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9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43-145+149
跟骨位于足的后方,是足部跗骨中最大的一块骨骼,骨皮质较薄,内部的骨小梁稀疏。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多由坠落伤或暴力挤压导致,骨折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皮下可见淤血,常伴脊柱、骨盆等部位骨折。骨折若复位不良,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足部疼痛、功能障碍,致残率较高。无移位的跟骨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小腿石膏托制动固定4~6 周,待临床愈合后即拆除石膏,一般在伤后12 周以后下地行走。对于严重的关节面损伤伴压缩的骨折治疗比较困难,为了避免复位后位置的丢失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基础上可以进行植骨。植骨材料可以使用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本文希望通过对1 例植入硫酸钙人工骨致跟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82.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医源性骨不连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方法对自2005年1月~2009年2月期间收治的185例肱骨、股骨、胫骨无菌性骨不连,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其中134例与医源性有关。回顾调查此类骨不连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引起医源性骨不连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骨不连的发生部位:肱骨、股骨、胫骨分别占24%、31%、45%;骨不连的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其中骨不连肥大型62例,萎缩型72例;原复位方式切开复位占72%,闭合复位的占15%,有限切开复位占13%;内固定术不能为骨折愈合提供充分的力学稳定51例,手术操作问题11例,内固定技术理念的偏差84例,不恰当的康复指导24例。结论熟悉骨不连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治疗和预防骨不连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3.
384.
目的:探讨胫骨骨不连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7年7月~2007年6月共收治胫骨骨不连患者78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骨折初始治疗:髓内钉28例,钢板36例,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14例。骨不连治疗采用手术清理断端、清除死骨、重新植骨、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支架等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6个月。愈合72例,愈合率为94.9%,愈合时间平均7.3个月。结论:严重的创伤及医源性因素是导致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及材料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5.
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冰丹 《医学综述》2009,15(14):2161-2163
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终止称之为骨不连。骨不连是常见的骨折晚期并发症,发病率为5%~10%,是目前骨科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感染性骨不连的发生机制,并对感染性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做了归纳分析,系统阐述了骨不连的传统和现代治疗原则,特别是对感染性骨不连植骨疗法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介绍。  相似文献   
386.
Introduction A nonunion of the humeral shaft is not a rare condition and is a complication of both nonoperative and 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 fracture. Several fixation options were used in the nonunion treatment, including various plate techniques, intramedullary nails and external fixator. We applied our Selfdynamisable internal fixa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haft nonunion after surgical failure and evaluated its clinical outcome. Materials and methods Six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ophic nonunion of the humeral shaft were treated with Selfdynamisable internal fixator.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mobile, unstable resistant nonunion of the humeral diaphysis which persisted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for nonunion. All patients were men with a mean age of 32 (27–39) years. The initial fracture treatment was external fixator in two patients and plaster cast for four patients. All cases failed to unite after primary treatment. Plate fixation was resorted for fracture union but failed. The revision surgery consisted of removal of hardware, freshening of bone ends and bone 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 Selfdynamisable internal fixator. 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was 33 months. All the nonunions healed after indexed operation. The average time for union was 5.5 months (range 4–9 months). There was no loosening or breakage of the fixation device. The functional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cale of Constant and Murlay modified by Ring, were excellent in five and good in one patient.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of nerve injuries or infection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Conclusion Selfdynamisable internal fixator with bone graft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humeral shaft nonunion provided successful clinical outcome with minimal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387.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某院经治的106例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患者(观察组),应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分析其治疗效果,并与72例以往采用非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10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进行有效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7个月。上肢的力线良好,106例中92例达到了解剖复位,余14例均达到了功能复位。X线检查结果示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为2~11个月,平均为4.9个月,无1例发生骨不连。4例患者术后出现创面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及时换药等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无肘关节、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出现。优良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88.
目的评价应用动力加压接骨扳(DCP)和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固定联合松质骨移植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效果,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患者37例、采用平均手术时间、临床痊愈时间、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来评估两种接骨板的临床获益。结果两组年龄和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手术时间DCP组(1492±11.8)min,LCP组(1428±127)min(P〉0.05);愈合时间DCP组(136±142)d,LCP组(119±108)d,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LCP组优于DCP组(P〈0.05)。结论加压接骨板联合松质骨移植是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LCP较DCP能缩短病程、更好地恢复伤肢功能。  相似文献   
389.
骨不连的常见分型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是骨科常见骨折并发症,多种原因所致,造成骨不连的原因分析、病理机制,正确分型、手术及非手术辅助治疗常需多种方法联合应用。Weber-Cech分类对治疗骨不连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骨不连的治疗具有挑战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内固定物在骨不连的治疗应用中各有所长及缺点。本文对骨不连的常见原因、病理机制、分型及手术固定物的选择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0.
【目的】探讨冲击波在治疗骨不连中的疗效。【方法】冲击波组50例骨不连患者,应用冲击波治疗2~4次,治疗间隔7~10 d。手术组,35例骨不连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平均11个月随访,冲击波组46例愈合,手术组32例愈合。【结论】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无创、费用低、无需住院等优点,但要获得满意的疗效,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