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8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201篇 |
内科学 | 16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7篇 |
外科学 | 19篇 |
综合类 | 74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54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射血分数(EF)正常的糖尿病 DM)患者左室短轴收缩功能.方法 30例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并且经常规的超声心动图检查EF值>50%的DM患者,另选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分别在静息状态、多巴酚丁胺负荷(10、20、30、40μg·kg-1·min 1)状态存储胸骨旁左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动态二维图像.应用Sygno 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得各个节段的心肌最大收缩速度 Vs)、应变 ε)、应变率 SR).结果 对照组和DM组组内比较,自基底段至心尖段Vs、ε、SR均呈递减趋势.对照组和DM组间比较,静息状态下,DM组心尖段SR较对照组显著减低 P<0.05),其余各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 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负荷后,DM组中间段和心尖段的SR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 P<0.05);心尖段的Vs和ε亦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20μg·kg-1·min-多巴酚丁胺负荷后,DM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SR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中间段和心尖段的Vs和ε亦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多巴酚丁胺最大负荷后,DM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 DM患者早期收缩功能的减退最早表现在心尖段的心肌组织;SR比Vs、ε更为敏感;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与速度向量成像相结合,可以明显增加各指标检出糖尿病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定量评价心肌梗死犬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 (DSE)过程中左室容积的变化。方法 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对 12条犬在冠脉结扎前及冠脉结扎 180 min-再灌注 30 min后行 DSE。应用 RT- 3DE获取犬静息 (rest)及输注多巴酚丁胺 (Dob) 5、 10、 2 0、 30、 4 0 μg/ (kg·min)及终止后 5 min时 (recovry)的 RT- 3DE容积数据库 ,根据心尖长轴 8平面法勾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 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 (L VESV) ;计算其从静息至峰值负荷时的容积变化分数 ΔVLVEDV%及 ΔVL VESV%。结果 (1)冠脉结扎前 :随 Dob剂量的逐级增加 ,平均 L VEDV和 L VESV明显减小 ;冠脉结扎 180 min-再灌注 30 min后 :平均 L VEDV和 L VESV在 Dob<2 0 μg/ (kg· min)时也呈减小趋势 ,但在 Dob≥ 2 0 μg/ (kg·min)时则明显增大。两者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2 )冠脉结扎前及冠脉结扎 180 min-再灌注 30 min后平均ΔVL VEDV%分别为 14 .75 %及 7.95 % (n=12 ,P=0 .0 0 1) ;平均 ΔVLVESV%分别为 39.86 %及 2 0 .75 % (n=12 ,P<0 .0 0 1)。后者明显小于前者。结论 通过应用 RT- 3DE分析 DSE过程中左室容积的变化 ,可以区分正常犬与心肌梗死犬。 相似文献
4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犬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左心室容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犬多巴酚丁胺(Dob)负荷试验(DSE)中左心室容积的变化。方法健康杂种犬32条,随机分为3组:心肌顿抑组8条(冠状动脉结扎15min,再灌注30min),心肌梗死组16条(冠状动脉结扎180min,再灌注30min),正常对照组8条。按照心脏负荷5min阶段程序行DSE。应用RT-3DE获取犬静息状态及输注Dob5、10、20、30、40μg.kg-1.min-1及终止后5min的RT-3DE容积数据库,根据心尖长轴观8平面法勾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三组实验犬DSE过程中LVEDV及LVESV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随Dob剂量的逐级增加,平均LVEDV和LVESV明显减小;心肌顿抑组:平均LVEDV和LVESV在Dob<20μg.kg-1.min-1时呈减小趋势,在Dob≥20μg.kg-1.min-1时呈增大趋势;心肌梗死组:平均LVEDV和LVESV在Dob<20μg.kg-1.min-1时也呈减小趋势,但在Dob≥20μg.kg-1.min-1时则明显增大。三组实验犬LVEDV及LVESV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应用RT-3DE定量分析DSE过程中左室容积的变化,可以区分心肌顿抑和心肌梗死。RT-3DE有望为临床定量评价心肌顿抑和心肌梗死提供一项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4.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心肌存活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LDDSE)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 2 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或PTCA 支架术。术前 1周内进行LDDSE ,术后 ( >6周 )复查超声心动图。应用QTVI技术获取LDDSE各阶段及术后梗死心肌范围内相邻两取样点的组织速度和位移曲线 ,测量其收缩期最大速度和位移 ,算出其心肌应变 (S)和应变率 (SR)。结果 在术后室壁运动有改善组中 ,LDDSE各阶段以及术后各取样点的收缩期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均较术前静息状态时有不同程度提高。LDDSE在 5 μg·kg-1·min-1剂量结束时 ,SR、S均较静息状态时提高 [SR :( 0 .4± 0 .3 )s-1对 ( 0 .2± 0 .2 )s-1,P <0 .0 5 ;S :0 .0 5± 0 .0 4对 0 .0 3±0 .0 1,P <0 .0 5 ] ,而较术后稍低 [SR :( 0 .4± 0 .3 )s-1对 ( 0 .8± 0 .2 )s-1,P <0 .0 5 ;S :0 .0 5± 0 .0 4对 0 .10±0 .0 4,P <0 .0 5 ]。LDDSE在 10 μg·kg-1·min-1剂量结束时 ,SR、R均较静息状态时明显提高 [SR :( 1.0±0 .4)s-1对 ( 0 .2± 0 .2 )s-1,P <0 .0 1;S :0 .10± 0 .0 5对 0 .0 3± 0 .0 1,P <0 .0 1] ,与术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R :( 1.0± 0 .4)s-1对 ( 0 .8± 0 .2 )s-1,P >0 .0 5 ;S :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RTMCE)结合二维斑点追踪(STE)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室旋转、扭转运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54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CSF的患者33例为CSF组,结果正常者21例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常规参数,双平面Simpson法获得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TE技术测量左心室基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R心底)、旋转达峰时间(TPR心底)和左心室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R心尖)、旋转达峰时间(TPR心尖),并获取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LVTW)及旋转延迟时间(RDD)。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静息和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行RTMCE检查,定量分析得出心肌血容量(A值)、心肌血流速率(β值)、心肌血流量(MBF),并获得心肌血流储备(MF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SF患者左心室旋转、扭转与心肌血流灌注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2组受检者LVED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CSF组患者R心尖、LVTW、RDD减小,TPR心尖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07,t=-2.379、-4.988、2.422;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静息时CSF组患者β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P<0.05);负荷状态下β值、MBF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1、-2.612,P均<0.05);CSF组患者MFR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静息时CSF患者R心尖、LVTW分别与MBF存在相关性(r=0.502、0.462,P均<0.05);负荷状态下R心尖、LVTW分别与MBF存在相关性(r=0.436、0.368,P=0.009、0.035)。 结论CSF患者存在心肌微循环障碍,其R心尖、LVTW降低,心肌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减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左室长轴心肌应变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30例排除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并且经常规的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值>50%的糖尿病患者,另选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分别在静息状态、各级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存储心尖四腔观、两腔观及左室长轴观的动态二维图像.用Sygno 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得左室各节段的长轴最大收缩速度(Vs)、应变(ε)、应变率(SR).结果 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组内比较,左室各壁Vs、e、SR自基底段至心尖段均呈递减趋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组间各相应节段(18节段)配对比较,静息状态下,糖尿病组7个节段的SR、4个节段的ε、3个节段的Vs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多巴酚丁胺最大负荷后,糖尿病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其中,静息状态下,糖尿病组心尖段67%的指标低于对照组,而中间段11%的指标低于对照组,基底段各参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左室长轴的Vs、ε、SR从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减弱;糖尿病患者早期长轴心肌Vs、e、SR减退最早表现在心尖段的心肌组织;多巴酚丁胺负荷能提高VVI各参数检出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应用组织追踪和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CDCFI)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分析不同时间的缺血再灌注对左室心肌收缩功能和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以期为评估心肌存活性提供简便快捷的定量指标。方法健康杂种犬25条,随机分为顿抑组和梗死组。应用组织追踪和CDCFI技术观测顿抑组和梗死组缺血区(前间隔)于基础状态、再灌注30min以及再灌注90min多巴酚丁胺负荷前后二尖瓣环收缩期向心尖方向运动的最大位移(MVD)以及左前降支中远段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动态变化。结果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后,不同再灌注时间顿抑心肌和梗死心肌前间隔MVD的增加率(△D%)和左前降支的CFR值均明显低于基础状态(P〈0.001,P〈0.05),顿抑组的△D%以及CFR值均明显高于梗死心肌(P〈0.001,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有逐渐好转趋势(P〈0.05,P〈0.05);而梗死心肌则无此变化趋势(P〉0.05,P〉0.05);CFR与二尖瓣环收缩期向心尖运动的最大位移变化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719,P〈0.05)。结论结合组织追踪技术和CDCFI技术动态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多巴酚丁胺负荷后心肌收缩功能和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提高判断存活心肌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9.
应变率成像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缺血心肌的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中缺血心肌的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测量左心室前壁及前间隔心肌的应变率(SR)指标。结果正常组舒张早期SR随负荷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与静息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舒张早期SR在小剂量10、20μg.kg-1.min-1时测值增加(P<0.05),大剂量30、40μg.kg-1.min-1时测值降低,与正常组同一负荷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心肌收缩后收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心肌(χ2=6.315,P<0.05)。舒张早期峰值SR在30μg.kg-1.min-1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92%。结论缺血心肌的舒张早期峰值SR降低,是反映局部舒张功能变化敏感而特异的指标,收缩后收缩可评价局部心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0.
Objectiv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sublingu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Design Prospective, open-label study
Setting A 31-bed medico-surgical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Eighteen consecutive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terventions A 5 μg/kg · min dobutamine infusion was used to increase blood flow.
Methods Sublingu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was monitored using a microelectrode sensor, and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spectral imaging. The sublingu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gap was calcu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blingual and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s. In each patient, a nasogastric tonometry catheter was inserted for
gastric mucos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measurement. The gastric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gap was calcu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astric mucosal and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s.
Measurements and results Dobutamine infu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cardiac index and mixed venou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Dobutamine infusion
resulted in decreases in sublingu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gap from 40 ± 15 to 17 ± 8 mmHg (p < 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ublingual and gastric mucos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s (r
2 = 0.61, p < 0.05). At baseline, sublingu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gap correlated with the proportion of well-perfused capillaries
(r
2 = 0.80). The decrease in sublingu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gap paralleled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well-perfused
capillaries in each patient.
Conclusions Region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sublingu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Sublingual capnometry
could represent a simple, non-invasive method to monitor these microcirculatory alterations in septic patients.
This article is discussed in the editoria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