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03篇 |
免费 | 315篇 |
国内免费 | 3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26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459篇 |
口腔科学 | 369篇 |
临床医学 | 587篇 |
内科学 | 143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37篇 |
特种医学 | 384篇 |
外科学 | 1952篇 |
综合类 | 734篇 |
预防医学 | 159篇 |
眼科学 | 146篇 |
药学 | 254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25篇 |
肿瘤学 | 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154篇 |
2021年 | 190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31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154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187篇 |
2014年 | 404篇 |
2013年 | 343篇 |
2012年 | 283篇 |
2011年 | 368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273篇 |
2008年 | 283篇 |
2007年 | 342篇 |
2006年 | 251篇 |
2005年 | 248篇 |
2004年 | 217篇 |
2003年 | 205篇 |
2002年 | 159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7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比较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管系统与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45例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管系统手术治疗,38例采用MED.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及术后3个月复查时疗效评价.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及术后3个月复查时疗效评价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 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的前提下,QUADRANT组与MED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达到了相同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更为容易的手术方法,但对于远期疗效仍需继续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39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不同术式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3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与Zero-P融合内固定;B组76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融合与钢板内固定。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JOA评分、Odom功能评级;采用电视透视吞咽研究(videofluorograph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估患者椎前软组织厚度;采用Bazaz吞咽困难分级评估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采用颈椎正侧位X线及CT检查评估植骨融合情况,采用MRI检查评估临近节段退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JOA评分、Odom评级及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Bazas评分)、椎体间融合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Odom功能评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吞咽困难发生率在术后第2天,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所有患者获植骨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8例(12.7%)出现邻近节段退变,B组19例(25%)出现临近节段退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和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前者术后吞咽困难和临近节段退变发生率较低,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经微创通道精确开窗与经传统开放入路行单纯髓核摘除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其中经微创通道手术(A组)38例,传统开放手术(B组)34例,术后经过≥36个月的随访;统计手术相关参数和并发症,影像学判断脊柱稳定性,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Spangfort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微创通道下精确开窗髓核摘除术的优越性。结果 A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和出血量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椎间隙定位错误2例,腰椎不稳1例,其余并发症2组相似。2组患者所有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各随访时间点B组腰痛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腿痛VAS评分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和ODI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功能逐渐改善,组内各随访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术后评分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pangfort评分标准,A组"优"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通道下精确开窗髓核摘除术,在对椎间隙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可以很好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并去除合并骨性压迫的因素,进一步提高了单纯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间盘MRI特点及相关退变规律。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12月来本院就诊的成年男女患者各420例,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月经史、职业等,每位患者均行腰椎MRI检查。女性患者按照月经史分为5个组:绝经前组(n=76),绝经0年且6年组(n=98),绝经≥6年且11年组(n=82),绝经≥11年且≤15年组(n=80),绝经15年组(n=84)。用Pfirrmann分级系统对腰椎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级,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男女患者年龄、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职业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Pfirrmann分级≥Ⅲ级的椎间盘比例高于女性(男78.2%,女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Ⅳ、Ⅴ级时差异更显著。在女性亚组中,绝经前组各椎间盘水平Pfirrmann平均分均显著低于各绝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15年时,绝经年限越高,L_1/L_2、L_2/L_3、L_4/L_5及L_5/S_1椎间盘Pfirrmann平均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11年且≤15年组与绝经15年组间各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平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腰椎椎间盘退变较女性严重。绝经后女性腰椎椎间盘退变较绝经前严重,且在绝经≤15年时,绝经年限越长,退变越严重;绝经15年后,腰椎椎间盘退变进程减缓。因此,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腰椎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采用经后正中入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时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通过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40例,以常用的脊柱骨盆平衡参数中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及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为观察指标,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年、术后2年的脊柱骨盆平衡参数。予以比较这些参数的变化,从而评估PLIF手术对脊柱骨盆平衡的影响。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腰腿痛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痛进行评分,评估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后的LL、SS、PT比较,LL从术前的38.6°±5.2°增加到术后的46.8°±7.3°(t=2.904,P=0.01),SS由术前的28.2°±6.7°增加到术后的33.4°±5.3°(t=3.608,P=0.038),PT由术前的21.6°±7.8°减小到术后的18.2°±9.4°(t=3.062,P=0.041);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5例患者的JOA评分较术前增加,由术前的(12.5±1.8)分升至末次随访的(21.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术式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腰椎前凸的病理状态,恢复腰椎正常的生理前凸,从而对维持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病变间隙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的关系。方法:在CT片上观察并测量24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13~20岁)26个病变间隙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并与50例成年患者(年龄30~49岁)60个病变间隙比较。两侧关节突关节形态不同和(或)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之差≥10°定义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比较两组间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及其与椎间盘突出位置、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青少年组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总发生率为57.7%,成年组为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突出位置、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较高,可能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7.
小切口经前路腹膜后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小切口技术进行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患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4年9月共施行人工髓核(PDN)置换术12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28.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2例。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间盘源性腰痛采用前路PDN置换,脱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椎间盘摘除、前路PDN置换;术后评价内容包括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结果:平均前路切口长度4.2cm,前路平均手术时间8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0ml。PDN置入部位均为L4/5,共置入PR925型假体12枚。所有患者术后腰痛症状得到改善。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假体移位和脱出。结论:应用前路腹膜后小切口进行PDN置换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髓核脱入椎管。近期效果肯定,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8.
The mouse lumbar and tail discs are both used as models to study disc degeneration; however,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se two levels has not been compar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umbar and tail discs of the mouse under axial compression-tension loading. We hypothesized that tail discs would have a larger transition zone (e.g., neutral zone) and would be less stiff in compression. To test these hypotheses, lumbar and tail bone-disc-bone motion segments were loaded in axial compression and tension. The nonlinear elastic mechanical behavior was examined using a tri-linear curvefit. Elastic behavior of lumbar and tail discs was most different in the low-stiffness transition region (neutral zone), where lumbar discs were nearly twice as stiff over half the axial displacement. In addition, viscoelastic behavior, which was examined using a stretch-exponential curvefit, also showed large lumbar and tail differences, where lumbar discs compressed by 60% of their original height and tail discs by 98% after static creep compress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ail discs undergo far more axial displacement than lumbar discs under the same load. These findings are relevant to rodent tail models where chronic loads are applied in vivo to study mechanical pathways of degeneration. Furthermore, the tri-linear model, used here to curvefit the nonlinear compression-tension data, quantified stiffnes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may prove useful in future disc mechan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