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07篇
  免费   5331篇
  国内免费   3823篇
耳鼻咽喉   295篇
儿科学   1309篇
妇产科学   435篇
基础医学   4732篇
口腔科学   612篇
临床医学   10362篇
内科学   6152篇
皮肤病学   267篇
神经病学   7355篇
特种医学   44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165篇
综合类   1319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694篇
眼科学   896篇
药学   6272篇
  37篇
中国医学   3229篇
肿瘤学   605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1214篇
  2022年   2214篇
  2021年   3105篇
  2020年   2811篇
  2019年   2235篇
  2018年   2272篇
  2017年   2572篇
  2016年   2689篇
  2015年   2544篇
  2014年   4545篇
  2013年   5422篇
  2012年   4320篇
  2011年   4726篇
  2010年   4011篇
  2009年   3768篇
  2008年   3719篇
  2007年   3679篇
  2006年   3451篇
  2005年   2998篇
  2004年   2373篇
  2003年   2120篇
  2002年   1772篇
  2001年   1550篇
  2000年   1282篇
  1999年   1042篇
  1998年   893篇
  1997年   798篇
  1996年   657篇
  1995年   547篇
  1994年   417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20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骶神经根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共治疗10天,应用排尿日记、生存质量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4h平均排尿次数减少,平均单次排尿量明显增加,平均尿失禁次数相应减少,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达71.4%;尿流动力学结果提示,刺激后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显著增加,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明显降低,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骶神经根磁刺激通过抑制逼尿肌反射,增加膀胱测压容积,增加尿流率,从而改善尿频症状,减少尿失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2.
BTXA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尿道括约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不协同的疗效。比较两种注射途径的优劣。方法:选择存在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的17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分为经尿道(TU)注射组和经会阴(TP)注射组,TU组采用膀胱镜定位4点注射法,TP组采用肛门指检定位1点尿道周围注射法,每病例注射100U。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障碍情况均有显著性改善,注射后3天-2周开始出现漏尿次数及间断导尿次数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治疗后1个月的统计结果显示,间断导尿次数、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P〈0.05),注射后1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提示第一次无抑制性收缩时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容量增加(P〈0.05),最大尿道压降低(P〈0.05);注射后3个月上述指标虽有所回升,但并未回到注射前;两种注射途径在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尿道外括约肌的BTXA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改善排尿功能,降低残余尿量及漏尿的发生,减少尿路感染及自主神经反射的发生:经会阴注射和经膀胱镜注射对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Bcl-2基因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方法:以盲肠结扎并穿刺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用电镜和TUNEL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凋亡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蛋白,用RT-PCR法检测其心肌细胞的Bcl-2基因mRNA的表达。用SPSS10.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一定时间内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和mRNA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其变化均与TUNEL法检测凋亡的结果一致(P〈0.05)。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脓毒症中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Bcl-2基因的改变可作为脓毒症病情改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携带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的靶向超声微泡(MBp)和对比超声(CEU)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12只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组(SH组),应用"亲和素-生物素"桥连法构建MBp。所有小鼠分别随机(间隔30min)经静脉弹丸注射给予普通脂质微泡(MB)和MBp,10min后行肾CEU检查,测量肾显影的声强度(VI),最后进行肾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第一帧CEU图像显示MBp及MB在IR组缺血再灌注肾分别可见显著及轻度的超声显影,而两者在SH组假手术肾均无明显的超声显影。VI值在IR组MBp较IR组MB及SH组MBp均明显增大(P〈0.05);而在IR组MB较SH组MB轻度增大(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肾血管内皮P-选择素表达较假手术肾明显增加。结论应用MBp行CEU检查可有效评价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将可用于评价微血管炎症或相关的血管内皮反应。  相似文献   
995.
分米波对神经损伤后运动终板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分米波对神经损伤吻合术后肌肉运动终板(MEP)再生的影响。方法: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行9-0无损伤线吻合,术后实验组行分米波局部辐射,每周5次,分别于术后第4周、8周、12周观察运动终板显微结构的变化及乙酰胆碱酶(AchE)含量的变化。结果:各时间点实验组大鼠腓肠肌运动终板再生和Ach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局部应用分米波辐射可明显促进终板再生和提高AchE含量,从而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肺缺血后适应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3h。缺血后适应组:结扎LAD20min时阻断左肺动脉5min,然后松开5min,继而心肌再灌注至3h。药物+缺血后适应组:于结扎LAD25min后经耳缘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L-NAME10mg/kg,余同缺血后适应组。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开始前、再灌注3h末取兔血,测定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再灌注3h末,CK活性后适应组低于对照组和药物+缺血后适应组,MDA活性后适应组低于对照组和药物+后适应组,SOD活性后适应组高于对照组和药物+后适应组。药物+后适应组与对照组比较,CK活性、MDA活性和SOD活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和释放NO是肺缺血后适应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7.
998.
271例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调查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系统地了解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2006年9月对该院及兄弟医院85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88%的医务人员曾经受到各种医疗锐器损伤,护理人员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医务人员,针刺伤占71.59%,外科缝合及刀割伤占9.22%,安瓿等碎玻璃伤占14.02%。结论: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应注意预防,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对结核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2HRZE/4HR方案治疗,且研究组患者发...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