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5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939篇
口腔科学   222篇
临床医学   1181篇
内科学   1554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616篇
特种医学   231篇
外科学   653篇
综合类   718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1547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607篇
  3篇
中国医学   290篇
肿瘤学   24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评价患者呼吸状态的改变对实时位置监测系统(RPM)引导下自由呼吸立体定向门控放疗影响。方法 通过自行研制运动模体模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基线偏移,呼吸频率改变,呼气末延时、吸气末延时,以及不规则呼吸情况,并分析三维适形、固定野动态调强、单弧旋转调强3组计划各状态变化与模体中心小球位置(L)及电离室受照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自研模体的摆位重复性和测量稳定性良好。L与基线偏移呈现正相关(r=0.99,P<0.01)。基线偏移小于摆位误差时,剂量变化在4%以内,相对较小,超出后受照剂量快速下降并呈现负相关(r= -0.95,P<0.01),偏移超出与不超出摆位误差时所测得的受照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3.06,P<0.01)。3组计划受基线偏移的影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改变对 L 和剂量影响较小。吸气末延迟和呼气末延迟都导致3组计划剂量下降,最大达-1.74%,同时吸气末延迟相对呼气末延迟影响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2.67,P<0.01),但延迟时间长短对剂量的影响率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3组计划受波形改变的影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呼吸对剂量影响较大,3组计划重复测量6次受照剂量分别为三维适形(709.68±180.00)cGy;固定野动态调强(751.40±127.16)cGy;单弧旋转调强(750.00±185.60)cGy,均小于处方剂量,一致性欠佳。结论 患者呼吸状态改变会导致剂量下降,基线偏移超出摆位误差阈值或者波形变异较大出现不规则呼吸时更甚,且与放疗技术不相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扶正泄浊保肾汤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肾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的方法制造CRF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及扶正泄浊保肾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一定比例予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时间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所得数据均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间比较,血浆ET-1及Scr、BUN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肾脏病理改变较轻;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尿毒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尿毒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泄浊保肾汤具有降低大鼠血清ET-1、Scr、BUN水平,减轻肾脏病理表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频发,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气候变化驱动的地球环境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平衡,使得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并影响病原体及其中间宿主的繁殖、存活、传播及分布范围,从而加剧了新发传染病的风险。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与病原体之间的复杂联系,未来应通过多学科和多领域的合作以应对新发传染病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64.
依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辨证的论述,分析其辨证思路。《黄帝内经》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内容,主要涉及五运六气、脏腑传变、经络、内外因、气血、阴阳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辨证思路是其创新点,将肠腹疾患与自身气血阴阳经络以及五运六气、外邪、虫疾等外在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思路解析,为临床诊疗肛肠疾病提供较为全面的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5.
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对早期肠黏膜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飞  李小玲  郑利民  王明玲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1):694-695,T0001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其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n=8):假手术组(A),休克再灌注组(B)。采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模型。检测灌注后0.5、2、4h血清磷脂酶A2(PLA2)、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值;实验结束后取回肠末端黏膜测MDA和组织钙含量;分别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的变化。结果B组血清NO相对A组降低明显。而PLA2、MDA显著升高。B组肠黏膜MDA和组织钙含量有明显升高(P〈0.05);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B组肠黏膜损伤明显重于A组。结论失血性休克再灌注使肠道经历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导致肠黏膜生理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出现湿疹样改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4月就诊于空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41例,通过制订病例调查表记录患者信息和病情变化情况,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记录皮损图像信息,应用SPSS16.0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1例中,出现湿疹样改变122例,发生率为50.6%;出现湿疹样改变与未出现湿疹样改变的患者在皮肤类型、瘙痒评分及疾病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家族史、病程及皮损形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自觉瘙痒感强烈、皮肤干燥或处于进展期时,皮损易出现湿疹样改变,在治疗早期应当重视口服止痒药物及外用保湿剂,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促进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67.
牟丹  张艳  莫如利  钮柏琳 《护理学杂志》2023,28(13):112-115
介绍无干扰伤口愈合的概念及其在急性创面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无干扰伤口愈合在急性创面愈合中的促进因素及效果评价,以期为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将急性创面处于无干扰愈合环境,结合患者情况,制定最佳的创面处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移植肾临界改变的转归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移植肾穿刺提示临界改变的受者110例,年龄14~65岁,平均39岁。其中44例为程序活检提示临界改变者(A组),未予抗排斥治疗;66例为术后6个月内肾功能异常行诊断性穿刺提示临界改变者(B组)行抗排斥治疗。另取102例程序活检提示移植肾状态者为对照组(C组)。比较随访期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肾功能,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A、C组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6.8%(3/44)和4.9%(5/102)(P>0.05)。B组接受抗排斥治疗后,62例(93.9%)患者肾功能完全逆转。术后6个月,A、B、C组平均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09.00±20.75)、(122.67±27.28)、(109.23±18.28)μmol/L,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03。B组间质浸润的CD8、CD68阳性细胞显著多于A组(P值分别为0.041,0.022)。结论对于病理表现为临界改变的肾移植受者,应密切结合临床,对于肾功能稳定者可不予抗排斥治疗,肾功能异常者应积极抗排斥治疗,CD8、CD68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9.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basic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upon which our concern of possible anthropogenic interference with the climate system is based. Where possible, those aspect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the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assessment will be highlighted to set the scene for the remaining articles in this issue, which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uman health.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possible threat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in 1988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and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 (WMO). The IPCC was charged with the task of assessing the latest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possible impacts,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economic implications.

The first set of IPCC Assessment Reports were produced in 1990 and were instrumental in the negotiations which led to birth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signed by 155 countries at the 1992 Earth Summit in Rio. The final section reviews the outcome of that meeting and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vention which took place earlier this year to debate the adequacy of the commitments set in 1992.  相似文献   
70.
Climate change would have a range of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Health impacts would be caused by the direct effect of climatic factors on human health, such as heat stress, and possible changes in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extrem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storms, floods and droughts. Impacts on health would also be mediated by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such as changes in availability of food and wat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The majority of health impacts would be adverse and would depend greatly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