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402篇
  免费   22905篇
  国内免费   7658篇
耳鼻咽喉   4287篇
儿科学   9685篇
妇产科学   6640篇
基础医学   28835篇
口腔科学   8152篇
临床医学   37994篇
内科学   43517篇
皮肤病学   4582篇
神经病学   19979篇
特种医学   8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38896篇
综合类   51353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29篇
预防医学   34982篇
眼科学   5379篇
药学   30428篇
  374篇
中国医学   30596篇
肿瘤学   13756篇
  2023年   5616篇
  2022年   9977篇
  2021年   13547篇
  2020年   12595篇
  2019年   18323篇
  2018年   16077篇
  2017年   12938篇
  2016年   10451篇
  2015年   9765篇
  2014年   20129篇
  2013年   21648篇
  2012年   18425篇
  2011年   19977篇
  2010年   16054篇
  2009年   14808篇
  2008年   14415篇
  2007年   14875篇
  2006年   12993篇
  2005年   11276篇
  2004年   9205篇
  2003年   8080篇
  2002年   6346篇
  2001年   5698篇
  2000年   4735篇
  1999年   4152篇
  1998年   3349篇
  1997年   3220篇
  1996年   2787篇
  1995年   2680篇
  1994年   2579篇
  1993年   2073篇
  1992年   2090篇
  1991年   1810篇
  1990年   1603篇
  1989年   1434篇
  1988年   1364篇
  1987年   1200篇
  1985年   3859篇
  1984年   4862篇
  1983年   3376篇
  1982年   3859篇
  1981年   3593篇
  1980年   3205篇
  1979年   2951篇
  1978年   2570篇
  1977年   1941篇
  1976年   2182篇
  1975年   1653篇
  1974年   1441篇
  1973年   130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实验性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继发丘脑损害与DNA氧化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丘脑腹后外侧核(ventroposterio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VPN)的继发性损害是否有DNA氧化损伤,并研究抗氧化剂依布硒啉(ebselen,EB)对这种远隔部位损伤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建立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为:①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溶剂组,④抗氧化剂EB10mg.kg-1组,⑤抗氧化剂EB30mg.kg-1组,每组5只大鼠。2周后行肢体运动神经功能评估并取VPN后行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检测VPN的8-羟基-2-脱氧马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结果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假手术组(1.80±0.56,1.72±0.48vs2.28±0.33,P<0.05)。尼氏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同侧VPN细胞形态规整。而梗死同侧VPN神经细胞出现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固缩,尼氏体退变为萎缩的深色细胞。EB30mg.kg-1组尼氏染色观察到改善作用。溶剂组同侧VPN的8-ohdG阳性细胞数目(0.1mm2)显著增加(146.8±12.1vs108.4±19.2,P<0.05);与溶剂组相比,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阳性细胞数目显著下降(123.6±14.7,123.4±17.4vs146.8±12.1,P<0.05)。结论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2周,同侧VPN存在DNA氧化性损伤。抗氧化剂EB对VPN的DNA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22.
胃癌根治术中肝动脉变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胃癌根治术时发现肝动脉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胃癌根治术时遭遇的肝动脉变异情况。结果208例中发现肝动脉变异3例,术中游离时注意保留肝脏、胆囊的血供分支。结论胃癌根治术时应注意肝动脉变异可能,避免损伤邻近器官的血供。  相似文献   
923.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颈挛缩 (BNC)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减少该并发症的途径。 方法 :对 10 17例行TURP患者中发生BNC的 2 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手术方法、前列腺电切重量、单位时间前列腺组织电切重量、置管时间、高频发生器类型及有无糖尿病、尿潴留及前列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 ,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因素。 结果 :TURP术后BNC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病例 ,小前列腺、单位电切时间长、高频发生器功率大及术前前列腺炎患者易发生BNC(P <0 .0 5 ) ,而术前尿潴留、糖尿病及术后置管时间对BNC发生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结论 :小前列腺、前列腺炎及电流损伤是发生BNC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选择及熟练精确的电切技术可减少BNC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4.
目的:探讨X线、超声联合导向下对布 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病人 30例,采用X线和超声联合导向。穿刺下腔静脉闭塞或狭窄部位,经球囊扩张后在X线、超声联合定位置入支架 成形。结果:28例成功,占93%。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下腔静脉压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前 2.8±0.51kPa,治疗后0.7±0.2kPa)。结论:采用X线、超声联合导向介入治疗布 加氏综合征是一种成功率高、 损伤小、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5.
目的:评价持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胃癌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麻(T)组15例,靶控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T+E)组15例。结果:(T+E)组术后躁动、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低于(T)组(P<0.05)。异丙酚单位标准化剂量亦较低。两组苏醒时间相似。诱导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T+E组在诱导后DBP的下降幅度较T组更为显著(P<0.05),T组在探查、术毕、拨管后的SBP、DBP、MAP比(T+E)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诱导后至术毕BIS、SEF显著下降,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是可行的,具有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少、苏醒快、术后躁动少,麻醉深度易于调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26.
合并异常冠状动脉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一期根治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一期根治术的经验,探讨有关外科技术的改进。方法1995年6月至2002年6月完成该类一期根治术12例,其中2例采取了肺动脉移位、3例在游离的左前降支下加宽右室流出道、5例改变右室切口并在冠状动脉下缝合、2例经肺动脉和右房疏通流出道。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6年,无晚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的一期根治手术是可行的,且效果良好,但必须采用适当的外科技术以保护异常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927.
阴道壁平滑肌瘤——附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壁有肌瘤的来源、误诊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65-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的病例7例。结果 7例术前均误诊,主要误诊为阴道壁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等,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结论 阴道壁平滑肌瘤是临床少见的阴道壁良性肿瘤,易引起误诊,此病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928.
对管碟法测定Nisin效价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几个参数的影响,得出了Nisin测定的最佳条件:90mm培养皿中培养基加量为15mL,Na2HPO4·12H2O质量浓度1g/dL,菌悬液浓度109CFU/mL,琼脂质量浓度1g/dL,培养基pH值7.0,牛津杯中样品加液量100μL.在此条件下,Nisin效价在5~100IU/mL,其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29.
计算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采用 WCP公式计算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99m Tc DTPA清除率测定 6 6例不同疾病住院患者 GFR(Tc GFR) ,并测血清肌酐 (SCr)及尿素氮 (BU N) ,同时以 WCP公式、Robert公式计算 GFR(WCP GFR,Robert GFR) ,以 Cockcroft/ 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 (CG CCr) ,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除肾功能正常者 CG CCr与 BU N无显著相关外 ,肾功能不全及肾功能正常者的 WCP GFR、Robert GFR、CG CCr均分别与 Tc GFR呈显著正相关(P均 <0 .0 1) ,与 BU N、SCr呈显著负相关 (P<0 .0 1或 P<0 .0 5 ) ;与 Robert GFR、CG CCr比较 ,WCPGFR始终与 Tc GFR最接近 (P均 >0 .0 5 ) ;WCP GFR、Robert GFR、CG CCr与 Tc GFR的平均差绝对值逐渐增大 ,三者间差异显著 (P均 <0 .0 5 )。结论 :WCP GFR、Robert GFR、CG CCr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 GFR,而以 WCP GFR更准确 ,且简便、快速、安全而廉价 ,可代替 Tc GFR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30.
目的观察脊柱后结构在脊髓神经组织损伤中的作用,为脊髓神经损伤程度评估和预测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及进一步完善分类提供依据。方法实验采用高速准静态轴向加载法复制脊椎爆裂型骨折模型,检测椎管内压力变化及脊柱后结构损伤程度。对12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后结构损伤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实验证实后柱有损伤者椎管内压力变化峰值较小,无损伤者峰值较大。55例后结构损伤患者中伴脊髓神经损伤38例(69.09%),其中24例(63.16%)神经功能得到恢复,而72例无后结构损伤者有52例(72.22%)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其中20例(38.46%)有神经功能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提示无后结构损伤患者脊髓神经损伤和功能缺失的程度更重。结论无后结构损伤时脊髓神经损伤和功能缺失的程度明显高于有后结构损伤者,脊柱后结构的完整与否对脊髓神经损伤程度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伤情评估、功能恢复预测和完善Denis分类的有效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