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4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71.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8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全部在全麻下行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顶枕入路18例,颞中回入路7例,经胼胝体后部入路3例。结果 28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5例,次全切3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7年,24例恢复良好,3例复发后给予再次手术切除;1例患者术后1年复查示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临床表现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可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部CT及MRI是其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配合术中B超,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72.
目的 对椎动脉颅内段进行观察和测量,探讨远外侧人路手术中如何保护椎动脉颅内段和小脑后下动脉. 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例带颈成人头颅标本模拟远外侧人路开颅,到达颈静脉孔区,显露椎动脉颅内段及其主要分支,观察其走形特点和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 结果椎动脉颅内段穿寰枕筋膜后在基底动脉沟与对侧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椎动脉与舌下神经关系密切,本组30侧椎动脉穿经舌下神经根的腹侧达桥脑延髓沟,8侧椎动脉穿舌下神经根丝之间,2侧椎动脉经舌下神经根丝的背侧.70%的椎动脉与舌下神经有接触,其中30%的椎动脉对舌下神经造成压迫.椎动脉颅内段主要分支有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动脉、脑膜后动脉和一些穿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本组全部发自椎动脉颅内段,行程多为袢状并同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小脑后下动脉的起始点因人而异,同一标本左右也不一致,大多起自椎动脉颅内段的中上1/3.本组未见小脑前下动脉起源于椎动脉.脊髓前动脉均起于双侧椎动脉的末段,在中线吻合成一单干,沿脊髓前正中裂迂曲下降供应脊髓. 结论 熟悉椎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的走形特点和解剖变异有助于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手术中识别和保护椎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支.  相似文献   
673.
674.
王雄  张玉定 《现代保健》2014,(26):143-146
目的:探究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3年收治的3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活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及家庭支持几个方面。结果:经手术治疗,18例患者痊愈,‘10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33%。患者术前生活质量总评分为(61.16±4.69)分,术后为(93.33±3.97)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价总评分以及各分项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总有效率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75.
676.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显微技术修复106例各类严重的下肢创伤。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应用显微技术进行清创、皮瓣转移、神经移植、血管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成功率达到99%。结论 根据患者创伤的程度不同,严格掌握适应证,应用显微技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7.
张雷雷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513-151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我科31例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患者实施显微肿瘤切除手术。结果全部31例肿瘤均被顺利切除。在出院时27例病人痊愈,3例好转,1例为无变化。全部病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较为理想。结论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8.
A series of 72 patients with typical trigeminal neuralgia who underwent microsur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in the posterior fossa is analyzed. The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between 1977 and 1980 with an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of 4.94 years. Seventy-eight percent of the patients have remained free of pain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16 patients (22%) that were either not relieved of their pain or had a recurrence, two are well-controlled with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 rest have required a variety of surgical procedures (mostly radiofrequency rhizotomy) for pain relief. Recurrenc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common in females.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urrence rate and the age of the patient or the duration of the symptoms before surgery. Definite compression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at the root entry zone by an arterial loop sing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rteries or a vein was found in 82% of the patients.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is group was 19%. Definite compression by a vein was found in seven patients and the pain recurred in four (47%),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re was no death or disabling stroke in this series, but persistent unilateral hearing loss occurred in a total of 14 patients (19%), with complete deafness in the ipsilateral ear in five patients (7%). In addition, two patients suffered mild but persistent ataxia of gait and two patients intermittent diplopia. Thes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reported series.  相似文献   
679.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显微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技巧、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9年10月52例高血压所致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结果 52例患者均于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无手术死亡。39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8例症状加重持续昏迷,5例术后1周死亡。术后随访6~18个月,35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Ⅰ~Ⅲ级],12例长期卧床(ADLⅣ级)。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0.
目的 探讨脉络膜裂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和经脉络裂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个国人成人头颅湿性标本在4-10倍显微镜下进行侧脑室区域显微解剖,观察并描述脉络膜裂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分别打开脉络膜裂体部、房部、颞部,观察达到第三脑室、松果体区、环池的路径解剖.结果 脉络丛位于侧脑室底部内侧.脉络膜裂是位于丘脑和穹窿之间呈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