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12篇
  免费   1765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耳鼻咽喉   1020篇
儿科学   616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1520篇
口腔科学   3526篇
临床医学   2788篇
内科学   4607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499篇
特种医学   19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981篇
综合类   4086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34篇
眼科学   231篇
药学   1183篇
  14篇
中国医学   992篇
肿瘤学   33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558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1180篇
  2020年   1174篇
  2019年   1051篇
  2018年   1072篇
  2017年   905篇
  2016年   1000篇
  2015年   1080篇
  2014年   2153篇
  2013年   1935篇
  2012年   1746篇
  2011年   1859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450篇
  2008年   1328篇
  2007年   1380篇
  2006年   1297篇
  2005年   1079篇
  2004年   919篇
  2003年   829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561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478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58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8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腰椎单元内在应力和位移的实时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施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单元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以探讨手法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其合理性。方法:使用正常L4,5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观察手法作用时腰椎间盘的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最大的应力集中点分布于环椎体峡部、椎弓根、上位椎体小关节面的下端。椎间盘的应力集中分布于环前外侧部,右后外侧部应力大于左后外侧部。最大位移出现在上位椎体的上关节。左侧小关节面相对位移较大,左侧椎间孔变大;右侧椎小关节面间移位小,右侧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右后外侧部向后突出。结论:模拟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向健侧旋转优于向患侧旋转。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入支架40枚,手术成功24例(88.9%,24/27),失败3例(11.1%,3/27),手术并发症5例(18.5%,5/27).术后在血压下降(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方面,介入组获益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随访6个月~8年6个月,中位数为1年9个月,介入组有19例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药物组仅12例能维持生活和工作.结论支架介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3.
唐晓波  王健  邱勇  胡勇 《中国骨伤》2007,20(10):710-711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后路手术多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椎板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传统植骨采用自体髂骨,也有运用同种异体骨,但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有单纯运用骨髓移植治疗骨缺损  相似文献   
104.
BACKGROUND: The effect of mitral valve morphology (MVM) on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mitral balloon valvuloplasty (MBV) is not well established.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MVM on long-term outcome of MBV. METHODS: Five hundred and eighteen consecutive patients (mean age, 31+/-11 years) who underwent successful MBV were followed up for 0.5-16.5 (mean, 6+/-4.5) year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mitral echo score (MES) before MBV: group A (n=340; MES8). RESULTS: We report the immediate and long-term clinical and echocardiographic results of the above-mentioned 518 consecutive patients. The mitral valve area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B, both immediately after MBV (2.0+/-0.3 vs. 1.82+/-0.3 cm2, respectively; P<0.0001) and also at the last follow-up (1.8+/-0.33 vs. 1.5+/-0.33 cm2, respectively; P<0.0001). Restenosis occurred in 38/340 (11%) in group A vs. 73/178 (41%) in group B (P<0.0001). Actuarial freedom from restenosis at 5, 10, 15 years were 92+/-2%, 85+/-3%, 65+/-6% for group A vs. 72+/-4%, 44+/-5%, 9+/-6% for group B (P<0.001). Event-free survival rates at 5, 10, 15 years for group A were 93+/-1%, 88+/-2%, 66+/-6% vs. 82+/-3%, 59+/-6%, 8+/-7% for group B (P<0.0001). Stepwise Cox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ed MES, preprocedure functional class, and postprocedure mitral valve area相似文献   
105.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总结其主要优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16例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其中5例肿瘤最大径超过5cm。5例巨大肿瘤中4例位于上颈段,采用侧方改良的极外侧入路(后外侧肌间入路), 1例外院手术复发的巨大肿瘤位于中颈段,采用分次后正中和前路联合切除并行后方和前方内固定加前方植骨融合;1例肿瘤椎管外部分向前方生长,采用颈前入路切除后行前方植骨融合加内固定,其余10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其中1例超过中线的肿瘤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管成形,7例半椎板切除, 1例复发肿瘤原路切除,1例未切除椎板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4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后逐渐恢复, 1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经穿刺置管引流数日后恢复正常。其中12例随访9-18个月,无一例复发或出现脊柱不稳定的情况。结论对于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应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棘突、韧带、椎板以及小关节的破坏,减小创伤和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预防脊柱后凸和侧凸畸形的发生。极外侧入路适用于微创切除体积较大的高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较小的肿瘤可以采用后正中入路半椎板开窗手术,对骨质破坏严重者需在切除肿瘤后行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06.
脑保护下的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进行脑保护,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植入,滤器均成功回收。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可有效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相似文献   
107.
后外侧融合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后外侧融合对预防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短节段固定失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本组6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A组30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B组30例均为外院手术来我院复查的患者。A组行短节段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融合术;B组仅行短节段内固定,未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6个月,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obb角、伤椎后凸角及矢状面指数(S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下腰痛评分法(low back outcome score,LBOS)。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BOS评分A组的优良率为73%(22/30),B组仅为43%(13/30)。结论 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只行内固定而不做植骨融合明显增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8.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正确的术前评价是保证手术疗效良好的因素之一。本组选择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并经低毒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椎管造影及多排螺旋CT椎管造影(myelography and multi-spiral CTscanning,MSCTM)检查,现就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09.
110.
结节性黄瘤病并发主动脉瓣狭窄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例并发主动脉瓣狭窄的结节性黄瘤病,患独男,12岁。全身多发黄色结节12年,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大量泡沫细胞。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