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29篇
  免费   2727篇
  国内免费   872篇
耳鼻咽喉   226篇
儿科学   445篇
妇产科学   318篇
基础医学   3734篇
口腔科学   872篇
临床医学   4059篇
内科学   4674篇
皮肤病学   842篇
神经病学   1866篇
特种医学   10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511篇
综合类   676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999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7657篇
  4篇
中国医学   2886篇
肿瘤学   3644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860篇
  2021年   1140篇
  2020年   751篇
  2019年   3259篇
  2018年   2823篇
  2017年   1573篇
  2016年   974篇
  2015年   1263篇
  2014年   2777篇
  2013年   2414篇
  2012年   2138篇
  2011年   2244篇
  2010年   2182篇
  2009年   2679篇
  2008年   1809篇
  2007年   2680篇
  2006年   2367篇
  2005年   1871篇
  2004年   927篇
  2003年   1036篇
  2002年   820篇
  2001年   676篇
  2000年   591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444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364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421篇
  1984年   468篇
  1983年   326篇
  1982年   318篇
  1981年   246篇
  1980年   255篇
  1979年   168篇
  1978年   94篇
  1977年   96篇
  1976年   84篇
  1974年   7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双途径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胸腔穿刺、CVP管植入灌注顺铂+地塞米松与长春瑞宾(NVB)+顺铂(DDP)联合静脉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33例肺癌.结果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3.94%,肺部病灶治疗有效率为48.48%.结论双途径给药为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测定癌症患者单剂量滴注鸦胆 子油脂肪乳后体内油酸浓度。方法 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7名癌症患者,第3 天不给药,抽取不同时间点空白血浆样品;第5天,单剂量滴注鸦胆子油脂肪乳 注射液100 mL,滴注开始后,抽取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60 min滴完,用LC- MS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线性范围为2.44-156 mg·L-1;日内、日间变异 系数均<14%;7名癌症患者单剂量滴注鸦胆子油脂肪乳注射液100 mL后,主 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1.08±0.19)h,Cmax(95.20±29.10)mg·L-1, AUC0-7h=(265.67±59.32)mg·h·L-1,t1/2=(12.14±6.42)h。结论 本法 适用临床测定血浆中油酸浓度。  相似文献   
103.
陈军 《环境卫生工程》2005,13(4):50-51,54
介绍了用混凝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沥液试验。试验确定用浓度为0.1%的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并对混凝剂的投加量、pH、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沉降时间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为0.5kg/m^3,pH为10,搅拌速度为110r/min,搅拌时间为60s时,处理效果最佳,CODc,去除率为25%,悬浮物去除率89%。  相似文献   
104.
辨证掌握穴位注射方法提高穴位注射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中西结合治疗疾病的疗效.方法: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在腧穴上进行针剂注射.结果:通过针刺和药液渗透,将穴位疗效和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结论:用中医辨证理论,穴位注射治疗能疏通经络,调补阴阳.针药结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5.
Fisher A  Starr MS 《Brain research》2000,868(2):268-274
This study measured the activities of L-DOPA and 5-HTP decarboxylase (DDC and 5-HTPDC)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and corpus striatum of reserpine-treated rats. Acute injection of th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 CGP 40116 (5 mg/kg) and HA 966 (5 mg/kg), and to a lesser extent eliprodil (10 mg/kg), greatly elevated DDC in both structures, whilst having no effect on (nigra) or inhibiting (striatum) 5-HTPDC. L-DOPA (25 mg/kg) on its own inhibited both enzymes in either brain region. The weak NMDA receptor-channel blockers (and antiparkinsonian drugs) budipine (10 mg/kg), memantine (40 mg/kg) and amantadine (40 mg/kg) strongly increased DDC, whilst not affecting or decreasing 5-HTPDC activity in nigra and striatum. The L-DOPA-induced suppression of DDC was mostly reversed by all three antiparkinsonian drugs, whilst L-DOPA-induced inhibition of 5-HTPDC was only reversed by CGP 40116 (striatum only). It is concluded that glutamate exerts a differential physiological influence on the biosynthesis of dopamine and 5-HT in the brain, by tonically suppressing DDC and tonically stimulating 5-HTPDC. The L-DOPA-induced reduction in DDC may help to explain the eventual loss of efficacy of L-DOPA therapy in parkinsonian patients. It is suggested, however,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extend the lifetime of L-DOPA therapy with drugs which potentiate the activity of DDC, such as budipine and the 1-aminoadamantanes.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本文观察香菇多糖对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120例围化疗期发生肺部感染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加用香菇多糖针和不加香菇多糖针静脉滴注两组。每组各60例。结果:接受抗生素及香菇多糖联合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临床症状、体征与X光胸部片改善时间大幅缩短。结论:香菇多糖对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有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陈根旺 《安徽医学》2006,27(6):484-485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发生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比分析糖尿病人在不同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程5年上下、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情况下,发生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发生率。结果合并高血压时发生率为64.5%,合并高脂血症时发生率为56.3%,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时发生率为66.7%(且呈广泛ST-T改变),病程>5年的发生率为49.3%,均明显高于不伴高血压、高血脂及病程<5年者,均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同时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及病程>5年的发生心肌缺血性ST-T改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糖尿病如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尽早对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8.
曾毅 《安徽医学》2006,27(5):364-365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脂变化观察,多因素分析用SPSS10.0软件包中的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相对危险度(RR),RR的95%可信限(CI)。结果脑梗死组TC、TG、LDL-C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清TC>6.0mmol/L才增加脑梗死的风险,而HDL-C浓度≥0.85mmol/L可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IL-18和CDs4在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CFIF)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z],JLCFIF的诊断价值。方法CFIF患儿52例,心功能按修订的Ross和Reithman评分系统。心功能Ⅱ级(3~6分)18例、Ⅲ级(7~9分)17例,Ⅳ级(10~12分)17例。原发疾病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对照组15例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L-18水平用ELISA法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s4表达。结果CFIF患儿血清IL-18及CDs4均显著增高(P均〈0.001),且随CFIF加重渐增加,治疗后两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两者在心肌病组、先天性心脏病组及其他病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IL-18和CDs4可能参与小儿CFIF发生发展。可以作为评价CHF严重程度的生物化学标记;CFIF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无论最初病因是否相同,免疫反应可能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0.
严重肺挫伤及休克缺血再灌注早期呼吸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兔严重肺挫伤及休克缺血再灌注早期呼吸功能变化。方法25只实验兔随机分为严重肺挫伤组(SLC,n=10)、严重肺挫伤休克缺血再灌注组(SLC+IR,n=10)和对照组(MC,n=5),建立动物模型,在挫伤前及挫伤后1、2、3、4小时各时点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压力、呼吸流率曲线、呼气末CO2浓度、动脉血气分析及动静脉混和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每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内分流、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及生理死腔与潮气量之比,用以评价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及呼吸力学的变化。结果肺挫伤及休克再灌注后1h实验兔呼吸频率变浅变快,出现明显的肺内肺分流(p<0.05);肺挫伤及休克再灌注后2h实验兔生理死腔/潮气量明显增加,休克再灌注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亦增大明显(p<0.05);肺挫伤及休克再灌注后3~4h实验兔肺泡通气量降低、动脉血压分压下降(p<0.05),肺顺应性降低,肺阻力增大(p<0.01)。结论严重肺挫伤及休克再灌注后1~2h已有通气功能损害,3~4h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及呼吸力学损害更明显,并且严重肺挫伤合并休克呼吸功能损害比单纯肺挫伤损害出现早且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