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71篇
  免费   1812篇
  国内免费   573篇
耳鼻咽喉   168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1780篇
口腔科学   2022篇
临床医学   2828篇
内科学   1299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449篇
特种医学   19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923篇
综合类   599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95篇
眼科学   204篇
药学   1983篇
  60篇
中国医学   1345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502篇
  2022年   990篇
  2021年   1449篇
  2020年   1440篇
  2019年   1050篇
  2018年   933篇
  2017年   1068篇
  2016年   1244篇
  2015年   1141篇
  2014年   2395篇
  2013年   2330篇
  2012年   2172篇
  2011年   2394篇
  2010年   1932篇
  2009年   1813篇
  2008年   1616篇
  2007年   1625篇
  2006年   1386篇
  2005年   1310篇
  2004年   1092篇
  2003年   816篇
  2002年   623篇
  2001年   546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6岁;其中左侧12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8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2例,半月板损伤3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其中3例半月板损伤,2例给予修补,另1例部分切除;3例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给予钢丝固定;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行Ⅱ期手术。术后2周、1、3、6个月、1年随访,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PA:t=1·012,P=0·356;PA:t=0·667,P=0·521)。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9分(56~98分),根据此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结论:微创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是理想、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长期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2.
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性截瘫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前路减压内固定优越性以及Z-plate系统的优点。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25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个月。按Frankel分级评定有1~3级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加重及内固定松动,植骨融合。结论 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3.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严重粉碎骨折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在动物实验基础上,我们于2001年3月~2002年8月,应用AO髁支持钢板及自行设计翼状解剖型钢板内固定与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26例,均为AO/ASIF分类中33C3.3.采用AO技术,术中平均植骨46 g. 结果术后24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伤口感染经换药愈合.24例4~11个月达到骨性愈合,2例过早负重致固定失败而再次手术.随访7~25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Shelbourne and Brueckmann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5例,良18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8.5%. 结论翼状解剖型钢板远端螺钉孔为长椭圆形且有连续钉孔,适合于严重粉碎骨折;翼状解剖型钢板及髁支持钢板内固定与充分植骨是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同种异体骨可以取代自体髂骨植骨.  相似文献   
174.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需求程度与康复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需求程度、需求满足度与康复状况的关系.方法上门随访82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家庭康复现状和康复需求情况.结果康复需求10个维度中他人支持、康复信息及功能训练指导位居前3位;需求程度与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有关(P<0.05,P<0.01);与髋关节功能评分中的疼痛程度、上楼梯、穿鞋袜和行走距离4个方面有关(P<0.05,P<0.01).结论出院后定期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和健康教育是患者迫切的需求;康复需求程度高者,相应需求满足率低,其生活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应成为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比较肩锁钩板和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段骨折的疗效。方法:54例不稳定性锁骨外侧段骨折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内固定分别是锁骨钩板或克氏针,根据国外的锁骨外侧段骨折肩部功能评价标准进行6-12个月的术后随访,随访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克氏针内固定组的手术优良率为77.3%,并发症发生率为27.3%,骨折愈合率为81.8%;锁骨钩板内固定组的手术优良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1%,骨折愈合率100%。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不稳定性锁骨外侧段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锁骨钩板较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有较高的手术优良率和骨折愈合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因此,它是一种疗效满意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6.
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12例股骨头骨折患使用可吸收螺钉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5年,患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骨折部位感染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可吸收螺钉不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是股骨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77.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正确选择肱骨干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对107例肱骨干骨折分别进行交锁髓内钉(34例)、加压钢板(29例)、Y型钢板(38例)、螺钉(6例)等内固定,并随访比较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6.3个月.交锁髓内钉、螺钉内固定组全部愈合;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愈合26例,伴桡神经损伤2例;Y型钢板内固定组全部愈合,伴肘关节僵硬2例. 结论根据肱骨干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骨折愈合良好,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8.
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传统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而外固定支架则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笔者就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基本原理、临床疗效、发展及其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9.
For several different bone mineral measurements and various skeletal sites, we compared capabilit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women in various age decades with and without spinal fracture, and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most effective cutoff level in discrimination of spinal fracture. The subjects were 88 women aged 50–59 years (including 32 with fracture), 95 women aged 60–69 years (including 54 with fracture), and 34 women aged 70–79 years (including 18 with fracture). Spinal trabecular and cortical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were measured using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spinal, radial (ultra-distal, 10% distal and 33% distal), and calcaneal BMD were measured by dual X-ray absorptiometry. These BMD values were obtained in each subject on the same day. Three statistical techniques—Student's t-test,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 analysis— were applied and accuracy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various cutoff values. The capabilit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women with and those without fracture using these BMD values was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age groups. In women aged 50–59 and 60–69 years, all measurements showed good capabilities for discriminating women with fracture. In women aged 70–79 years, these measurements showed lower capability than in those aged 50–59 and 60–69 years, but among them, the calcaneal and ultradistal radial BMD showed relatively good capability. The 10% and 33% distal radial BMD values were not useful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high risk women with fracture. The cutoff BMD values for discrimination of women with fracture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site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ach specific age group, the most suitable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he appropriate skeletal sit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the effective cutoff values to discriminate those with fracture may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methods, the skeletal sites examined, and age. Received: 5 February 1996 / Accepted: 18 June 1996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探讨鼻眶筛骨折的手术入路、骨折复位与坚固内固定及合并眼球内陷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17例鼻眶筛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CT结果与Fedor骨折分型分为三型 ,其中Ⅰ型 1例 ,Ⅱ型 7例 ,Ⅲ型 9例 ;13例选用鼻根正中入路 ,3例鼻旁入路 ,7例需同时附加眶下切口。 8例合并眼球内陷者采用眼球赤道后方碘仿纱条填塞与植骨矫正法。结果 ①本组病例平均内眦宽度和内眦宽度 /外眦宽度比例从 ( 35± 7)mm、( 37± 8) %恢复到 ( 32± 4 )mm、( 35± 7) %比较正常水平 ;②面部外形全部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③ 8例眼球内陷患者术后 6例恢复到基本正常 ,2例术后仍有轻度凹陷 ,5例复视术后全部消失。结论 鼻根正中入路附加眶下切口可充分显露骨折片 ,结合坚固内固定技术可使骨折片解剖复位 ;内眦韧带复位固定是本手术关键所在 ,重建正常眶内容积和眶内容物准确复位 ,以解决眼球内陷和眼球运动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