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格桑卓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31(3)
目的 了解饮茶型氟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为制订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选择西藏拉萨市的7个县作为调查县,每个县抽取4个乡(其中城关区2个乡)、每个乡抽取2个行政村作为调查村.调查监测村所有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同时采集尿样,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 256-2005)进行评价.对监测村18周岁以上人群,按~25、~35、~45、~ 55和56~分为5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抽取不少于10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7).每个调查点采集居民饮用水,以及所有调查对象日常饮用的砖茶水进行水氟测定,水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①儿童氟斑牙:共对723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检出氟斑牙患者91例,检出率为12.58%,氟斑牙指数为0.34;②成人氟斑牙:共对2626名成人进行氟斑牙检查,检出氟斑牙患者998例,检出率为38.00%,氟斑牙指数为0.71;③成人临床氟骨症:共对2626名成人进行了临床氟骨症检查,检出Ⅱ度以上患者15人,检出率为0.57%;④儿童尿氟:共采集测定儿童尿样700份,尿氟几何均数为1.97 mg/L,范围为0.01 ~ 17.56 mg/L;⑤成人尿氟:共检测成人尿样2626份,尿氟几何均数为2.16 mg/L,范围为0.01~-56.87 mg/L;⑥水氟:共检测水样52份,其中有15份水样的水氟含量范围超标;⑦茶氟:各县共检测2000份茶水样品,茶水氟中位数为2.38 mg/L,范围为0.03~56.87 mg/L.结论 氟斑牙、氟骨症、尿氟增高与调查点饮用茶水氟含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比较饮水型地方性氟骨症临床表现诊断与X线诊断的差异,评价临床表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为按照临床表现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244例高氟病区居民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统计各种症状、体征检出率,并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与分度;拍摄骨关节X线照片,按照WS192-1999标准进行X线诊断与分度;比较临床与X线方法诊断及分度结果的差异;计算临床诊断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等指标,并根据上述指标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饮水型地方性氟骨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骨关节的疼痛和僵硬;临床和X线方法检出率分别为69.3%和63.1%,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没有统计б庖?P>0.05);临床与X线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为69.3%;二者在分度上表现出交叉;临床诊断方法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50.0%,假阴性率为19.5%,假阳性率为50.0%;ROC曲线下面积为0.653.结论 临床与X线诊断方法对氟骨症的检出率相同.依据临床表现对该病进行诊断的特异度不高,可能由于临床表现为非客观性指标,不好控制;临床表现诊断法误诊率较高;临床诊断与X线诊断方法对该病的诊断结果较一致,虽不可单独诊断,却可为确诊该病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3.
报告了盐池县马儿庄监测点的水氟、氟斑牙、氟骨症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骨 X线,包括骨密度、骨结构(骨小梁)、骨周与关节改变以及群体尿氟的变化。结果表明,8年来为群众供给充足的水氟稳定在国家标准内0.8mg/L 饮用水后,摆脱了原均值为6.63mg/L 高氟危害。400余名成人氟斑牙型度稳定未变,但改水后出生的儿童已扪出恒牙的小孩长出了洁白有光泽的牙齿,避免了氟斑牙的损害。氟骨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率达60~90%。骨 X 线片结果显示:部分患者骨密度明显下降,骨小梁细密、清晰。群体尿氟值降至3.07mg/L,接近宁夏非病区正常值2.6mg/L 水平。改水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4.
青海省贵德县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及改水降氟工程修建、使用情况,为深入开展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05年,对贵德县未改水病区村进行普查,并对病区村及周边非病区村进行高氟水源筛查,每个村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采集居民户家中饮用水水样;对已改水病村,进行工程运转状况调查、采集全部水源水、末梢水进行改水工程质量监测,水氟测定采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在2008年,按改水前水含氟量,将贵德县氟中毒病区村按轻、中、重分类,分别抽取其中1、1、3个村作为调查村,采用Dean法对调查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每个年龄段抽检尿样6份,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调查村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在中、重病区村,每村按年龄抽取20人(男女各半)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结果 共对85个村进行了高氟水源筛查,其中有3个村饮水含氟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0 mg/L);在16个改水降氟工程中,有8个间歇供水,3个报废,工程正常使用率仅为31.25%.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1.13%(116/282);尿氟中位数为1.06 mg/L,范围为0.20~9.44 mg/L;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47.95%(969/2021),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20.73%(17/82).结论 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大部分改水工程供水不正常,病情有回升趋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的重点应放在保证改水降氟工程的正常使用上.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按照国家<2007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山东省19个县(市、区)以村为单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和8~12岁儿童尿氟,Dean法诊断儿童氟斑牙,临床和X线摄片检查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结果 在19个县(市、区)中,共调查了186个村,水氟均值≤1.00 mg/L的村44个,占23.66%(44/186);>1.00 mg/L的村142个,占76.34%(142/186);水氟最大值为8.88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为66.35%(4518/6809),氟斑牙指数为1.55,缺损率为15.39%(1048/6809).儿童尿氟>1.40mg/L的人数占83.29%(2149/2580),最高值为31.92 mg/L.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出率分别为6.37%(5577/87 607)、20.23%(229/1132).结论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比较严重,防治形势依然比较严峻,须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demic fluorosi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Technical Scheme for Endemic Disease Control in 2007", 19 counties were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2008. Water and urinary fluoride were determined by F-ion selective electrode, dental fluorosis of children aged 8 to 12 were diagnosed by Dean method and skeletal fluorosis of adults over the age of 16 were examined clinically and by X-rays. Results In 19 counties, 186 villages were surveyed, 44 villages were found with mean water fluoride ≤ 1.00 mg/L, accounting for 23.66%(44/186);the value > 1.00 mg/L in 142 villages,accounting for 76.34% (142/186);maximum water fluoride 8.88 mg/L.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dental fluorosis of children aged 8 to 12 was 66.35% (4518/6809), dental fluorosis index was 1.55, and defect rate was 15.39%(1048/6809). Children with urinary fluoride > 1.40 mg/L was 83.29%(2149/2580), and the maximum value was 31.92 mg/L. Detection rates of skeletal fluorosis clinically and by X ray among adults over 16 years were 6.37%(5577/87 607) and 20.23% (229/113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Endemic fluorosis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still serious, prevention efforts need to be further increased. 相似文献
36.
2006年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 按<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在四川省的饮砖茶区,选择10个县,每个县按不同方位选择10个乡镇,每个乡选择2个行政村和1所中心小学,对8~12岁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开展氟斑牙、氟骨症、尿氟调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氟骨症采用临床和X线检查,尿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调查儿童5044名、成人4053名,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55.69%(2809/5044)、60.41%(4053/6709),病损以轻度为主;成人氟骨症X线总检出率、Ⅱ度临床检出率分别为44.64%(167/1241)、38.94%(3883/9973).儿童和成人尿氟平均水平分别为1.88、2.78 mg/L,超出正常范围.儿童尿氟各年龄组间差别不大,而成人尿氟高年龄段高于低年龄段.尿氟水平与氟骨症间呈正相关(r=0.74).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氟骨症临床检出率分别为31.70%(1369/4318)、50.04%(1228/2454)、40.17%(1286/3201).以牧区最高.氟骨症X线检出率男性[49.57%(229/462)]高于女性[41.72%(325/779)],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P<0.05).结论 四川省调查区饮茶型氟中毒流行严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氟骨症骨折分型与骨折愈合的时间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37例氟骨症和24例非氟骨症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氟骨症患者根据临床X线诊断,分为硬化型组和疏松型组,非氟骨症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过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硬化型和疏松型对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 硬化型组、疏松型组、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4±5.3)、(24.5±5.1)、(17.6±3.8)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0,P<0.05).其中疏松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34,P<0.05);疏松型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硬化型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51,P<0.05).硬化型组、疏松型组、对照组骨折按期愈合率分别为73.1%(19/26)、54.5%(6/11)、75.0%(18/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7,P<0.05);疏松型组骨折按期愈合率低于硬化型组和对照组(X2值分别为3.12、3.36,P<0.05).硬化型组、疏松型组、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率分别为26.9%(7/26)、45.5%(5/11)、25.0%(6/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5);疏松型组骨折延迟愈合率高于硬化型组和对照组(X2值分别为3.87、3.95,P<0.05).结论 疏松型氟骨症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相对延长,可能是骨量过于缺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2009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选择10个县,每个县选择3个村,测定饮用水含氟量,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和≥25岁成人氟骨症。水氟含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8~12岁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s法,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结果在10个县中,共调查26个已改水村和4个未改水村。在26个已改水村中,水氟均值≤1.20 mg/L的村15个,占57.69%;>1.20 mg/L的村11个,占42.31%,水氟最大值为5.58 mg/L。在4个未改水村中,水氟均值≤1.20 mg/L的村1个,占25.00%,>1.20 mg/L的村3个,占75.00%,水氟最大值为2.92 mg/L。检查已改水村8~12岁儿童1 331人,氟斑牙检出率为59.73%,氟斑牙指数为1.17,缺损率为10.14%。检查未改水村8~12岁儿童138人,氟斑牙检出率为51.45%,氟斑牙指数为0.95,缺损率为0.72%。已改水村和未改水村≥25岁成人的氟骨症X线检出率分别为8.80%和3.05%。结论山东省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严重,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须进一步加大防制力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在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人群中的表达,为深入认识氟骨症发病机制以及评价和监测除氟效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择贵州省6个燃煤型地氟病病区村居民作为观察对象,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按病情分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种,按不同分型分为正常、硬化型、疏松型、混合型4种,并根据氟骨症病情分度情况,将观察病区村分为轻、中、重病区村.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观察对象血清BGP、OPG.结果 重度氟骨症患者血清BGP[(6.78±4.43)μg/L]与正常[(3.58±1.53)μg/L],轻、中度患者[(3.44±2.66)、(3.41±2.20)μg/L]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轻、中、重度患者血清OPG[(1251.55±998.31)、(1265.94±931.77)、(1560.55±858.07)ng/L]与正常[(520.81±385.05)ng/L]比较明显增高(P<0.05).混合型氟骨症患者血清BGP[(6.09±2.62)μg/L]与正常,硬化、疏松型患者[(3.97±1.53)、(3.20±2.12)μg/L]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硬化、疏松、混合型氟骨症患者血清OPG[(1321.63±1017.00)、(1205.42±852.22)、(1529.01±402.83)ng/L]与正常比较明显增高(P<0.05).轻病区村人群血清OPG[(452.06±338.10)ng/L]与中、重病区村[(1266.30±899.14)、(1851.80±956.08)ng/L]比较明显降低(P<0.05),重病区村与中病区村比较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 血清OPG可作为燃煤型氟中毒骨病变的一个早期生物学指标.重度氟骨症患者的骨代谢(骨再建)处于活跃状态,并随着氟中毒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氟骨症前臂和小腿X线征象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再研究和认识,为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X线普查或检测正确实施易减部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防护罩、暗室等便携式专用装置配合小型X线机对地氟病病区1440例受检者进行X线摄片,确诊氟骨症384例,并以此为样本,分析对比观察其前臂和小腿肘、膝关节及长骨骨干X线改变时间、X线改变程度、X线改变范围等项内容的差异,评价它们诊断作用的大小,正确作出部位选择.结果 前臂肘关节改变先于小腿膝关节,其中骨小梁改变为最早,分别检出197、15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5,P< 0.01).前臂骨干骨间膜骨化比小腿早,多见于Ⅰ度照片,分别为213例和12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26,P< 0.01).骨间膜骨化演变方向是从前臂桡骨始至尺骨,在向小腿胫骨至腓骨蔓延,并伴随前臂加重而改变;观察多种指标,尤其是骨关节骨小梁改变和长骨骨干骨间膜骨化的表现最为活跃,且前臂比小腿异常敏感、明显.结论 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X线普查或检测中,选择前臂取代小腿摄片是简便、经济、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