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7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474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485篇
内科学   248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02篇
综合类   105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64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739篇
  9篇
中国医学   922篇
肿瘤学   24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对McRoberts手法及Woods手法处理肩难产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48例肩难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肩难产发生后首先采用的处理方法分为2组:A组28例,采用单一McRoberts手法;B组20例,采用McRoberts手法联合Woods手法。单一手法及联合手法的成功率分别为46%和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用McRoberts手法处理非巨大儿及巨大儿肩难产的成功率分别为75%和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Roberts手法联合Woods手法处理非巨大儿及巨大儿肩难产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失败的病例中,13例改用McRoberts手法联合Woods手法后全部阴道分娩成功。结论 McRoberts手法及Woods手法是处理肩难产简便易行的方法。肩难产发生时,尤其是预计胎儿体重≥4000g者,宜采用McRoberts手法联合Woods手法;若估计胎儿体重〈4000g,可采用单一McRoberts手法。采用单一McRoberts手法失败时应及时联合采用Woods手法。  相似文献   
72.
1990年以来,分子诊断、生物治疗、组织工程、单克隆抗体、蛋白质组学、功能基因识别、DNA复制与重组,以及DNA损伤与修复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些医学进展对药学施加影响并与药学融合,医学对药学的这种影响自然会延伸到药学教育之中。本文强调这里列举的八个方面的融合仅仅具有例证性质。笔者希望同仁们能够重视这些举证,进而站到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我国的药学教育。  相似文献   
73.
分析户口迁移政策改革的成本与收益 ,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跨地区流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迁移不仅符合政府部门的利益而且可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实现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74.
杜茎山属植物三萜皂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茎山属植物皂苷系该属植物富含的特性成分,其结构特点是以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为苷元基本骨架,苷元上连有各种酰基等多种取代基,且均为3β位单糖链分支四糖苷或五糖苷,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突变诱导、灭螺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较好的潜在开发利用前景.现按化学结构、结构解析与NMR特征、生物活性等内容对杜茎山属植物三萜皂苷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5.
三唑类抗真菌药的研发进展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三唑类抗真菌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有关文献进行评述。结果与结论 :近年来 ,三唑类抗真菌药进展十分迅速 ,其抗菌谱广 ,杀菌活性强大 ,成为目前有关抗真菌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76.
对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进行了概述,分别从调节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胎盘微循环、调节免疫及炎症因子水平四个方面探讨了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为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张雨晴  邵毅  周琼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045-2047

葡萄膜炎是发生于眼内组织的炎症反应。其中,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尽管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系统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但主要原理都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在本综述中,我们回顾了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系统治疗的历史,详细叙述了系统治疗的现状,总结了各治疗方案的利弊,同时对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系统治疗进行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以确定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足月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瑞芬太尼静脉输注的浓度分别为0.02μg/(kg·min)、0.04μg/(kg·min)和0.06μg/(kg·min),比较各组的产程时间、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产妇生命体征、应用催产素及器械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儿胎心率。结果产妇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及器械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Ramsay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最高(P<0.05);C组出现20例低氧血症,1例出现过度镇静,表现为SpO2迅速下降、嗜睡,但停药并辅助呼吸90 s后恢复;与A、B两组相比,C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出生后1 min较低(P<0.05),但经吸氧5 min后评分均达到10分;A、B两组药物对胎儿胎心率无显著影响,C组有一定影响。结论瑞芬太尼实施分娩镇痛,此药背景输注速度以0.04μg/(kg·min)时镇痛完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9.
杜少静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7):780-784
KPNA2 作为核转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通过核浆运输功能调节多种蛋白的核转位,而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转录调节、免疫反应和病毒感染等多种生命活动。近年来研究表明KPNA2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且KPNA2 的异常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提示KPNA2 在肿瘤形成和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经细胞学研究证实,KPNA2 亦参与细胞的恶性转化。因此,本文对KPNA2 的功能及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组成。逍遥散作为中医调治情志活动异常的经典名方,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其可用于抑郁、焦虑症及多种躯体疾病继发的抑郁状态,如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或其他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内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基础上伴随抑郁症发病,可明显改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评分,疗效良好,患者依从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目前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主要集中于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等,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肠道微生态及脑肠轴食欲素、胃饥饿素、瘦素等,进而调节机体神经生化机制、内分泌机制、免疫机制和脑区结构异常等达到防治抑郁症的目的,但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该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和基础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逍遥散临床防治抑郁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也为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