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0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耳鼻咽喉   193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31篇
基础医学   357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692篇
内科学   550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75篇
综合类   660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8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49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门静脉导管保留术并根据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定期行门静脉化疗对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术前经B型超声或CT证实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病人 6 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2 9例 )和治疗组 (33例 )。治疗组在肝癌联同门脉癌栓切除术中常规行门静导管保留术 ,术后根据体外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敏感性化疗药物定期行门静脉化疗。对照组在肝癌及门静脉癌栓切除术后未行特殊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后半年、1年复发率分别为 1 4例 (4 8.3% )、2 2例 (75 .9% )和 9例 (2 7.3% )、1 6例 (4 8.5 % ) ;两组术后半年、1年死亡率分别为 1 1例 (37.9% )、1 9例 (6 5 .5 % )与 6例 (1 8.2 % )、1 2例 (36 .4 %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手术切除有较好的疗效。而术后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门静脉化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2.
The radiological findings in five patients with pelvic sort tissue neo plasms directly involving the sacroiliac joint, are described. All patients ha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examinations, two of the patients also hav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he role of imaging in this uncommon entity is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this diagnosis, thereby excluding unilateral sacroiliitis. The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this diagnosis relate to local neural involvement, especially the sciatic nerve, and the fact that involvement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by tumors significantly compromises chances of a successful surgical outcome. The role of MR in this condition is not yet certain, but it may prove to be the method of choice in view of its excellent depiction of skeletal neo plasms.  相似文献   
33.
总结94例脑转移瘤的CT诊断与临床资料。临床多以颅内压增高及脑组织损坏为主要征象。原发肿瘤部位按例数依次为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原发肿瘤的症状常较隐匿,60%的病人首先发现脑转移瘤,然后才追查到原发肿瘤。当发现脑内多发或单发肿瘤时,应排除转移瘤。CT是诊断脑转移瘤的可靠方法,能准确地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水肿范围与并发改变等情况。  相似文献   
34.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与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比较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1)本病多发于30岁以下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2)CT、MRI表现为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可分为3型;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3)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扩张。(4)病理学特点为肿瘤实性部分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过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囊性区由坏死、液化、陈旧性出血组成。(5)肿瘤的囊实性结构是形成“浮云征”的病理基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和病理学表现,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影响IIIA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因素,并分析经手术治疗不同亚组病人的生存率差异。方法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146例手术治疗的IIIA期N2NSCLC病人的可能影响预后因素: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术后辅助治疗等,并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IIIA期N2NSCLC病人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9.86%和14.5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位置、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和肿瘤位置影响预后。右肺下叶肿瘤单组或单个N2转移,预后最好。结论纵隔N2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个数和组数是影响术后生存率主要因素。手术前未发现N2转移(mN2),有1组N2转移(N2L1),N2转移数少于4个者手术治疗效果好。右肺下叶肿瘤发生单组N2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相似文献   
36.
肝细胞肝癌肺转移灶FDG摄取的假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肺转移的价值,并分析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的原因。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HCC肺转移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FDG摄取阳性或阴性分为2组:A组18例,肺转移灶表现为FDG摄取增高;B组14例,肺转移灶表现为无FDG摄取。结果32例HCC肺转移患者中,27例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肝内高代谢病灶,12例伴发其他肝外转移,其中包括腹膜后淋巴结、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骨骼转移。PET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35.6%,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6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肺转移灶的FDG摄取变异较大,从无FDG摄取到少数病灶的显著FDG摄取,83.3%(25/30)摄取阳性的转移灶最大SUV(SUVmax)≤3。结论HCC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率较高,除与病灶大小有关外,可能与原发病灶的病理特点有关。呼吸控制的薄层CT图像以及必要时增强CT对肺部小结节的检出非常重要,对CT显示小的肺结节病灶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37.
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骨转移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125I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125I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率为91%(20/22),术后2个月粒子置入病灶的影像检查结果显示,32个骨转移灶中,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8个、稳定(NC)10个,总缓解率68.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间永久置入^125I粒子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与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1例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水平。结合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分化程度和分期等进行分析。结果31例胰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的胰腺组织;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癌的远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胰腺癌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具有明显正相关。结论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水平能反映胰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临床判断胰腺癌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肺腺癌经支气管肺转移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肺腺癌经支气管播散肺转移的CT表现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腺癌或细支气管肺泡癌经支气管肺转移患者的CT表现,重点关注病变的发展特点。结果15例肺癌患者在CT上原发病灶均为实变型肺癌,在同侧或对侧肺内出现多发性、与支气管分布有明确相关的病灶,胸膜不受累。在初诊的CT上表现为小叶中心性结节5例、树芽征7例、腺泡结节2例、磨玻璃影10例和实变13例,其中5例仅有小叶中心结节(单一型),10例为多种形态病变共存(复合型),曾全部被误诊为结核或炎症,经抗结核或抗炎治疗无效。在平均4个月的CT随访中,单一型转移者进展缓慢,结节融合形成边界相对清晰的实变影;初诊为复合型的病变恶化较快。结论肺腺癌经支气管转移的CT表现有一定规律,但诊断仍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以区别于结核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0.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iciency of brain metastases tumor using X-knife under farctionational stereotactie radiotherapy (FSRT) combine with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BRT). Methods Retrospective comparing 51 patients treated by FSRT plus WBRT (FSRT + WBRT group) with 35 patients treated by WBRT alone (WBRT group) on the effecting rate and survival rate. Results The completeness response rate was 49 % and 26 % (P < 0.05) in FSRT + WBRT and WBRT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ing rate was 80 % and 71 % (P 0.05) in FSRT + WBRT and WBRT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middle survival time was (11.0 ± 1.5) months and (6.5 ± 0.5) months (P < 0.05) in FSRT + WBRT and WBRT groups, respeetivley. The 0.5-, 1.0- and 1.5-years survival rate was 63 % and 41 % (P 0.05), 51 % and 23 % (P 0.05) and 24 % and 9 % (P < 0.05) in FSRT + WBRT and WBRT group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method with FSRT plus WBRT in the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tumor is safe and relieved focal symptom of patients quickly with lesser injury on normal tissue and the survival time be prolonged, it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s than WBRT alone for treating brain metastases tum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