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3篇
  免费   705篇
  国内免费   503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163篇
妇产科学   196篇
基础医学   2314篇
口腔科学   229篇
临床医学   886篇
内科学   2876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1266篇
特种医学   213篇
外科学   1154篇
综合类   977篇
预防医学   560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1368篇
  3篇
中国医学   399篇
肿瘤学   26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691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485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067篇
  2013年   895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再灌注(I2.5R24组)、3 h缺血24 h再灌注(I3R24组)、4 h缺血24 h再灌注(I4R24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在再灌注终点,收集腓肠肌组织和血浆进行分析。采用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组织活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补体C1q和C3b/c沉积、凝血组织因子(TF)表达和纤维蛋白原(FN)沉积、缓激肽受体1(BR1)和BR2表达、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炎症纤维介素蛋白-2(FGL-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7(IL-7)、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组织水肿逐渐加重,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W/D分别为5.3±0.2、6.1±0.3、6.9±0.2、7.6±0.3,高于假手术组的4.5±0.1(P均<0.01)。组织活力逐渐降低,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分别为(62.4±3.5)%、(45.3±3.3)%、(35.4±3.4)%、(27.1±5.9)%,低于假手术组的(93.8±7.2)%(P均<0.01)。病理组织损伤逐渐加重,最重为I4R24组,有严重肌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余依次为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1q、C3b/c、FN、BR1、VCAM-1、E选择素、FGL-2水平逐渐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MPO阳性细胞数/高倍镜(×200)细胞总数的大体比例逐渐升高,从高到低依次为I4R24组、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而TF和BR2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血浆IFN-γ、IL-7、IL-18、MIP-1α、MCP-1浓度随缺血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P均<0.01),从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P均<0.01)。结论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增加补体、凝血、激肽、内皮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组织甲状旁腺激素(PTH)表达和分布,以及其在CKD进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2年间本科收治并经肾活检确诊的CKD 1期及2期的肾小球肾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另取8例肾移植配型不符或肾肿瘤患者的正常肾组织作对照.受试者均检测Scr、BUN、血钙、磷、PTH及25(OH) VitD3等.以Cockcroft-Gault (CG)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双血浆99mTc-DTPA清除率法检测GFR.根据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组,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组织PTH表达和分布;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各例肾组织PTH阳性染色吸光度(A)值,并比较PTH表达强度差异.结果CKD1期及2期的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外周血钙、磷、25(OH) VitD3及PTH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PTH与上述其他指标间无相关.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均可见PTH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而肾小球及肾间质也有少量分布,其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增多,PTH表达增强.各病理类型间肾组织PTH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CKD(1期及2期)患者肾组织PTH表达增强,且早于外周血PTH的改变及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可能与局部炎性反应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表达蛋白HBX对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形态及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cDNA3.1-myc-HBX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HK-2细胞,Q-PCR及Western印迹法验证HBX在HK-2细胞中的表达.以未转染质粒和转染空载质粒pcDNA3.1-myc作为对照.用显微镜观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后HK-2细胞形态,用Western印迹及Q-PCR法检测细胞转分化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转染HBX后的HK-2细胞中存在HBX的高表达,证实转染成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的HK-2细胞数量明显下降,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状态受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的HK-2细胞可上调E-cadherin及α-SMA表达;细胞上清液中高表达IL-1、IL-6和TNF-α(P< 0.01).结论 HBX质粒转染HK-2细胞后可引起细胞数目和形态的变化,并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周围炎性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其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雌性SD大鼠36只,制备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EPO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和生理盐水(NS)组.EPO组、NGF组和NS组分别于术后立即及每日腹腔注射FPO、NGF和NS.术后7、14 d,HE染色光镜下观察L5背根神经节细胞形态变化;应用RT-PCR检测损伤近、远端坐骨神经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以TUNEL法检测L5背根神经节细胞凋亡.结果 术后7、14 d,EPO组近、远端坐骨神经IL-6mRNA表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O组远端坐骨神经IL-6 mRNA表达低于N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EPO组近、远端坐骨神经TNF-α mRNA表达低于NS组和N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 d,EPO组远端坐骨神经TNF-α mRNA表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EPO组凋亡细胞数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 d,EPO组凋亡细胞数低于N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可能通过减少致炎因子IL-6和TNF-α释放,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多种炎症因子及刺激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产生影响.在炎症阶段、肝硬化期和肿瘤期,细胞间黏附分子-1通过不同表达对细胞产生不同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与转移.细胞间黏附分子-1对AFP阴性或可疑阳性的肝细胞癌有早期诊断意义,是评估肝癌转移及预后的生物标记.许多治疗肝癌的新方法基于在不同层面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进而产生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完整迷走神经刺激(IVNS)对肝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mRNA的影响.方法 以内毒素血症为全身炎症反应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在注射前、注射后2,4,6 h共4个时相点,检测肝组织TNF-α、IL-10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SOCS1、SOCS3 mRNA表达.结果 注射LPS后,肝组织TNF-α、IL-10水平升高,其中注射后4 h TNF-α高于注射后2,6 h(P<0.01,P<0.05).在LPS注射后的各时相点,迷走神经刺激组TNF-α浓度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5).注射后4,6 h迷走神经刺激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注射后2 h水平(P<0.01),且高于内毒素组(P<0.05).注射后4 h,LPS组SOCS1、SOCS3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1);迷走神经刺激组SOCS3 mRNA水平高于内毒素组(P<0.01).结论 IVNS能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涉及SOCS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07.
It is generally held that leukocytes are found within bruised subcutaneous tissues within 4–12 h of injury as part of a standard cellular response to trauma. As a corollary, the absence of leukocytes is often cited as evidence of more recent injury. To investigate how long after injury it may be before a leukocyte response occurs selected bruises from three children aged 27, 11, and 3 months, respectively, were examined microscopically. All of the children had sustained lethal head trauma, with survival on life-support equipment for some time in hospital, and with bruises of at least 24-h duration confirmed by medical evaluation (at 30, 44, and 79 h from the time of initial medical evaluation to death). Histologic examination of selected lesions in all three cases revealed extravas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within subcutaneous tissues, but no leukocyte infiltration or other cellular reaction. Other bruises in these children exhibited a standard inflammatory response.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selected bruises in three children were present for at least 30 h without a leukocyte infiltrate. Caution should, therefore, be exercised in assigning too rigid a time course to bruising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based on a lack of a vital reaction, as the absence of leukocytes within soft tissues of bruised skin in these cases may not necessarily indicate that the injuries are recent. Variability in tissue response may also occur in different bruises in the same individual. Whether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layed a role in delaying the cellular response in these particular injuries is unclear.  相似文献   
108.
泌尿生殖道炎症病人支原体感染现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炎症病人支原体感染现况及耐药性情况。 方法 :统计 1999~ 2 0 0 3年门诊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慢性前列腺炎及盆腔炎等泌尿生殖道疾病病人 30 5 5例 ,分析其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结果 :30 5 5例病人共检出支原体感染 992例 ( 32 .5 % ) ,5年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其中单纯溶脲脲原体 (Uu)感染 70 1例 ( 70 .7% ) ,单纯人型支原体 (Mh)感染 4 4例 ( 4 .4 % ) ,Uu和Mh混合感染 2 4 7例 ( 2 4 .9% ) ,单纯Uu感染远高于混合感染和单纯Mh感染 (P <0 .0 1)。单纯Uu感染计数≥ 10 4cfu/ml占 76 .7% ,而单纯Mh感染者≥10 4cfu仅占 18.2 %。对强力霉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和四环素敏感性较高 ,分别为 94 .3%、96 .6 %、86 .5 %和97.4 % ,对红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性仅 5 4 .8%和 2 9.4 %。 结论 :在对病人进行支原体检测时 ,应同时进行Uu和Mh的检测 ,并做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以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阳明腑实证时内毒素 (ET)、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一氧化氮 (NO)的变化情况 ,并观察复方大承气汤的治疗作用。 方法 :2 0例阳明腑实证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给予常规治疗 ,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检测入院时及治疗 5d后血浆ET ,血清TNFα、NO含量的变化 ,并以 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阳明腑实证患者血中内毒素、TNFα、NO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 (P值均 <0 0 1) ,经治疗后 ,上述指标均降低 (P值均 <0 0 1) ,尤以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可明显降低阳明腑实证患者血中内毒素及各炎症介质的水平 ,临床上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评价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在瓣膜置换术中对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 ,探讨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 将 30例瓣膜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温血组 (A组 ,n =15 ) ,采用温血诱导心脏停搏、冷血维持与终末温血灌注心肌保护方法 ;冷血组 (B组 ,n =15 ) ,采用冷氧合血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分别于心肺转流 (CPB)前 (T1)、CPB 30min(T2 )、CPB结束后30min(T3 )、4h(T4)、2 4h(T5)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L 6 )、IL 8和MDA浓度及SOD活性。结果B组IL 6于T2 即升高 ,持续至T5;A组无明显变化 ,于T3 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B组IL 8于T2升高 (P <0 0 1) ,至T3 达峰值 (P <0 0 1) ,于T5下降至基础值水平 ;A组在T3 ~T4较基础值明显升高 (P <0 0 5 ) ,于T2 ~T4均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两组MDA均在T2 升高 ,持续至T4,但A组于T3 、T4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B组SOD活性自T2 开始降低 ,持续至T4(P <0 0 1) ;A组无明显变化 ,且在T3 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对瓣膜病病人的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抑制效应优于冷血心脏停搏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