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332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运用疼痛疗法及医疗体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高临床症状显效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复发率的疗效。方法:12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治疗组61例,接受牵引、按摩、针灸、中频电治疗。观察治疗后最快疼痛缓解时间,最短维持有效时间,住院天数,入、出院时下腰痛评测、显效率,出院后3~12个月复发率。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缩短5min,最短维持有效时间延长70min,住院天数减少10.04d,显效率提高15.36%,复发率为1.6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组在入、出院时下腰痛评测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在其他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2.
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艺才 《海南医学》2007,18(12):162-16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L4/L5及L5/S1.L4/L5最多见,本组共80例,占66.1%.在中央型、外侧型及远外侧型中,以中央型多见,共75例,占61.9%.结论 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便、快速、准确、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牵引、针灸、推拿及中药辨证施治内服;对照组20例给予小针刀神经根管假松解术,其他治疗与治疗组完全相同。以疼痛、麻木等根性症状完全消失或退出试验为观察终点,试验中每天观察疗效及治疗反应,记录试验第7天及半月时主症缓解情况,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时间明显缩短(P〈0.001);同时,治疗组发生沿神经分布的串麻感明显多于对照组,未见神经损害发生,且串麻感沿受压神经支配区的出现与疗效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痛苦少且潜在风险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点刺"委中"放血对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点刺"委中"放血对兔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触觉与步态功能﹑血浆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和髓核组织中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LIDP模型组、点刺委中组和点刺非经穴对照组。自制的LIDP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造LIDP病理模型,采用Siegal法记录触觉和步态功能,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中PGE2和髓核组织中的PLA2的含量。结果点刺"委中"放血可改善家兔的触觉与步态功能,降低LIDP家兔血浆中PGE2和髓核组织中PLA2的含量,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减少PGE2、PLA2等炎症因子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点刺委中放血治疗LIDP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5.
肌电图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99例经手术证实为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四种术前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肌电图检查虽在诊断符合率(为72.7%)上稍低于CT扫描和椎管造影(二者分别为87.5%和78.6%),但其在神经根损害定位上则独具优势,对提高突出定位准确率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上有着重要意义。且肌电图检查无损害、费用低,是目前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研究不依赖于患者配合的腭杠腭托口内支抗系统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支抗作用.方法:选取12~26岁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34例,均在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应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支抗设计采用腭杠腭托联合支抗系统(横腭杆 Nance弓);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以及牙颌研究模型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磨牙平均前移(1.50±0.85)mm,但未达到拔牙间隙的1/3;上下切牙平均内收量分别为(4.73±2.64)mm和(5.52±4.62)mm;双颌前突软组织侧貌有较大改善(Ls-E,Li-E,Cm-Sn-Ls,Pg′B′-FH,A′Ls-FH,Z角的改变,P<0.01);磨牙伸长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颌平面角、面高比以及后牙弓宽度改变没有显著性(P≥0.05);上下牙槽骨的变化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腭杠腭托联合支抗系统对于矢状向、垂直向、水平向支抗控制较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非依赖性口内强支抗系统;对于矫治双颌前突拔牙病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强支抗.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瘀麻痛消汤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痛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观察组)小切口手术摘除椎间盘的患者,采用术后早期主动训练及中药瘀麻痛消汤治疗,以采用小切口手术术后口服VitB1和西乐葆治疗对比。结果:术后随访6月~2年(平均1.2年),以术后患肢麻木、疼痛和肌力减弱改善情况为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瘀麻痛消汤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能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恢复腰椎最佳的生物力学动态平稳,治疗腰椎间盘术后麻小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8.
目的为了观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牵引、推拿、针灸、内服及外敷中药,配合西药对症处理治疗20d。结果全组治愈35例,好转5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牵引、推拿、针炙,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9.
目的:总结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手术护理体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28例用手按压阴道后壁排出粪便,多数患者长期服用导泻药物以协助排便。结果:对本组38例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和实施护理措施,大便排出困难均明显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效果,33例患者每日排便1次,有3例为每日排便2次,2例每2—3天排便1次。避免了并发症,使患者尽快的康复。结论:对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施的本护理措施是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使他们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0.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综合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血管瘤综合治疗的不同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对160例血管瘤患者进行统计,其中外科手术治疗60例,平阳霉素硬化治疗33例;鱼肝油酸钠硬化治疗27例,采用瘤周环扎和瘤内缝扎硬化治疗20例,冷冻治疗7例,激光治疗13例,结果:治疗后3~8年随访观察,单纯手术组治愈率为83.3%;非手术组中,平阳霉素硬化治疗、鱼肝油酸钠硬化治疗、瘤周环扎和瘤内缝扎硬化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治愈率分别为60.6%,44.4%,65.0%,28.6%,23.0%。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理想、有效的主要方法,非手术治疗也可作为综合治疗血管瘤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