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01篇 |
免费 | 719篇 |
国内免费 | 7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56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941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1150篇 |
内科学 | 226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563篇 |
特种医学 | 839篇 |
外科学 | 5040篇 |
综合类 | 2012篇 |
预防医学 | 256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627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1111篇 |
肿瘤学 | 1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6篇 |
2023年 | 247篇 |
2022年 | 407篇 |
2021年 | 465篇 |
2020年 | 463篇 |
2019年 | 348篇 |
2018年 | 347篇 |
2017年 | 404篇 |
2016年 | 455篇 |
2015年 | 456篇 |
2014年 | 978篇 |
2013年 | 861篇 |
2012年 | 928篇 |
2011年 | 828篇 |
2010年 | 766篇 |
2009年 | 600篇 |
2008年 | 508篇 |
2007年 | 510篇 |
2006年 | 474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377篇 |
2003年 | 383篇 |
2002年 | 278篇 |
2001年 | 218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187篇 |
1998年 | 136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6篇 |
197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项五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项五针;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分别在治疗前、治疗5次、治疗10次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价症状改善情况;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次后两组ESCV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10次后较治疗前ESCV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54.0%,优于对照组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项五针能提高患者的ESCV评分,优于常规针刺,且具有起效快、痊愈率高、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3 月针对伤椎椎弓根直径细小、椎弓根外展角度较小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8例,采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分别记录术前1 天,术后3 d、1 个月和3 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注入通道尖端可顺利到达椎体中线,椎体内骨水泥填充满意。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均有减轻,随访3~12 个月,术后VAS 评分及ODI 值较术前均降低(P <0.05)。结论在伤椎椎弓根直径细小及椎弓根外展角度较小时,采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3.
54.
55.
中国北方汉族健康人骨密度正常值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本研究测定1090例中国北方汉族健康人的骨密度值,确定峰值骨密度年龄、大小及各年龄段的正常值。应用DXA测定腰椎L2-L4及髋部骨密度。结果表明男性峰值骨密度年龄各部位均在20-24岁,L2-L4骨密度值为1.228(g/cm^2);女性峰值年龄腰椎在30-34岁,值为1.197(g/cm^2)。髋部骨密度峰值年龄在25-29岁。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方法 :单侧椎板显露后行棘突基底截骨、中央椎管潜式扩大治疗 13例腰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 ,术前和术后进行腰椎功能Oswestry问卷调查和椎管直径测量。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 2~ 4年 ,腰腿痛较术前平均改善 76 %~ 74% ,术后腰椎CT显示椎管中矢径平均增加2 1.6 % (P <0 .0 5 ) ,椎管横径平均增加 18.5 % (P <0 .0 5 )。结论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黄韧带骨化症 ,具有操作简单、椎管中央和侧方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方张力带结构影响小等优点 ,术后近期和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评估满意 相似文献
57.
外伤性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分析外伤性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9例13-18岁腰椎间盘症患者,3例因就诊时腰腿痛有神经损害明显,未行保守治疗,其余6例曾经1月-1年保守治疗无效,其中5例神经损害加重。9例全部后路手术治疗。结果:7例经1年-8年,平均4.3年随记,全部神经功能恢复,5例无腰腿痛,1例运动后有少行腰腿痛,1例第1次手术症状消失后7年,腰腿痛症状复发。结论:本病有以下特点:明显腰部外伤后发病;临床症状体症常明显;突出多为破裂游离型;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8.
SOCON内固定术和三种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运用SOCON内固定技术加上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椎体间植骨和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器三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共 46例 ,用SOCON脊柱内固定行复位和固定 ,2 4例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 ,4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 ,18例行小关节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45例Ⅰ°、Ⅱ°滑脱患者 ,全部达到解剖复位 ,1例Ⅲ°滑脱复位 70 % ,随访 6~ 60个月 ,平均 2 8个月。X线片显示 46例全部融合 ,未形成假关节 ,复位和椎间高度无丢失 ,未出现螺钉松动和折断征象。临床症状 :优 18例 ,良 2 6例 ,可 2例。结论 :SOCON内固定系统具备复位良好、固定确定。三种融合方法均取得满意融合率。 相似文献
59.
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观察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hreaded Fusion Coge,TFC)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观察TFC对腰椎前凸的影响。方法:1997年11月-2000年3月,31例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1例中L4-518例,L5S113例。按Meyerding分类大于Ⅰ度滑脱2例,其余均在Ⅰ度以内,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同时单间隙置入2枚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FC),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腰骶关节角,椎间高度指数的变化,观察矢状面脊柱序列的变化,结果:29例患者3月内症状显著减轻,随访期间病情稳定,症状没有复发,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没有变化,术后腰骶关节角增加,并且随访期间没有丢失,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1倍,随访期间维持到增加50%。31例获得随访22例。优18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5.5%。结论:椎间融合器治疗Ⅰ度腰椎滑脱症进行椎体间融合早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愈率,并发症低,椎间高度指数是定量分析椎间隙高度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0.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手术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手术的适应证。方法:采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患者20例,随访6-29个月(平均16.5个月),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0例患者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手术优良率达100%。术后X线征显示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人工椎间盘假体位置良好。无血管神经损伤、假体松动移位、椎间隙高度丢失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主要适应证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