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67篇 |
免费 | 425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篇 |
儿科学 | 189篇 |
妇产科学 | 75篇 |
基础医学 | 456篇 |
口腔科学 | 68篇 |
临床医学 | 2531篇 |
内科学 | 560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233篇 |
特种医学 | 112篇 |
外科学 | 585篇 |
综合类 | 906篇 |
预防医学 | 969篇 |
眼科学 | 24篇 |
药学 | 767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544篇 |
肿瘤学 | 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225篇 |
2022年 | 349篇 |
2021年 | 433篇 |
2020年 | 366篇 |
2019年 | 337篇 |
2018年 | 304篇 |
2017年 | 289篇 |
2016年 | 245篇 |
2015年 | 219篇 |
2014年 | 599篇 |
2013年 | 530篇 |
2012年 | 477篇 |
2011年 | 502篇 |
2010年 | 428篇 |
2009年 | 390篇 |
2008年 | 366篇 |
2007年 | 317篇 |
2006年 | 233篇 |
2005年 | 217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07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7篇 |
1981年 | 14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9篇 |
1973年 | 10篇 |
1971年 | 5篇 |
1970年 | 4篇 |
196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滴参麦注射液50 mL、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0 mg,日1次,并痰热清注射液20 mL,日1次,治疗7d后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PCT)的含量.结果:治疗组CRP、ADM、PCT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配合西医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能明显降低患者CRP、ADM、PCT水平,有利于保护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血栓调节素(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α2-纤溶酶抑制剂-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在评估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本院ICU收治的254例危重症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VTE分为VTE组(106例)和无VTE组(148)。使用高灵敏度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测量患者空腹静脉血中TAT、PIC、TM和t-PAIC水平。使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TAT、PIC、TM、t-PAIC和VTE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它们在区分VTE中的诊断效率。使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患者的28 d存活率。结果 在纳入患者中,VTE发生率 41.7%,包括16.5%肺血栓栓塞(PE),20.5% 深静脉血栓(DVT)和4.7%其他(静脉导管或浅静脉)血栓形成。与无VTE组相比,VTE组入院时血管加压药使用比例、机械通气比例、CRP水平、TAT、PIC、TM、t-PAIC、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TAT、PIC、TM、t-PAIC与危重症患者VTE密切相关(P<0.05)。在4个凝血标志物中,tPAIC的最低曲线下面积(AUC)为0.615,TAT的最高AUC为0.711。当应用TAT、PIC、TM、t-PAIC的组合时,AUC增加到0.814,敏感性增加到74.1%。在4种凝血标志物中,TAT、PIC和TM高水平患者的28 d存活率显著低于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 TAT、PIC、TM、t-PAIC联合在评估危重症患者VTE中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并优于单一标志物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耳鸣、眩晕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值、耳鸣致残量表(THI)、眩晕障碍量表(DHI) 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评分,并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70.00% (P<0.05)。2组治疗后平均听阈值及THI、DHI、HAMA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平均听阈值及THI、DH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聋,能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水平,缓解耳鸣、眩晕、焦虑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防和感染控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38株CRKP,通过回顾性调查、同源性分析,运用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仅有5株在3月内未入住过重症医学科,占13.16%,其余33株均与重症医学科有关,占86.84%。住院时间长、手术、病情危重、气管插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医学科应针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加强操作过程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强化医院感染监测等方法,来预防与减少CRKP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2例需要进行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色觉正常大学生的色觉辨别能力与深度知觉的关系。方法:选取巴什肯特大学医学专业学生52例,其中男性33例(63.46%),女性19例(36.54%),平均年龄21.18±2.52岁。参与学生视力正常(20/20),且经Ishihara假同色测试法显示无先天性色觉缺陷。运用Gundogan方法确定主视眼( DE )。通过法-孟二氏100色度试验(FM100HT)检验色觉辨别能力,包括左右眼及双眼(TE)的总误差分( TES )、部分误差分( LES )。误差分分为三组:双眼、DE及非主视眼( NDE )。应用TNO检查双眼视觉与立体感,并根据480-15 arc/s范围的立体感水平分为四组。结果:FM100HT的误差分显示无性别差异的TES,蓝黄LES和红绿 LES 分别为61.22±30.32(58.50)[ mean ± SD],35.80±19.32(36.50)和25.42±14.65(24.00)。男性受试者(n=31)分别为67.45±29.95(61.00),40.25±18.83(39.00)和27.19±14.30(24.00)。女性受试者(n=19)分别为51.05±28.84(47.00),25.52±18.32(28.00)和22.52±31.13(23.00)。根据FM100 HT的误差分,得出女性颜色视觉辨别能力高于男性。通过FM100 HT将色觉辨别能力分为较高(6%,TES=0~20),中等(86%,TES=20~100)和较低(8%, TES>100),中等水平最为常见( P<0.05)。 DE和NDE的红绿LES 分别为24.12±14.70和32.20±14.21, DE 和 NDE 的蓝黄 LES 分别为34.68±18.95和36.24±17.56。女性( n=19) DE和NDE的红绿色LES分别为21.89±15.06和31.00±22.42;男性( n=31)则为25.48±14.55和32.93±17.31。女性( n=19) DE和NDE 蓝黄色 LES 分别为29.63±18.62和33.42±17.38,男性( n=31)则为37.77±18.78和37.96±17.73。所有学生的TE,DE及NDE的TES和立体视觉水平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研究表明色觉辨别能力和双眼深度知觉无关。结论:FM100 HT的TES显示:正常人不同个体立体视觉水平无差异,基于色觉分离的TNO检测的深度直觉与色觉辨别能力不相关。在之前的研究中, DE色觉辨别能力优于NDE。但目前研究表明在深度知觉方面DE并非优于NDE。 相似文献
77.
王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2)
[目的]对中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探讨中药治疗该疾病的可能机理。[方法]将7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71.4%,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确切,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透刺法加神灯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透刺加神灯照射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应用透刺法加神灯照射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患者106例,与同期采用以激素为主的西药疗法患者98例进行比较,观察疗程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6.2%,对照组愈显率为72.4%,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疗程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透刺法加神灯照射治疗明显优于以激素为主的西药疗法,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80.
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是医学物理学的重要分支,重点解决成像、图像处理与分析以及医学图像在临床应用中的物理问题、算法和软硬件设计.治疗中的医学影像可以用于制定治疗计划、在治疗过程实施影像监督,以及通过对治疗监督时采集的数据的图像重建实现对治疗计划的验证.广泛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的医学影像是人体信息的载体.当前医学影像的世界前沿是功能成像,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成像.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成像,都和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合成及其行为特征以及基因的表达有关,所以,对人体内生物大分子和基因反义核酸水平上的动态成像是整个成像领域研究的前沿.这些成像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医疗机构中的广泛使用,将引起医学领域新的革命并促进医疗机构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