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6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22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40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300篇
内科学   290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2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9篇
综合类   1661篇
预防医学   529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889篇
  14篇
中国医学   918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目的 比较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与神经移植的效果。方法 选用体重 2 0 0~ 30 0gWistar大白鼠 ,左侧后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缝合 ,右侧腓总神经采用神经移植修复。结果  3个月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2 9.6 8± 5 .34m/s、 30 .87± 6 .0m/s(P >0 .0 5 ) ,潜伏期 2 .1± 0 .1ms ,2 .0± 0 .1ms(P >0 .0 5 ) ,波幅 12 .5± 0 .6mV、13.9± 0 .5mV(P >0 .0 5 ) ,组织切片中 ,两组均可见大量神经纤维和髓鞘 ,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分别为 75 7.2± 2 2 .31、775± 2 1.87(P >0 .0 5 )。结论 ①正常神经发出侧芽能通过端侧缝合口长入远端神经 ,使变性神经再神经化 ;②周围神经端侧缝合能取得与神经移植相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灶大小与功率及时间的关系、超声与大体病理测值的关系、消融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法 新鲜牛肝 3只和牛肾 2只 ,消融灶分两组 :距肝表面 1cm和 4cm ;同时将肾脏置于肝表面 ,用不同的功率和时间实验。结果  10min时 ,2 0W ,40W ,6 0W ,80W的消融灶病理测值分别为 4.1cm ,3.8cm ,3.0cm ,3.3cm ,超声测值分别为 4.5cm ,4.0cm ,4.5cm ,4.0cm。 2 0min时 ,消融灶病理测值分别为 3.0cm ,4.1cm ,2 .8cm ,3.5cm ,超声测值分别为 4.3cm ,4.2cm ,3.4cm ,3.8cm。 30min时 ,消融灶病理测值分别为 3.5cm ,2 .9cm ,3.5cm ,3.4cm ,超声测值分别为 4.5cm ,4.0cm ,3.6cm ,4.1cm。超声和大体解剖测值相比 ,P <0 .0 1。消融灶和周围组织间有0 .3~ 0 .5cm的浅红色移行区。结论 射频消融灶的大小不随功率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超声比大体病理测值大 ,两者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消融病灶和周围组织间有移行区。浅表面的消融病灶对临近组织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3.
《Vaccine》2021,39(29):3916-3925
Background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vaccine coverage in France is below 30%, despite proven effectiveness against HPV infections and (pre-)cancerous cervical lesions. To optimise vaccine promotion among adolescents, we used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DCE) to identify optimal statements regarding a vaccination programme, including vaccine characteristics.MethodsGirls and boys enrolled in the last two years of five middle schools in three French regions (aged 13–15 years) participated in an in-class cross-sectional self-administered internet-based study. In ten hypothetical scenarios, participants decided for or against signing up for a school-based vaccination campaign against an unnamed disease. Scenarios included different levels of four attributes: the type of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 communication on vaccine safety, potential for indirect protection, and information on vaccine uptake among peers. One scenario was repeated with an added mention of sexual transmission.ResultsThe 1,458 participating adolescents (estimated response rate: 89.4%) theoretically accepted vaccination in 80.1% of scenarios. All attribute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theoretical vaccine acceptance. Compared to a febrile respiratory disease, protection against cancer was motivating (odds ratio (OR) 1.29 [95%-CI 1.09–1.52]), but not against genital warts (OR 0.91 [0.78–1.06]). Compared to risk negation (“vaccine does not provoke serious side effects”), a reference to a positive benefit-risk balance despite a confirmed side effect was strongly dissuasive (OR 0.30 [0.24–0.36]), while reference to ongoing international pharmacovigilance without any scientifically confirmed effec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ssuasive (OR 0.86 [0.71–1.04]). The potential for indirect protection motivated acceptance among girls but not boys (potential for eliminating the disease compared to no indirect protection, OR 1.57 [1.25–1.96]). Compared to mentioning “insufficient coverage”, reporting that “>80% of young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got vaccinated” motivated vaccine acceptance (OR 1.94 [1.61–2.35]). The notion of sexual transmission did not influence acceptance.ConclusionHPV vaccine communication to adolescents can be tailored to optimise the impact of promo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64.
注射性臀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家兔为实验动物,连续肌注青霉素5天后局部水肿;10天后肌纤维混浊肿胀,纤维母细胞增生;15天后部分肌纤维进行性萎缩,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并形成挛缩束带,逐渐取代肌纤维,运动终板形态和结构改变,逐渐消失.预防方法包括分散肌注部位和局部早期热敷.  相似文献   
65.
用多因素综合造模方法,模拟湿温病湿重于热证的发生发展过程,观察实验动物血液生化、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病理切片。并用自拟中药燥湿运脾汤治疗模型动物,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初步揭示湿重于热证的病理实质以及燥湿运脾汤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6.
结肠康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献方法,制作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观察结肠康、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实验动物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NUC)前后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表:结肠康治疗后模型动物的Ea-RFC(活性E-玫瑰花环成率)、Et-FRC(总E-玫瑰花环形成率)、LTR)淋巴转化率)显升高(P〈0.05或P〈0.01),IgG降低;SASP治疗后模动物Ea-RFC、Et-FRC、LTR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为临床治疗不孕症建立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动物模型。方法和结果  1995年 11月开始对小鼠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 ,至 1998年 6月成功地建立了动物模式。结论 根据小鼠受精卵的发育来检测培养液的质量 ,了解仪器设备、周围环境是否适合胚胎的生长 ,将此作为IVF -ET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并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 ,分别于术后 7天、15天、30天 ,与药物喜德镇对照 ,采用水迷宫法 ,记录游全程时间、错误次数。结果 造模导致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 ,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 ,错误次数增加 ,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这种改变逐渐加重。电针和喜德镇均可使模型小鼠的游全程时间缩短 ,错误次数减少 ,但电针组于 7天和 30天时 ,成绩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0.
清肝袋泡剂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观察清肝袋泡剂对高催乳素血症(HPRL)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清肝袋泡剂),对照组40例(溴隐亭)。观察血中催乳素(PRL)和相关激素水平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疗效对比。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对内分泌水平及卵巢、子宫、乳腺的组织形态变化进行同步观察。结果:清肝袋泡剂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PRL水平,对相关激素有良性调节作用,临床疗效良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卵泡发育,使子宫内膜出现各动情周期的变化,抑制乳腺腺体增生。结论:清肝袋泡剂可有效治疗HPR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