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73篇 |
免费 | 283篇 |
国内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3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34篇 |
基础医学 | 66篇 |
口腔科学 | 33篇 |
临床医学 | 890篇 |
内科学 | 314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55篇 |
特种医学 | 44篇 |
外科学 | 1090篇 |
综合类 | 918篇 |
预防医学 | 394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832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88篇 |
肿瘤学 | 1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233篇 |
2021年 | 227篇 |
2020年 | 247篇 |
2019年 | 207篇 |
2018年 | 191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209篇 |
2014年 | 432篇 |
2013年 | 405篇 |
2012年 | 466篇 |
2011年 | 475篇 |
2010年 | 353篇 |
2009年 | 254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16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与术后早期预后的关系,为肝移植围手术期合理的液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5年12月的62例肝移植受者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是否有肺部并发症(包括肺水肿、急性肺损伤、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将受者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受者围手术期中的23项参数,然后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早期肺部并发症的一些变量;并比较这些变量对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 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受者的23项参数比较发现:术前肺功能、术中入量、术中出血量、术中出入量差、术后第1天入量、术后第1天的液体平衡≤-14 ml/kg和术后第1天及术后3 d内的另1 d液体平衡均≤-14 ml/k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术后并发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前肺功能、术中出入量差>62 ml/kg、术后第1天入量≤44ml/kg和术后第1天及术后3 d内的另1 d液体平衡均≤-14ml/kg为影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因素.结论 肝移植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中,术中和术后维持液体平衡是减少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术后前3 d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液体负平衡有利于受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2.
肝切除围手术期使用地塞米松保护肝功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切除围手术期使用地塞米松保护肝功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以本科施行肝切除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131例(使用地塞米松)和对照组125例(未用地塞米松),治疗组于手术当天,麻醉前静推10 mg地塞米松,术后1~3 d,每天静推10 mg地塞米松.在肝切除术前后不同时期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3、7 d,治疗组的AST、ALT、TBIL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组,术后3、7 d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胸水、腹水等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肝切除围手术期使用地塞米松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7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行首次同种异体肝移植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和术后1,3,7,14 d清晨空腹以脉动染料光密度法(PDD)无创检测吲哚菁绿(ICG)血浆清除率、肝有效血流量、心搏出量、循环血流量、中心血容量,观察其的变化.结果 术前测定ICG血浆清除率为(0.09±0.05)/min,肝有效血流量为(0.43±0.22) L/min,心搏出量为(7.16±2.49) L/min,循环血流量为(5.87±1.85) L,中心血容量为(3.94±1.59) L.ICG血浆清除率和肝有效血流量术后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心搏出量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14 d(P<0.05),循环血流量术后1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14 d(P<0.05),中心血容量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7,14 d(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前处于低容量、高循环状态,至术后早期则处于高容量、高循环动力状态,肝脏有效血流量增加,肝脏储备功能迅速恢复,术后约3 d高循环动力状态明显下降,于术后约2周全身循环逐渐进入稳态.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双侧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疗效,并总结围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以来为18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实施肺减容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术后随访半年,平均第1秒用力呼气量增加39.2%,用力肺活量增加20.1%,残气量下降26.5%,肺总量下降23.1%,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上升15.1%,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双侧肺减容术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理状况,增加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手术期出血和输血的影响,探讨停药的最佳时机.方法 146例接受OPCAB手术的病人被分为3组: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大于5d组(第1组);3~5 d组(第2组);小于3d组(第3组).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术后心包纵隔引流量、血制品用量和二次开胸手术止血发生率.结果 第2组比第1组术后引流平均增多约100ml,输注红细胞未见明显增多.第3组比第2组引流平均增多约590ml,输注红细胞明显增多.各组二次开胸手术止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在OPCAB术前3~5 d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总结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围手术期若干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完成的218例重型肝炎肝移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8例重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成活率92.7%(202/218),其中急性重型肝炎肝移植为90.4%(57/63),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为93.5%(145/155).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分别为感染(74.7%)、肝移植相关性脑病(65.6%)和.肾功能不全(14.7%).结论 重型肝炎肝移植的围手术期死亡率高.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足提高重型肝炎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7.
540例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5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Bard Mesh PerFix plug462例,Prolene Hernia System(PHS)78例。结果:全部病人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0~140min,平均45min。平均住院5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微,仅7例应用止痛药。术后并发尿潴留11例,皮下血肿5例,阴囊血肿3例。术后随访3~70个月,疝复发2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8.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的方法包括:肝动脉栓塞化疗、全身化疗、放疗、瘤内无水乙醇注射以及射频毁损等。结论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不仅为肝移植患者赢得了手术时间,而且明显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研究肥胖(根据体重指数)是否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危险因素。[方法]由同一组医生使用同一种假体对320例520个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结果]术前肥胖组功能评分较超重组、非肥胖组为低(分别P〈0.05),但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平均28.3个月的随访,无论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各组术后均明显提高,各组提高的幅度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分别P〉0.05)。肥胖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增高。[结论]肥胖病人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但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多,包括伤口愈合、感染、内侧副韧带损伤,注意伤口缝合技术和保护内侧副韧带可减少此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的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2组手术指标及2组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的时间、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2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够降低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效果较好,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