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1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44篇
口腔科学   478篇
临床医学   709篇
内科学   20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7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04篇
综合类   1705篇
预防医学   309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768篇
  9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863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734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56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626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74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Background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s considered a “gold standard” for treatment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However, some types of fractures are typically considered as “difficult for nailing”. This group includes the periarticular fractures, fractures of both bones at the same level, comminuted and segmental fractures of the tibia. Fixator-assisted nailing (FA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reatment of these types of fractures. The main requirements for the ideal reduction device are an ease of its installation and an ability of multiplanar fracture reduction. Fixator-assisted nailing (FAN) with the use of two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monolateral tubular frames perfectly meets these requirement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this new surgical technique and the analysis of first 30 cases.

Methods

A p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30 patients with “difficult for nailing” tibi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fixator-assisted nailing in our institution between September 1st, 2017, and March 1st, 2018. The duration of surgery and its different stages, the time of fluoroscopy,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surgery, were analyzed.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evaluated reduction quality.

Results

In all 30 cases the acceptable reduction was achieved. The mean duration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 was 73.7?±?3?min. The mean duration of fluoroscopy 85.9?±?4.8?s. In 7 cases we faced with technical difficulties, which were successfully addressed.

Conclusion

The described technique of FA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icult for nailing” tibial fractures. Future multi-centered studies with a larger number of patients are needed to validate our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1993年1月-2004年9月收治浮肩损伤患者8例,除2例行锁骨固定带固定外,其余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行锁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1例,同时行肩胛骨内固定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h~7d,平均3.5d,术后6个月对患肩功能进行Constant评分判定疗效,并对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经过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的随访,锁骨和肩胛骨骨折均愈合,肩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但有2例患者在举重物时肩关节有轻度的疼痛,1例患侧上肢肌力较对侧稍减弱。术后6个月患肩功能Constant评分平均为93分。结论浮肩损伤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的不稳定性肩胛带损伤,在治疗方案上尚存争议。但对移位明显的浮肩损伤以及有伴发伤的浮肩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连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连,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5.
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影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间应用空心螺钉治疗的1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外伤至手术时间与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例患者获平均(3.2±2.5)年(1~11年)随访。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骨折内固定失败6例,骨折周围再骨折2例,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年龄是引起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还与骨质情况及内固定技术有关。本组16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坏死率为13.8%。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主要是骨折类型,其次为骨折复位情况。结论①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对多。②对于骨折移位严重的高龄患者,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③内固定术应尽可能解剖复位、坚强牢靠,以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通过外固定架的牵伸辅助复位,矫正桡骨的短缩、成角移位,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利用外固定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并进行功能练习。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根据Aro功能评价: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外固定架能很好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恢复桡尺骨的相对长度和关节面的平整,使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因此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8位患者,86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30个月),通过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和踝足功能的AOFAS评分对治疗效果作分析评价.[结果]86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术后X线示复位满意.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OFAS评分优良率91.86%.[结论]对于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钢板内固定更加接近解剖复位,足部功能恢复满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5年1月间,使用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8-75岁(平均48岁)。根据AO分型:A型3例,B型10例,C型4例。结果经14-25个月(平均19.1个月)随访,17例患者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1.3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135°-180°(平均174°),后伸20°-40°(平均38°),外展70°-90°(平均87°);肘关节前屈115°-135°(平均133°),后伸-10°-0°(平均-1°);手臂肩残疾问卷表(DASH)评分6-44分(平均11分)。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1例GustiloⅢB型开放性骨折发生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桡神经麻痹,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退;另有1例出现明显的肩肘关节功能障碍。无继发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失效或断裂。结论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骨折愈合率较高,神经血管结构相对安全;更适合于粉碎性或骨质较差的肱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19.
从1985年起,应用胫骨骨条植骨结合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1例,经随访7个月—48个月,优17例、良3例、差1例。通过临床观察,用自体胫骨骨条植骨提供活的骨细胞及诱导成骨,能促进加速骨折愈合。本手术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跟骨塌陷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6月共手术治疗跟骨塌陷性骨折 15例 ,8例内固定 ,7例植骨 ,平均随访 14个月 ,参照AOFAS评分对患者有否疼痛、步态、距下关节活动 ,是否支架辅助、术后X线照片等加以评估。结果 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 2例手术切口皮缘坏死 ,6例疗效为优 ,9例为良。结论 跟骨塌陷性骨折手术解剖复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