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8篇
  免费   1019篇
  国内免费   28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84篇
内科学   371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128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3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737篇
  3篇
中国医学   2744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柴胡解毒汤在治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借此探讨该方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重庆三峡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注射,1次/d,连续2周后,再改为隔日1次,连用3个月;观察组在使用干扰素基础上采用中药柴胡解毒汤治疗,2次/d,同样治疗14 d后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比较、药物不良反应、血清IL-1β、IL-6、5-HT及TNF-α水平的变化、HBs Ag、HBe A、HBV-DNA阴转率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与治疗前比较,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TBIL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中,对照组出现10例(33.00%),观察组4例(8.80%),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在治疗前,检测的血清IL-1β、IL-6、5-HT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HBs Ag阴转率为24.4%、HBe Ag阴转率为33.3%、HBV-DNA阴转率为4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HBs Ag阴转率为15.5%、HBe Ag阴转率为11.1%、HBV-DNA阴转率为2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解毒汤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传统干扰素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同时,该药对细胞因子等指标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考虑其可能是通过类似机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世界针灸杂志》2015,25(1):24-27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食管癌是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预后较差的一类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中医学“噎膈”范畴。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获知构成食管癌(噎膈)的证素包括气滞、痰、气虚、血瘀、阴虚等,中医临床辨证多分为痰气交阻、气阴两虚、津亏热结、气虚痰湿、痰热互结、痰瘀互结、热毒瘀结、正虚毒蕴等,大半夏汤、启膈散、旋覆代赭汤、六君子汤、沙参麦冬汤、通幽汤等为临床常用方剂,其中启膈散、六君子汤、通幽汤等经体内外实验研究已证明可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促进凋亡、影响肿瘤微环境、调节细胞能量代谢、抑制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抗食管癌作用,且中药复方通过靶向非编码单链RNA分子(microRNA)发挥抗食管癌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发现临床收效良好的复方大半夏汤、参赭培气汤、小陷胸汤、人参半夏汤、六神丸等尚无深入的机制研究,古籍所载的吴茱萸汤、通关散等复方却于现代少有应用。因此,该文将中医经典古籍中专药专方、现代临床常用复方及实验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推广中药复方抗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协同优势。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