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787篇 |
免费 | 7754篇 |
国内免费 | 88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47篇 |
儿科学 | 2750篇 |
妇产科学 | 1428篇 |
基础医学 | 14158篇 |
口腔科学 | 1608篇 |
临床医学 | 15294篇 |
内科学 | 15846篇 |
皮肤病学 | 1460篇 |
神经病学 | 3523篇 |
特种医学 | 254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9篇 |
外科学 | 6958篇 |
综合类 | 34159篇 |
预防医学 | 9864篇 |
眼科学 | 1237篇 |
药学 | 8721篇 |
152篇 | |
中国医学 | 3023篇 |
肿瘤学 | 112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582篇 |
2023年 | 3151篇 |
2022年 | 3661篇 |
2021年 | 4374篇 |
2020年 | 3887篇 |
2019年 | 2936篇 |
2018年 | 1696篇 |
2017年 | 2323篇 |
2016年 | 2772篇 |
2015年 | 2905篇 |
2014年 | 4175篇 |
2013年 | 4445篇 |
2012年 | 6040篇 |
2011年 | 7042篇 |
2010年 | 6805篇 |
2009年 | 7140篇 |
2008年 | 7770篇 |
2007年 | 7414篇 |
2006年 | 7428篇 |
2005年 | 7764篇 |
2004年 | 6960篇 |
2003年 | 6252篇 |
2002年 | 5242篇 |
2001年 | 4737篇 |
2000年 | 3907篇 |
1999年 | 3264篇 |
1998年 | 2749篇 |
1997年 | 2088篇 |
1996年 | 1534篇 |
1995年 | 1244篇 |
1994年 | 775篇 |
1993年 | 417篇 |
1992年 | 301篇 |
1991年 | 205篇 |
1990年 | 180篇 |
1989年 | 182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hTERT基因短发夹状RNA表达载体对肾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对hTERT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hTERT对人肾癌细胞及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1)pSilencer-hTERT转染人肾癌Kerr-3细胞,1、3、5、7d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技术检测hTERTmRNA、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2)BALB/C-nu裸鼠接种Ketr-3细胞成瘤,瘤内分别注射pSilencer-hTERT(50μg)、空质粒pSilencer1.0-U6(50μg)及等体积(100μg)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7次。治疗结束后第3天处死小鼠,取瘤组织检测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TERT表达。结果(1)pSilencer-hTERT转染3d后Ketr-3细胞hTERTmRNA表达(43.2±4.4)%、蛋白表达(42.6±5.6)%最低,细胞增殖抑制率(37.3±6.6)%、凋亡细胞阳性率(30.5±4.7)%最高,分别与空质粒对照组[(98.8±4.7)%、(98.0±3.7)%、(3.3±0.9)%、(10.4±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Silencer-hTERT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62.4±36.5)mm^3减小,hTERT表达率(65.7±4.7)%降低,分别与空质粒对照组(83.2±38.7)、(90.7±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ilencer-hTERT能有效、持续抑制人肾癌Ketr-3细胞及裸鼠肾癌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942.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与细胞色素P450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单位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需终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通过竞争性结合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单位1(VKORC1)阻断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生成达到抗凝效果,体内华法林通过肝细胞微粒体中药酶细胞色素P450酶即CYP2C9代谢。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探讨华法林维持剂量与VKORC1启动子区1639-A/G(VKORC1-1639A/G)和CYP2C9基因多态的相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3.
目的定量检测Wnt-1诱导分泌蛋白1(Wnt-1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基因在人直肠癌及远端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提供线索。方法提取人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直肠组织总RNA,采用实时RT—PCR分析WISP-1的表达,再对PC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WISP-1 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SP-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WISP-1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直肠癌诊断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44.
KiSS-1和E钙黏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KiSS-1及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贲门癌、20例正常贲门组织中KiSS-1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KiSS-1的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均P〈0.05),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均P〉0.05);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KiSS-1与E钙黏蛋白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22,P〈0.05)。结论KiSS-1与E钙黏蛋白可能在抑制贲门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5.
随着分子医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基因检测技术的提高,许多家族性遗传性肿瘤的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将预防性手术作为这类肿瘤的预防措施。现就预防性手术在胃肠外科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6.
汉族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TruⅠ和FokⅠ多态性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汉族人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退变(lumbar disc degeneration,LDD)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汉族人静脉血标本和腰椎MRI,其中对照组101例,病例组81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测定2组标本的VDR基因TruⅠ和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根据MRI显示的信号差异按Schneiderman分级法确定各个体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分无、轻、中、重4组.分析病例对照组中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规律,分析其中小于45岁(包括45岁)者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中FokⅠ和TruⅠ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F 59.4%,f 40.6%和T 79.2%,t 20.8%;病例组中FokⅠ和TruⅠ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为F 53.7%,f 46.3%和T 80.9%,t 19.1%,二组中的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分组中VDR基因TruⅠ和FokⅠ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组中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VDR基因TruⅠ和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和汉族人LDD无关. 相似文献
947.
骨发生相关因子基因转导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1965年Urist报道用脱钙骨基质植入肌肉诱导基质细胞分化形成新骨以来,骨组织工程得到迅速发展,组织工程组织的构建设计也日趋成熟,支架材料与种子细胞加生长因子被认为是组织工程中的3大经典要素组合,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生长因子单纯同支架材料与种子细胞复合修复组织缺损存在易受血液稀释、酶解,释放时间及浓度不易控制等缺陷。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metalloprotease and thrombospondin1)对培养的内皮细胞分泌活性的影响,探讨血管生成抑制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转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分析法研究Ad-METH1对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影响。结果:基因转染后24h内皮细胞ET-1、bFGF分泌受到明显抑制。结论:Ad-METH1对内皮细胞ET-1、bFGF分泌活性有影响,此是其早期参与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探讨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核酶基因对肝癌细胞HIF-1α表达的调控.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靶向HIF-1α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Hep3B2,并予低氧条件诱导.于转染后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3B2细胞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报告基因方法检测HIF-1转录活性.结果 Hep3B2细胞低氧诱导后,HIF-1α蛋白表达水平、HIF-1转录活性增高(1.0±0.02),转染核酶基因400 μmol/L后48 h,Hep3B2细胞低氧诱导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HIF-1转录活性下调(0.12±0.025,P<0.05).结论 核酶基因可特异性抑制低氧诱导的肝癌细胞HIF-1α的表达,降低其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950.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病例的胆囊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108例胆囊腺癌、15例慢性胆囊炎和20例胆囊结石病例的胆囊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PTTG mRNA染色为原位杂交法。结果胆囊腺癌PTTG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组织(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无淋巴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TTG mRNA表达阳性率及评分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3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的病例。结论PTTG mRNA可能是反映胆囊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