和染毒时间延长也逐渐增大。[结论] ACN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损伤程度和模式受ACN 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4月和24月龄)大鼠和连续灌胃给予中药复方962 3个月的老年大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方法:利用快速、灵敏的单细胞电泳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以彗星样细胞出现率(计数一定量细胞中彗星样细胞所占的比例)、占彗星长度(“彗星”电泳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和尾距(尾部DNA占总DNA的百分比与头尾部中心间距的乘积)来评价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发现老年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彗尾样细胞出现率显著高于青年大鼠(P<0.01),复方962不仅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的淋巴细胞的彗尾样细胞出现率,而且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外周血彗星样细胞的总彗星长度和尾蹑(P<0.01)。结论:实验表明复方962对老年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根据各种蛋白质在一定的泳动条件下,都有一定的相对迁移率不同的特点,分析615 纯系小鼠血清中的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的分布,进行了定位分析。方法:采用高pH 不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质特殊染色法。结果:615 鼠血清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可分离出13 ~15 条区带,脂蛋白3 条、白蛋白2 条、糖蛋白5 条、铜蓝蛋白1 条、血红蛋白1 条、结合珠蛋白3 条。根据每种蛋白质的Rm 值定位顺序从阳极到阴极依次为1 .糖蛋白、2.脂蛋白、3 .白蛋白、4.脂蛋白、5 .糖蛋白、6 .巨球蛋白( 根据其它资料) 、7 .铜蓝蛋白、8 .结合珠蛋白、9 .Hb、10 .运铁蛋白( 根据其它资料)、11 .脂蛋白、12 ~14 .均为糖蛋白。光密度扫描615 鼠血清蛋白质相对面积比分别为白蛋白为48-4、α1 球蛋白为6-9、α2 球蛋白23-8 、β球蛋白为5-0 、γ球蛋白为13-8 。结论:615 鼠血清蛋白质的定位分析对于615 鼠可移植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鼠的蛋白质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利用Rm 值来作蛋白质定位分析简单易行,关键在于掌握实验条件的恒定。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采用琼脂糖、水解淀粉混合凝胶电泳法同时分析血液EsD、PGM1二种酶型。调查了这二种酶的表型分布和基因频率及其识别能力 ,并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进行比较研究。此法可用于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中存在的特异性IgG抗体。方法 应用SO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印迹技术对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与对照脑脑液同时进行检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中相对分子质量130ku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在蛋白印迹分析中发现此蛋白质可与羊抗人IgG抗体发生免疫结合反应,结论 提示该蛋白质组分可能是一种与IgG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9.
Summary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methodologies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hemoglobin A variant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Both the protein- and DNA-based strategie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In this report we illustrate the use of both assay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hemoglobin Cocody variant in a woman of Spanish descent. After evaluating the mobility value matrix of the abnormal hemoglobin, the amino acid transition was determined by HPLC and microsequencing of the protein. The 21 Asp was shown to be substituted by an Asn. At the DNA level, the only nucleotide replacement responsible for this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is GAT- AAT at codon 21. The analysis of the-globin gene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method showed that the mutation was situated in a fragment including exon 1. The hemoglobin variant was then identified to be hemoglobin Cocody by DNA sequencing of this fragment.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