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95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38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产盐酸丁丙诺菲(沙菲)用于术后小儿PCIA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80例,年龄7~10岁,术后采用0.9mg盐酸丁丙诺菲+1mg氟哌利多+生理盐水43ml,配制成50ml镇痛液。PCIA模式为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单次剂量锁定时间为0.5ml/15min,镇痛时间24h,于术毕患儿清醒,将一次性镇痛泵接与静脉,并静注镇痛液5ml负荷量,随即开启PCIA开关。结果:80例患儿,采用盐酸丁丙诺菲+氟哌利多PCIA镇痛均取得满意疗效,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眩晕、嗜睡、头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其中3例出现呕吐、2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皮肤瘙痒。结论:国产盐酸丁丙诺菲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成瘾小,患者容易接受,可安全有效的用于术后患儿PCIA镇痛。 相似文献
42.
1 临床资料 胸科手术患者 90例 ,年龄 4 7~ 6 0岁 ,体质量 5 0~ 78kg,其中食管癌根治术 6 3例 ,肺叶切除术 17例 ,纵隔 10例 ,ASA - 随机分组 :A组吗啡镇痛组 (n=4 5 ) ,男 30例 ,女 15例 ,年龄 (5 5± 9)岁 ,体质量 (6 5± 13) kg;B组吗啡 +氟派啶组 (n=4 5例 ) ,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5 7± 7)岁 ,体质量(6 0± 4 ) kg.麻醉前 30 min im安定 10 m g,阿托品 0 .5mg.全麻采用静脉快速诱导 ,气管插管 ,维持持续吸异氟醚 ,间断给万克松 ,术毕待患者神志清醒 ,拔除气管导管 ,呼吸频率 (R)和潮气量 (VT)接近术前水平 ,呼吸空气 5 m …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微泵注射对术后PCIA镇痛效果不佳患者的镇痛改善作用和安全管理。方法178例腹部大手术后采取PCIA镇痛效果不佳患者,“长海痛尺”评分疼痛〉5分,在PCIA镇痛基础上通过微量泵注射追加小剂量芬太尼缓解疼痛,比较单纯PCIA组与追加芬太尼微泵注射组患者的HR、BP、SpO2、RR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8例追加小剂量芬太尼微泵注射改善镇痛的患者,单位时间内芬太尼使用量与单纯PC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嗜睡、恶心呕吐及瘙痒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及SpO2追加芬太尼后60min较追加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过微量注射泵追加小剂量芬太尼能够明显缓解PCIA镇痛效果不佳问题,但必须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疼痛动态评估,并及时根据镇痛效果调整芬太尼泵注速度,确保镇痛安全。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对芬太尼作用的影响。方法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病儿3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F组芬太尼0.3μg/(kg·h),FK组0.2μg/(kg·h)+氯胺酮70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24、36、48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FK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F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5)。两组之间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F组恶心、呕吐(16.0%)、静脉炎的发生率较KF组高(P〈0.05)。两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0μg/(kg·h)氯胺酮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从而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45.
联合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联合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PCIA镇痛,随机分为3组(n=20):Ⅰ组,曲马多1300mg+生理盐水共200ml;Ⅱ组:氟比洛芬酯100mg+曲马多1300mg+生理盐水共200ml;Ⅲ组:氟比洛芬酯100mg+曲马多700mg+生理盐水共200mL PCIA参数设定:负荷量5ml,持续输注量5ml/h,PCA量2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24小时内(2h、4h、8h、20h、24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芬太尼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h、4h Ⅰ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术后8、20、24h是的VAS评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4小时内PCA按压次数Ⅰ组明显多于Ⅱ、Ⅲ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Ⅲ组明显低于Ⅱ组、Ⅰ组(P<0.05),嗜睡和头晕的发生率.Ⅲ组低于Ⅱ组、Ⅰ组(P<0.05).三组镇痛时间均无呼吸抑制.结论:Ⅲ组明显低于Ⅱ组、Ⅰ组,不如用曲马多用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6.
布托啡诺和吗啡用于胆囊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吗啡组(M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30例。术毕开始术后镇痛,持续48 h。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及术后1、3、24 h采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EP。结果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和布托啡诺均可有效抑制术后应激反应程度,镇痛效果确切,适合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7.
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在全麻术后PCIA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在全麻术后PCIA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使用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全麻苏醒后行PCIA,S组为舒芬太尼0.5μg/ml+曲马多300mg/ml+托烷司琼4mg,F组芬太尼5μg/ml+曲马多300mg/ml+托烷司琼4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0ml。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镇静效果、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数及严重程度、头晕头痛、瘙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麻醉时间、用药及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MAP变化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下降明显,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镇痛效果VAS评分和自主按压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所用镇痛药的剂量远低于单一用药术后镇痛所需剂量。其中,舒芬太尼组因镇静效果强、呼吸抑制弱、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术后PCIA配方。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用于老年病人术后PCIA的作用.方法 对ASAI~II级择期全麻上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70例术后行PCIA,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SF组(舒芬太尼组)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50μg加盐水稀释至100ml.NSF组(纳洛酮-舒芬太尼组)为舒芬太尼50μg+纳洛酮0.06μg/(kg·h).结果 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之间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用于老年病人术后PCIA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9.
50.
手术及镇痛方式对肠道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结直肠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以及功能性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55例拟行择期肠道手术的病人,按照手术方式和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三组:A组(n=12)为腹腔镜手术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n=10)为开腹手术 PCIA;C组(n=33)为开腹手术 硬膜外镇痛。于术前、术后3周和6周观察功能性运动能力(6min行走试验,6MWT)的变化;住院期间观察胃肠道功能(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镇痛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周6MWT呈显著减退(P<0.05),术后6周则基本恢复接近术前水平,各时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胃肠道功能(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的恢复A组快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C组(P<0.05)。结论单凭手术方式或镇痛方式无法改善肠道手术后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受损,但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