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海马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缺血但无后处理组(C)、吸氧后处理组(O_2)、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组(Sevo1组、Sevo2组、Sevo3组);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即刻给予吸入1.5%(Sevo1组)、2.4%(Sevo2组)、3.0%(Sevo3组)的七氟烷30 min.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改良模型,于再灌注后的24、48、72h对海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IGF-1 mRNA检测.结果 与S组相比,C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IGF-1 mRNA的表达增加(P<0.05)且海马组织出现病理学损伤;与C组相比,Scvo2组、Scvo3组各时间点的海马IGF-1 mRNA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且海马组织病理学损伤较轻;Sevo1组与C组相比,海马IGF-1mRNA的表达及病理学损伤无明显差异.结论 较高浓度的七氟烷后处理可以通过上调海马IGF-1及其受体系统而发挥中枢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评价吗啡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280~330 g,年龄16~17周.随机分为5组(n=14):假手术组(S组)、缺血冉灌注组(IR组)、吗啡后处理组(M组)、渥曼青霉素+吗啡后处理组(w+M组)和渥曼青霉素组(W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 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穿线,不结扎;M组于再灌注前3 min和再灌注后2 min时经左颈内静脉注射吗啡1.25 mg/kg;W+M组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20 min时经左颈内静脉注射PI3K特异性阻断剂渥曼青霉素15μg/kg,并行吗啡后处理;W组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20 min时经左颈内静脉注射渥曼青霉素15 μg/kg.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前即刻、阻断20 min和再灌注120 min(T1-3)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于再灌注120 min时各组随机取9只大鼠,计算心肌缺血和梗塞范围;其余5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总Akt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五组HR、MAP、RPP、心肌缺血范围和总Ak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IR组、M组、S+M组和W组再灌注时MAP和RPP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IR组和M组磷酸化Akt表达上调(P<0.05),W+M组和W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M组心肌梗塞范围缩小,心肌组织磷酸化Akt表达上调(P<0.01),W+M组和w组心肌梗塞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啡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进一步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刻给予缺血后适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后适应组及延迟后适应组.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不同时刻(1 min内及1 min后)分别给予后适应组及延迟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干预,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反应性充血血管内径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FMD明显减小(P<0.05),再灌注1 min内给予缺血后适应有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后适应组FMD明显提高(6.70±2.36 vs 3.05±0.91,P<0.05),而延迟后适应组则失去了内皮功能保护作用(3.17±1.04 vs 3.05±0.91,P>0.05).结论 再灌注1 min内给予缺血后适应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延迟后适应的保护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后处理及其联合预处理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1组)、乌司他丁后处理组(U2组)和乌司他丁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U3组).U1组进行乌司他丁预处理:于气管插管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经中心静脉输注乌司他丁500~ 1000 U·kg-1·min-1(剂量20000U/kg),U2组进行乌司他丁后处理:于主动脉开放前5~7 min经主动脉根部灌注乌司他丁4000~5000 U·kg-1·min-1(剂量l0000U/kg),U3组进行乌司他丁预处理联合后处理,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升主动脉阻断后40 min、升主动脉开放后45 min和术毕时采集动脉血样,分离血浆,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l( sTNF-R1)浓度.于升主动脉开放后45 min时取右心耳心肌组织,测定TNF-α、Bcl-2、Bax、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Bcl-2/Bax比率)和凋亡指数(AI).结果 与C组比较,U1组、U2组和U3组血浆TNF-α和sTNF-R1的浓度及AI降低,心肌组织TNF-α、Bax、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率升高(P<0.05);与U1组和U2组比较,U3组血浆TNF-α和sTNF-R1的浓度和AI降低,心肌组织TNF-α、Bax和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率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后处理可抑制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凋亡,联合预处理时其效应增强,其机制与平衡心肌细胞Bcl-2与Bax表达及下调TNF-α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因素对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糖尿病假手术组(DM-S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和糖尿病舒芬太尼后处理组(DM-SP组).另取正常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非糖尿病假手术组(NDM-S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NDM-IR组)和非糖尿病舒芬太尼后处理组(NDM-S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P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 μg/kg.于缺血前、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记录MAP、SBP和HR,计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再灌注120 min时取血样,测定血浆cTnI浓度,处死大鼠后,取心脏,测定左右心室体积之和、缺血危险区体积(AAR)和梗死区体积(IS),计算IS/AAR.结果 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MAP、RPP降低,血浆cTnI浓度升高,心肌发生梗死样改变.舒芬太尼后处理可降低非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IS、IS/ARR和血浆cTnI浓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各指标无明显影响.DM-SP组IS、IS/ARR和血浆cTnI浓度明显高于NDM-SP组(P<0.05).结论 糖尿病因素可消除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体重220~250 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的40个心脏随机分为5组(n=8):缺血再灌注组(A组)、右美托咪啶10 nmol/L组(B组)、右美托咪啶100 nmol/L组(C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剂苍术苷组(D组)及右美托咪啶联合苍术苷组(E组).离体心脏经K-H液平衡灌注20 min后,采用全心停灌4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备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即刻B组、C组、D组和E组分别灌注含10 nmol/L右美托咪啶、100 nmol/L右美托咪啶、20μmol/L苍术苷、100 nmol/L右美托咪啶和20 μmol/L苍术苷的K-H液10 min.再灌注结束即刻取心尖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SOD、Na+ -K+ -ATP酶、Ca2+-ATP酶活性和MDA和Ca2+含量.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线粒体SOD、Na+ -K+ -ATP酶和Ca2+ -ATP酶活性升高,MDA和Ca2+含量降低(P<0.05),D组和E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和E组线粒体SOD、Na+-K+-ATP酶和Ca2+ -ATP酶活性降低,MDA和Ca2+含量升高(P<0.05),B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后处理可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的线粒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7.
背景 吸入麻醉药后处理(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postconditioning,APO)是指在缺血后冉灌注早期给予一定浓度吸入麻醉药处理.APO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的 对APO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内容 APO的心肌保护的信号转导机制与缺血后处...  相似文献   
118.
李妮妮  廉哲勋  王宏伟 《微循环学杂志》2010,20(1):22-24,28,F0004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和选择性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成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CGS-21680后处理组,每组12只。建立兔心肌I/R模型,于再灌注末颈静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伊文思蓝和NBT染色后计算各组兔心肌梗死范围;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兔心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和Bcl-2mR-NA的表达。结果:(1)与I/R组比较,IPO组和CGS-21680后处理组CK-MB水平显著下降,心肌梗死范围分别减少34.5%、31.2%。(2)TUNEL法结果:IPO组和CGS-21680组的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9.57±1.34%和11.31±0.97%,与IR组(18.32±1.75%)相比明显降低并有显著差异(P0.01)。(3)荧光定量RT-PCR结果:与IR组比较,IPO组和CGS-21680组的促凋亡基因Caspase-3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均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和CGS-21680后处理可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细胞凋亡,保护I/R损伤心肌,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凋亡基因Caspase-3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9.
Many biological subdisciplines that regularly assess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have identified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process in which a low dose of a stressful stimulus activates an adaptive response that increases the resistance of the cell or organism to a moderate to severe level of stress. Due to a lack of frequent interaction among scientists in these many areas, there has emerged a broad range of terms that describe such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This situation has become problematic because the different terms describe a family of similar biological responses (e.g., adaptive response, preconditioning, hormesis), adversely affecting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and possibly even obscuring generalizable features and central biological concepts. With support from scientists in a broad range of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offers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we believe can achieve greater conceptual harmony in dose-response terminology, as well as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broad spectrum of biological disciplines.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臭氧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臭氧后处理组,每组12只,进行如下实验:①假手术组:切除大鼠右肾后缝合腹壁;②缺血再灌注组:切除大鼠右肾后,用无创伤血管夹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进行缺血,然后开放血管夹进行再灌注;③臭氧后处理组:手术步骤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但在术后10d内,每天对该组大鼠经直肠吹入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2.5-3.0ml[臭氧浓度为50mg/L,0.5mg/(kg·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HIF-1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臭氧后处理组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缺血再灌注组的尿素氮、肌酐表达量又明显高于臭氧后处理组。臭氧后处理组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较缺血再灌注组轻。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大鼠肾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32±1.84、39.28±4.06和27.42±2.8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假手术组、缺氧再灌注组和臭氧后处理组中HIF-1α表达量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后处理可能通过显著增加HIF-1α的表达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