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61篇
  免费   1795篇
  国内免费   568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1710篇
口腔科学   2010篇
临床医学   2767篇
内科学   1313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414篇
特种医学   18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755篇
综合类   594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88篇
眼科学   199篇
药学   1930篇
  60篇
中国医学   1344篇
肿瘤学   168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522篇
  2022年   1107篇
  2021年   1433篇
  2020年   1425篇
  2019年   1039篇
  2018年   920篇
  2017年   1061篇
  2016年   1228篇
  2015年   1113篇
  2014年   2338篇
  2013年   2254篇
  2012年   2131篇
  2011年   2332篇
  2010年   1909篇
  2009年   1784篇
  2008年   1572篇
  2007年   1603篇
  2006年   1360篇
  2005年   1298篇
  2004年   1072篇
  2003年   792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530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24~65岁,平均53.6岁;致伤原因均为道路交通伤。患者采用屈曲位复位,植骨后使用内外侧钢板固定。观察患者术后平台后倾角、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关节屈曲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均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均无膝关节反曲,患者均得到随访6~18个月,平均9.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0周。所有患者术后测量后倾角5°~9°(平均7.9°),术后半年5°~10°(平均7.7°)。HSS评分90~98分(平均93.6分)。术后半年关节屈曲度120°~145°(平均131°),伸直均为0°。术后无一例发生钢板及螺钉断裂现象。结论通过恢复正常后倾角及关节面平整,充分植骨及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n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对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tibial plateau,FTP)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疼痛应激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黄石市爱康医院骨科手术治疗FTP患者210例,按照内固定方法分为MIPPO组以及ORIF组,每组各105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术前与术后7d的疼痛应激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MIPPO组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短于ORIF组,伸膝最大角度及屈膝最大角度均大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的P物质(substance P,S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炎性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但MIPPO组分别低于OR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86%)低于ORIF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SP、PGE2、NPY均与CRP、IL-1β、IL-8、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 MIPPO治疗能够明显提升FTP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且有助于改善其疼痛和炎症症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8月威海市立医院治疗96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随机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各48例;随访12~33个月,平均17.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不同时间点X线片参数、术后8周及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术后12个月与术前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术前、术后及术后12个月的X线片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入路组术后8周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0.83%,明显高于掌侧入路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入路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背侧入路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影响C型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的疗效,掌侧入路手术后早期腕关节旋前功能受影响,背侧入路手术后远期并发症较多,宜选用低切迹锁定加压接骨板并尽早拆除。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对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骨伤科确诊并行PKP治疗的128例单节段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KP术后是否继发椎体骨折将其分为继发组(n=60)和未继发组(n=68),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比较两组手术相关资料、VAS评分、ODI评分、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结果两组骨水泥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6,P=0.151);两组手术节段、手术入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7、0.008,P=0.911、0.929)。继发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高于未继发组(t=5.717、9.935,P=0.000、0.000)。两组胸腰椎后凸角(TLK)、骨盆倾斜角(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1.086,P=0.342、0.279)。继发组矢状面偏移(SVA)明显高于未继发组(Z=-9.142,P=0.000),胸椎后凸角(TK)明显高于未继发组(t=3.827,P=0.000),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入射角(PI)明显低于未继发组(t=4.002、4.794、4.078,P=0.000、0.000、0.000)。结论较小SVA、TK及较大LL、SS、PI可减小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概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Viper经皮内固定与经椎旁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骨科收治116例脊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Viper组和经椎旁内固定组各58例。其中Viper组患者给予Viper脊柱微创系统治疗,经椎旁内固定组患者给予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影像学指标(包括后凸Cobb角、椎体矢状面指数和椎体前缘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内固定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年SF-36评分。结果 (1)Viper组手术时间(91.04±16.81)min显著长于经椎旁内固定组(44.85±8.14)min,术中出血量(81.29±20.53)mL显著少于经椎旁内固定组(142.60±31.27)mL,P<0.05。(2)内固定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Cobb角[(9.39±3.02)°,(9.41±3.07)°]较术前[(23.47±6.51)°,(23.23±6.72)°]明显减小;术后1年较术后即刻[(10.74±3.20)°,(10.83±3.27)°]显著增加(P<0.05);内固定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术后即刻(93.65±5.38)°,(93.92±6.27)°;术后1年:(86.26±6.04)°,(92.35±5.98)°]和椎体矢状面指数[术后即刻(178.93±27.49)°,(177.79±24.82)°;术后1年(169.37±22.15)°,(170.05±25.19)°]较术前显著升高[(64.75±12.13)°,(65.02±13.08)°,P<0.05]。内固定术后1年时,Viper组的伤椎前缘高度(86.26±6.04)%显著低于经椎旁内固定组(92.35±5.98)%,P<0.05。(3)内固定术后即刻(31.53±9.50,37.62±10.15)和术后1年(19.04±5.86,23.84±5.71)两组患者的ODI指数较术前显著降低(57.83±11.39,58.02±10.72,P<0.05),其中Viper组内固定术后即刻(31.53±9.50)和术后1年(19.04±5.86)的ODI指数均显著低于经椎旁内固定组(术后即刻:37.62±10.15;术后1年:23.84±5.71,P<0.05)。(4)内固定术后1周(58.20±5.92,44.52±5.09)和术后1年SF-36评分(69.32±7.76,51.07±6.69)较术前(39.42±3.91,40.05±4.20)均显著升高,且Viper组SF-36评分(术后1周:58.20±5.92;术后1年:69.32±7.76)均显著高于经椎旁内固定组(术后1周:44.52±5.09;术后1年:51.07±6.69,P<0.05)。结论 Viper经皮内固定的微创优势更显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SF-36评分和ODI指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对老年股骨颈骨折(FNF)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2017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治疗128例老年FNF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56例;年龄62~83岁,平均71.44岁。致伤原因:跌倒伤75例,坠落伤26例,道路交通伤22例,其他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速康复组(n=64)和对照组(n=64)。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快速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方案,内容包括:制定快速康复方案、康复宣教、疼痛管理、康复锻炼。观察两组康复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血清缓激肽(BK)、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脑内神经肽Y(NPY)等疼痛因子,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康复6、12个月,快速康复组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K、PGE_2、5-HT、NPY等疼痛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快速康复组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快速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1%)低于对照组(59.38%,P<0.05)。结论快速康复可快速重建老年患者FNF行THA后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抑制释放疼痛因子,且康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经过保守治疗的Mason Ⅰ型及Ⅱ型桡骨头骨折病例失败的主要因素,同时探讨手术对保守治疗失败病例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本中心行保守治疗的16~65岁急性Mason Ⅰ型及Ⅱ型的桡骨头骨折病例,排除合并同侧上肢其他损伤、颅脑外伤等影响桡骨头骨折预后的患者。收录信息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诊断、制动方式及时间,随访内容包括转为手术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等。 结果共61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成功随访患者345例,包括男205例、女140例,平均年龄37.5岁(17~65岁),平均随访时间13.4个月(5~23个月)。345例患者中有27例(7.8%)患者因疼痛、活动障碍等原因转为手术治疗,转为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制动时间要显著高于保守治疗成功组的患者,其中Mason Ⅱ型19例(70.4%),3例(11.1%)术中证实存在骨软骨游离体,1例(3.7%)存在环状韧带关节囊嵌顿,4例(14.8%)存在外侧韧带复合体损伤,25例(92.6%)有明确的关节僵硬而行松解术,另有5例(18.5%)因康复过程中出现尺神经损伤而行神经探查松解术。27例转为手术的患者,平均VAS评分从术前(5.6±1.4)分降到术后(1.2±0.8)分,MEPS评分从(55.6±8.6)分提高到(89.6±4.9)分,平均上肢功能评分表(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从术前(44.4±9.8)分降至术后(15.4±5.9)分。 结论骨折类型、制动时间过长以及遗漏合并损伤是Mason Ⅰ型及部分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保守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可以满意解决相应的关节僵硬、疼痛、韧带和游离体嵌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支具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资料。单纯采用普通固定支具进行功能锻炼的为对照组(21例),采用改良张力支具进行功能锻炼的为观察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去除支具和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背伸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以评定改良张力支具的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79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去除支具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04.47±12.37)° vs.(88.85±8.1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肘关节旋转活动度[(140.31±16.87)° vs.(135.66±12.86)°,P=0.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关节Mayo评分[(78.84±5.04)分vs.(73.80±4.46)分,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07.52±12.30)° vs.(93.00±8.4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肘关节旋转活动度[(141.42±17.02)° vs.(137.19±12.80)°,P=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关节Mayo评分[(80.15±5.24)分vs.(74.95±4.18)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术后使用改良张力支具可以改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屈伸活动度和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99.
1000.
《Fu? & Sprunggelenk》2022,20(3):165-176
Starting with Lorenz Heister, ankle fractures are dealt within German textbooks since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he Austrian surgeon Hönigschmied, in 1877, published a landmark series of biomechanical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of fractures and avulsions around the ankle that are still valid today. German-speaking authors contributed particularly to the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erior malleolar fractures and fractures of the anterolateral distal tibia. The term “Volkmann Triangle”, however, is historically incorrect, as Volkmann most likely was the first to treat an anterolateral distal tibial fracture by resection but never described a posterior malleolar fracture. The founding of the AO (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nthesefragen) by Swiss surgeons and engineers profoundly influenced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fractures worldwide. Proponents like Weber and Heim coined the modern principles of the treatment of malleolar and pilon fractures that are still in use and continue to evol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