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6 (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6,DUSP6)基因外显子突变与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发病的关系.方法 病例组为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散发非综合征型CS汉族患者103例(其中男41例,女62例,平均年龄12.8±4.1岁),对照组为10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汉族青少年(其中男39例,女61例,平均年龄13.2±3.4岁).从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DUSP6基因外显子序列,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DUSP6基因的2个外显子序列(Exon 2和Exon 3)均与基因库序列一致;Exon 1第820位点在两组中均存在G/T多态性,但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394).结论 中国汉族CS患儿的DUSP6基因外显子未发现突变,在中国汉族人群中DUSP6基因外显子突变可能与CS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2(TRPM2)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rs1556314与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119例脓毒症患者和112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脓毒症患者按照住院28 d转归不同分为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62例)。采用PCR-TaqMan探针技术检测TRPM2第11个外显子rs1556314基因型,分析其与脓毒症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RPM2第11个外显子rs1556314基因型GG、GT、TT的分布频率脓毒症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等位基因G、T的分布频率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脓毒症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中TRPM2第11个外显子rs1556314基因型GG、GT、TT和等位基因G、T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TRPM2第11个外显子rs155631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脓毒症发生、发展无相关性,尚需大样本实验数据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筛查Dravet综合征患者的电压依赖性钠通道α1亚基(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α1-subunit,SCN1A)基因5'-非翻译区外显子突变位点,分析并预测其致病易患性.方法 收集24例Dravet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抽提基因组DNA,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SCN1A基因5'-非翻译区外显子突变位点的筛查;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CN1A基因5'-非翻译区外显子变异位点邻近序列的保守性及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元件,推测其致病易患性.结果 发现位于外显子h2u上的突变位点166.642.520G>A,先证者1为新生突变,而先证者2的突变来自临床表型正常的母亲,该突变位点在100名健康对照者中均未发现.突变位点在哺乳动物中呈中度保守(62.5%),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在突变位点邻近序列的平均同源率高达88.5%;166.642.520野生型位点的序列上预测得到一种转录因子结合元件,而突变型位点的序列上预测得到两种转录因子结合元件.结论 突变位点166.642.520G>A与Dravet综合征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致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确定SH3GL1是否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致病基因.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6例AIS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15例,女性41例;年龄8~22岁,平均15岁;侧凸Cobb角25°~110°,平均67.5°.采取以家系为基础的"病例.同胞对照,病例-亲属对照"研究方案,根据AIS候选基因SH3GL1核酸序列,以10个外显子为重点设计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用Vector NTI Advance 10.3进行序列对比分析,确定碱基突变的有无,并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结果 共发现12处碱基变异,分别位于第2(3处)、4(1处)、5(4处)、6(1处)、8(1处)和10(2处,非编码区)6个外显子上.其中先证者mRNA第515位碱基如果为T,则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阅读框发生改变,蛋白质序列预测分析显示编码截短蛋白,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结论 SH3GL1可能是AJS的致病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55.
Prognostic biomarkers for GIST are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whether exon 11 mutations, Ki67, and p16INK4A are predictors of prognosis in GIST. Consecutive GIST cases (n = 84) had their specimens evaluated for exon 11 mutations and expression of Ki67 and p16INK4A. Surgical cases we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NIH and Miettinen's classification, and survival was analyzed from hospital database. GISTs were predominately gastric (45%) and with spindle cell morphology (74%). The risk category was very low or low in 28%, intermediate in 23%, and high in 49%. Exon 11 mutation was identified in 29 (48%) out of 60 cases studied. There were 12 point mutations, 10 deletions, 4 duplications, and 3 double mutations. A third of GISTs had either high Ki67 index (>3%) or negativity for p16INK4A.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were Ki67 > 3% (HR = 7.3; P = 0.036) and high mitotic index (HR = 10.4; P = 0.043). There wa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exon 11 mutations and survival.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Ki67 > 3%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GIST. Exon 11 mutations and negativity for p16INK4A need further studies to address the prognostic value.  相似文献   
56.
目的: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中的分布,了解重度子痫前期患者HLA-G SNPs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明确HLA-G在子痫前期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重度子痫前期组67例和对照组37例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选取HLA-G外显子(Exon)2、3为实验研究区域,合成荧光标记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进行片段序列SNPs分析。统计分析所测SNPs位点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联程度。结果:在HLA-G Exon2发现2个SNPs,为C374T及G476A;Exon3发现3个SNPs,为C810T、C859A及G954A。HLA-G Exon2、3 SNPs在重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孕妇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在HLA-G Exon2、3共发现5个SNPs位点,均为同义突变,与重度子痫前期无相关性。(2)C374T和G954A为新发现的HLA-G SNPs,向db SNP提交后获得NCBI Assay Id(ss#)119994701和119994702,Reference SNP Id(rs#):rs77474325和rs75783850。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变异与超重在高血压患病中的意义。方法 在人群中筛检出未经药物系统治疗的116例高血压患者及136名血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G894T变异;用相加模型分析G894T变异与超重之间的交互作用;用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反映人群中的病因分值。结果 G894T变异与超重对高血压患病具有正交互作用;归因交互效应为1.99;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30.76%;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36.38%。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及饮酒指数后,G894T变异与超重对高血压患病仍具有正交互作用。调整上述混杂因素后,归因交互效应为2.85;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39.97%;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46.49%。在给定条件下计算的PAR%约为15%。结论 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变异与超重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该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仅仅对具有G894T。变异与超重同时存在的部分人群中控制超重可明显降低一般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报道一经基因诊断的肯尼迪病家系,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肯尼迪病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用基因分析的方法,明确家系先证者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序列的重复数.结果:该家系有4例患者,临床特征为男性成年期发病,进行性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萎缩,可伴乳房女性化、性功能减退,先证者经AR基因检测CAG重复数为51次,肌电图显示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血清甘油三酯增高.结论:雄激素受体基因检测是诊断该病最可靠的方法,对怀疑为肯尼迪病的患者均应进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