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胶质瘤的MRI环形强化特征,并与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的MRI环形强化特征及其病理学表现。结果:76例胶质瘤中55例增强扫描呈厚薄不一的不规则环状、花环状、花瓣状强化,病灶的边缘可见星芒状强化,以白质侧为著,胶质母细胞瘤可见壁结节及瘤周结节。结论:胶质瘤的MRI环状强化表现与瘤体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认真分析其特征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硅胶子宫托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72例患者进行随访,填写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PFDI-20)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价子宫托治疗的疗效。结果 72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1例为全盆腔重建术后复发。随访时间24~5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71±5.49)个月。13例失访,59例完成随访,随访率为81.94%。59例患者中,35例(59.32%)效果显著,持续佩戴,取放间隔时间为1~4周;24例(40.68%)在3个月内放弃使用子宫托,其中取放困难11例(45.83%),长期佩戴有不适感8例(33.33%),易脱落4例(16.67%),1例83岁患者因偏瘫长期卧床放弃使用。35例患者治疗前PFDI-20和PFIQ-7评分分别为(46.94±36.10)分和(98.23±48.01)分,治疗后6个月分别下降至(6.07±15.63)分和(14.56±11.14)分,治疗后2年分别下降为(3.72±12.76)分和(5.3±4.87)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托可以有效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适合门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品质圈活动对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针对护理记录的书写问题于2005年5~12月开展了以“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为课题的品质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活动中将进行护理记录改进前与改进后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χ2=16.6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结果显示,通过全院护理记录质量品质圈的活动,学习后护理记录缺陷明显少于学习前,达到了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全面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程序。方法以40例拇对掌功能丧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小指展肌(20例)、环指指浅屈肌腱(20例)为动力腱,开展拇对掌功能重建,统计手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指展肌组预后优良率为90.0%,环指指浅屈肌腱组预后优良率为80.0%,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小指展肌组拇指旋前、屈伸角度更大,环指指浅屈肌腱组拇指外展、桡偏角较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式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对保障拇指的旋前、屈伸功能效果极好,可以作为部分拇对掌功能丧失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目的 比较宫颈扩张球囊与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引产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8例于产科住院待产的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宫颈扩张球囊组(球囊组)118例,控释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组(药物组)90例,对产妇宫颈成熟、分娩方式、总产程、使用催产素情况、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球囊组与药物组产妇引产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成功率和剖宫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使用缩宫素率高于药物组,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较药物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自然临产率明显高于球囊组,总产程明显短于球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羊水粪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与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效果相似,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效果优于宫颈扩张球囊,但其安全性低于宫颈扩张球囊.  相似文献   
108.
经皮电刺激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刺激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肌肉环状指蛋白-1(muscle ring finger-1,MuRF1)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电刺激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机制.方法 选用Wista大鼠54只,制作成标准的右侧坐骨神经离断、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应用RT-PCR和Westem Bloting检测不同时段的NF-κB、MuRF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联合肌湿重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失神经支配后腓肠肌NF-Bκ、MuRF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持续增加(P<0.05).电刺激组肌湿重比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增加(P<0.05),NF-κB、MuRF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电刺激可以通过抑制NF-κB/MuRF1途径有效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门诊选择硅胶子宫托进行保守治疗的有症状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随访,同时填写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FDI-20短表)。采用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11月至2009年3月33例ⅢⅣ期有症状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在我院门诊选择硅胶子宫托进行保守治疗。其中盆底重建手术术后复发2例,子宫切除术后脱垂2例。31例完成随访(10例来院随访,21例电话随访),随访率为93.94%,其中23例(74.19%)持续使用。持续使用子宫托患者随访时间为31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0.04±2.57)个月。27例(81.82%)完成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包括5例放弃治疗患者。PFDI-20总评分POPDI-6(盆腔脏器脱垂)评分、CARDI-8(肠道脱垂)评分和UDI-6(排尿相关症状)上托前评分分别为(54.16±36.12),(27.78±17.30),(0.61±1.01)和(25.77±24.10)分,上托后分别下降为(20.20±25.98),(4.48±5.88),(0.45±0.84)和(15.28±21.53)分。除CARDI-8评分无明显变化外,其他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上托前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硅胶子宫托可以明显缓解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脱垂和排尿相关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A new iterative center weighted median filter (ICWMF) for ring artifact reduction from the micro-computed tomographic (μ-CT) imag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center weight of the median filter is comput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ing artifact in the mean curve of the projection data. The filter operates on the deviation of the mean curve to smooth the ring generating peaks and troughs iteratively while preserving the details due to image. A convergence criterion for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is determined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cal deviation computed from the mean curve deviation. The estimate of the mean curve obtained using the ICWMF is used to correct the ring corrupted projection data from which reconstruction gives the ring artifact suppressed μ-CT image. Test results on both the synthetic and real images demonstrate that the ring artifacts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using our method as compared to other ring removal techniqu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