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8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58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90篇
口腔科学   308篇
临床医学   1139篇
内科学   16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02篇
特种医学   636篇
外科学   3620篇
综合类   215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32篇
眼科学   618篇
药学   536篇
  12篇
中国医学   1445篇
肿瘤学   10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841篇
  2010年   729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3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黄解元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373-337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针灸、牵引辅助以及西药治疗.结果:120例患者,治愈80例,显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40个病变椎间盘),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用18号穿刺针穿刺经安全三角区定位至病变椎间盘髓核部位后,插入600μm激光光纤,给予功率调整在10~16W,脉冲持续与间隔各为1.0s,总能量控制在1200~2800 J,行激光汽化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卧床及对症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月,按照改良Macnab方法进行评定,优22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有效率为97%.治疗过程全部患者无严重疼痛及症状加重,无脊髓、硬脊囊、血管、神经等重要脏器损伤.结论:该方法在适应证选择严谨、影像引导下操作的情况下,定位准确、穿刺顺利、成功率高、疗效佳,无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3.
总结魏氏伤科传人李飞跃主任医师运月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特色:一是明辨气血兼辨邪,衷中参西明病机;二是整体施治是为宗,内外兼治相得益;三是手法调节宜为主,导引锻练辅为功。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中医手法按摩、中药外敷结合西医脊柱牵引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9例,有效32例,无效5例,临床治愈率51.3%,有效率93.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腰椎椎间盘穿刺,环锯钻孔通过导管进行髓核摘除。治疗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5例,其中椎间孔区8例。椎间孔外区7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51岁。结果: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66min:出血量50-120mL,平均80mL;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随访期间1-3年,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安全、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6.
比较性的探讨跟痛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对38例跟痛症患者及30例无跟痛症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跟痛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表明跟痛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7.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治疗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治疗神经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对92例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并作术后随访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3-6个月随访,优59例、良20例、可5例、差8例,优良率85.9%。结论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的优势互补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使局部损伤降低到最小化,拓展了适应证,扩大了微创技术在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978.
腰椎间盘突出症规范化非手术治疗模式下的个性化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仕荣 《当代医学》2010,16(18):36-3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病因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各种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且被多国推荐使用,其有效性与优势取决于如何被有效运用。在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指导下,根据具体患者的疾病特点,制定出既有原则性,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9.
李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199-2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包括生活、饮食、牵引的护理、针灸护理、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140例患者中治愈115例,占82.1%;好转20例,占14.3%;无效5例,占3.6%。结论临床上常规的康复治疗配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80.
Nowadays, aerosol processes are widely us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nanoparticles (NPs), creating an increased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 of workers, laboratory personnel and scientists to airborne particle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possible adverse effects are link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NPs in target cells, pointing out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kinetics of particle internalization.In this context, the uptake kinetics of representative airborne NPs over 30 min and their internalization after 24 h post-expos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use of a recently established exposure system. This system combines the production of aerosolized cerium oxide (CeO2) NPs by flame spray synthesis with its simultaneous particle deposition from the gas-phase onto A549 lung cells, cultivated at the air-liquid interface.Particle uptake was qua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after several exposure times (0, 5, 10, 20 and 30 min). Over 35% of the deposited mass was found internalized after 10 min exposure, a value that increased to 60% after 30 min exposure. Following an additional 24 h post-incubation, a time span, after which adverse biolog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previous experiments, over 80% of total CeO2 could be detected intracellularly.On the ultrastructural level, focal cerium aggregates were present on the apical surface of A549 cells and could also be localized intracellularly in vesicular structures. The uptake behaviour of aerosolized CeO2 is in line with observations on cerium suspensions, where particle mass transport was identified as the rate-limiting factor for NP intern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