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61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79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535篇
皮肤病学   378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7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嗜酸性肝脓肿的影像和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嗜酸性肝脓肿的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8例行CT增强扫描,表现为3种强化方式:动脉期病变边缘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分隔状强化3例;动脉期病变边缘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蜂窝状强化4例;动脉期病变表现为连续的环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1例.MR检查2例,平扫病灶均呈T1WI等、T2WI高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MR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呈蜂窝状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持续强化.结论 了解嗜酸性肝脓肿的影像表现对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We present a pediatric case of neurofibromatosis-1 (NF-1) complicated by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d hypereosinophilia, which caused multiple end-organ damage. Although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fever and coughing were noted only 1 week before admission, the condition deteriorated rapidly with a fatal outcome prior to antileukemic therapy. A postmortem examination demonstrated extensive endomyocardial fibrosis with thrombotic occlusion and recanaliza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Leukemic cell infiltration was not seen in the cardiac tissue. When eosinophilia is diagnosed in patients with NF-1, eosinophilic end-organ damage, particularly cardiac involvement, in addition to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should be screened for in order to start medical treatment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索诱导痰细胞分类在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39例慢性咳嗽患者,依据慢性咳嗽中诊断标准,分为非EB组和EB组,分析两组诱导痰中细胞分类情况;同时给予EB患者进行8周治疗,观察经治疗后诱导痰中各细胞分类的改变情况。 结果239例慢性咳嗽患者中,非EB患者216例,占90.7%,EB患者23例,占9.3%,两组中共有121例(50.6%)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百分比升高;非EB患者组细胞总计数为(4.83±2.61)×106个/g、嗜酸细胞比例为(4.56±10.07)%、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0.32±26.12)%、淋巴细胞比例为(5.14±7.27)%、单核巨噬细胞比例为(40.30±16.70)%,EB患者组痰中细胞总计数为(5.46±3.07)×106个/g、嗜酸细胞比例为(13.85±1 2.23)、中性粒细胞比例为(46.16±16.89)、淋巴细胞比例为(4.83±2.98)、单核巨噬细胞比例为(35.91±16.35),两组间EB组嗜酸细胞比例有显著的增多(P<0.05),在性别、年龄以及其余细胞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患者组经治疗后,痰中细胞总计数为(4.07±3.89)×106个/g、嗜酸细胞比例为(2.52±3.80)%、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4.18±17.97)%、淋巴细胞比例为(5.59±4.33)%、单核巨噬细胞比例为(38.32±17.23)%,嗜酸细胞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P<0.05),其余细胞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是诊断EB的重要方法,在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作为EB治疗过程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5.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胃肠道某些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分为3型:(1)黏膜型:最常见,主要为胃肠道粘膜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消化吸收不良为主要表现;(2)肌层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胃肠壁增厚,僵硬呈结节状,可引起幽门梗阻及肠梗阻;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rtis,EG)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20例E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肠镜检查、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等。结果本研究中40.0%的患者有过敏史,25.0%伴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85.0%患者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100%患者胃肠道黏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十二指肠、食管、回盲瓣等处取材,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50.0%。对症治疗对于轻症患者有效,激素治疗对于重症患者有效。结论 EG是过敏反应相关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均无特异性,外周血和胃肠道黏膜的病理学检查中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是明确诊断的关键。内镜下在十二指肠、食管、回盲瓣取活检组织可提高诊断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
肖璇  王聪  徐祎 《口腔生物医学》2012,3(4):197-200
目的:探讨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分析和观察7例KD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7例KD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1~73岁,主要表现为头颈部皮下或大唾液腺的无痛性肿块,组织学上以淋巴组织增生为主,可见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扩大,滤泡间见血管增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KD中的淋巴滤泡表达B细胞抗原,滤泡间的淋巴细胞多表达T细胞标记。结论:KD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需与部分富含淋巴组织的肿瘤鉴别,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Eosinophilic Ulcer (EU) is a rare self-limiting chronic benign lesion of the oral mucosa with pathogenesis still unclear, however it may resemble malignancies, traumatic ulcerations and some infections such as deep fungal infections, tuberculosis and primary syphilis. This is a case report of a patient with EU in the lateral border of the tongue with no history of associated trauma and refractory to treatment with drugs. The ulcer rapidly healed after an incisional biopsy and the definite diagnosis was achieved only combining histologic findings and the clinical follow-up.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