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上睑中外1/3处独立小切口去除部分眶隔脂肪后,再结合埋线法上睑成形术的手术方法、适应症、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分别于双眼上睑中外1/3处设计一长约1mm小切口,通过此切口利用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切除多余的外眦部眶隔脂肪,然后行埋线重睑成形术。结果此法临床应用于15例上睑有不同程度臃肿的患者,手术后患者眼部肿胀轻微,恢复快,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随访3个月~1年,重睑皱襞牢固自然,无线结外露,无明显手术疤痕,患者满意。结论独立上睑中外1/3处小切口除眶脂后再结合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系微创手术,操作精细,创伤小,重睑皱襞形成自然,没有明显手术痕迹,更适合现代人的美容要求。此法扩大了埋线手术适应证范围,尤其适用于有轻度或中度“肿眼泡”表现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微创(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和初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MIS技术为68例72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34例,其中双侧3例;股骨颈骨折2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9例,其中双侧1例。[结果]手术切口长7.5~11cm,平均9.28cm;术中出血量200~480ml,平均280ml;术后3个月时Harris评分平均为93分。在以往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中,选择病种、性别,年龄、术前Harris评分相近的患者68例72髋做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对比:(1)切口MIS组明显短于传统组;(2)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3)3个月时的Harri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01)。[结论]采用MIS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手术切口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较传统的全髋置换术有明显的优势,但应有严格的手术指征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3月始,采用微创技术治疗18例22髋国际骨循环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4~5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6(17.1~30.1),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6分。均采用改良的后外侧切口、非骨水泥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微创组)。与同期常规人工全髋置换术的18例22髋(对照组,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3分)进行比较,包括:围手术期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两组均获随访6~20个月,平均11个月。对照组1髋术后2d脱位,微创组中无并发症发生;微创组手术切口长9.3cm(8.7~10.5cm),较对照组16.8cm(14.0~20.0cm)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时Harris评分分别为92、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相近,但围手术期出血量及引流量微创组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恢复较快。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但开展此手术的初期,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及有相应设备的医院、有选择地用于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我院近3年来采用4~6cm长的肋缘下斜切口行胆囊切除120例的体会。切口外端在腹直肌外缘,不切断肌肉,钳住胆囊底牵向视野,浆膜下注射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溶液后游离,逆行切除胆囊。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无并发症发生。适用于胆囊位置较低,无严重粘连的病例。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疼痛轻,胃肠道反应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9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实施体会。方法 对 9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病人手术经过均顺利 ,全部治愈。术后引流处渗血 3例 ,切口轻微脂肪液化 6例 ,1例术后半月发现胆总管结石。术后平均住院 5 .8天。结论 外科医生具备熟练的外科手术技能和丰富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经验 ,选择合适病例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传统THA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9年6月,对38例(40髋)患者行后外侧小切口(6~10cm)THA,47例(48髋)患者行传统切口(11~15cm)THA。所有病例均由同一位主刀医生完成手术。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1.2个月(18~24个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感染、假体脱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小切口THA组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切口近端皮肤擦伤,传统THA组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小切口THA组和传统THA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2(60~100)min和69(70~17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250~520)ml和393(270~600)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分别为9.2(6.8~10)cm和16.4(14~24)cm,术后12h引流量分别为211(120~300)ml和249(140~400)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6d和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4.0分、3.1分、2.3分和4.6分、3.7分、2.4分,术后1、3个月Har...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和评价自动痔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此方法治疗混合痔60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60例混合痔(对照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3%和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外痔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R.E.N.A.L.评分≥7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手术疗效,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R.E.N.A.L.评分≥7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9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48.5±14.0)岁,体质指数(24.0±2.6)kg/m2,ASA评分(1.9±0.4),Charlson全身合并症指数(age-weighted)0.6±0.2,肿瘤侧别(左/右)11/8,肿瘤最大径(3.3±1.2)cm,肾肿瘤R.E.N.A.L.评分(8.6±0.9),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104.8±24.0)mL/(min.1.73m2)。后腹腔镜下分离保留肾动静脉、肾周及肾脏肿瘤后,沿肋缘下两穿刺口连线作切口,阻断肾蒂,冰屑降温,切除肿瘤,缝合重建,完成手术。观察术中、术后情况并进行随访,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任何术中并发症,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220.2±57.5)min,术中出血(252.6±182.9)mL,肾脏冷缺血时间(25.2±6.6)min,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患者恢复顺利,术后住院时间(11.4±3.4)d。病理学检查提示:肾癌15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其他2例。术后随访(13.1±6.7)个月,19例患者均存活,无一例出现局部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eGFR(90.4±17.0)mL/(min.1.73m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9,P=0.002)。结论对于复杂程度较高的局限性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分离小切口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有效,结合了开放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扩大了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适应证,操作简便、费用低,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微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纤维腺瘤微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68例患者中64例手术成功,4例改为开放手术;59例微切口手术切口一期愈合,5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无皮下瘀斑及皮下血肿.切口瘢痕微小,乳房外形无变化.结论 微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具有安全、瘢痕小、无并发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切口开放式保留肾单位(NSS)手术治疗肾肿瘤(中山评分≥8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6月采用小切口NSS治疗62例肾肿瘤(中山评分≥8分)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随访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NSS治疗。手术时间86~160 min,平均(115.4±24.2)min。术中热缺血时间25~40 min,平均(29.6±4.9) min。术中出血量25~450 mL,平均(73.8±65.5)mL。术后2例手术区域局部积液,未发生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月复查血肌酐值和eGFR值为(68.5±20.1)umol/L和(83.5±21.8) ml/(min?1.73 m2),显著低于术前(P<0.05)。随访6~24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小切口开放式NSS治疗中山评分≥8分肾肿瘤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