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6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70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106篇 |
内科学 | 115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32篇 |
特种医学 | 48篇 |
外科学 | 156篇 |
综合类 | 291篇 |
预防医学 | 224篇 |
眼科学 | 33篇 |
药学 | 189篇 |
中国医学 | 67篇 |
肿瘤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112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颈椎椎弓根三种置钉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 3种颈椎椎弓根置钉方法。方法: 3组尸体各 9具, 行颈椎CT影像测量后分别用 3种方法进行椎弓根置钉, 其结果由CT验证。结果: 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法置钉 90枚, 椎弓根内占 90%, 其中神经根损伤 2枚, 椎动脉损伤 1枚; Abumi法置钉 90枚, 椎弓根内占 55. 56%, 其中神经根损伤 19枚, 椎动脉损伤 4枚; Ebraheim法置钉 72枚, 椎弓根内占 29. 17%, 其中神经根损伤 24枚, 椎动脉损伤 29枚, 3种方法均无脊髓损伤。结论: 在术中不探查椎弓根、无影像设备导向条件下, 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置钉准确率较Abumi手法置钉高, 而Ebraheim法不适用于国人。 相似文献
12.
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两种术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 0 0 1年 11月~ 2 0 0 3年10月 ,对 2 0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两种术式进行治疗。第一组 7例 ,采用闭合复位、经关节镜下定位、小切口置入股骨远端逆行髓内钉固定手术 ;第二组 13例 ,行常规手术切开、直视下复位、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行随访观察 ,并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随访 4~ 2 4个月 ,全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第一组术后肿胀情况较第二组明显减轻 ,在 6~ 9周内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达 12 0°,第二组最终仅有 4例达到屈膝 12 0°。 结论 经关节镜置入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在胃镜检查中,如何插镜是关系到检查是否成功的重要要因素。我们通常用的方法是在检查前15min-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等药物,术前10min咽喉部局部麻醉,患者取好体位,插镜时当胃镜通过咽喉部时,嘱患者以鼻深呼吸,同时做吞咽动作,将胃镜镜头端徐徐插入食管。但此法操作时患者难于配合,出现“进镜”与“吞咽”不同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且咽喉黏膜损伤较多。自1999年以来,我们将胃镜检查前常规肌注用药免用,插镜时免做吞咽动作快速插镜法,经临床实践观察,此法操作准确,快捷、顺利、安全,避免用药引起的副作用,患者痛苦少,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分析仪无法分类的黄疸标本,通过生理盐水等量稀释后其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将无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的黄疸标本与生理盐水等倍稀释后在LH750仪上机进行检测,将稀释后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与原血液标本在XN-1000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结果做对比,分析稀释后的黄疸标本的白细胞分类结果与原血液标本白细胞分类是否有差异。结果生理盐水稀释的黄疸标本,WBC2.0×10~9/L时,相对偏差最小为0%,最大为9.03%;WBC2.0×10~9/L时,相对偏差最小为0.09%,最大为5.21%,均符合要求。结论生理盐水等量稀释法可用于初步解决黄疸标本白细胞无法分类计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种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空气消毒中的应用效果,寻求手术室的最佳空气消毒方法。方法:对我院一间普通手术室采用三种不同的空气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对二三种方法的消毒效果、不同物体表面细菌监测结果及各细菌检出率与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室空气消毒30min后,动态消毒机法空气培养监测无菌率为61.11%,显著高于紫外线灯照射法的无菌率(32.43%)和醋酸氯己定喷雾法无菌率(36.84%),P〈0.05;动态消毒机法消毒后不同物体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为100.00%,高于紫外线灯照射法和醋酸氯己定喷雾法(P〉0.05):各种细菌检出率和构成比也均低于紫外线灯照射法和醋酸氯己定喷雾法。结论:动态消毒机法克服了传统静态消毒方式的缺点,杀菌作用强,效果好,优于其他传统消毒方法,适合基层医院手术室推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和分析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为各地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抽取1~2个地级市(直辖市),共45个市作为样本市,以各个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访问我国45个样本市的政府官方网站或同级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以及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签约”为题名或关键词在官方网站和数据库进行检索,以获取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网站)至2017-09-30。从纳入的文献中提取各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内容,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的政策文献52篇、数据库文献5篇,共计57篇。第一、二、三、四批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及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分别有7、11、9、13、5个市。各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目标、签约对象与服务主体、签约服务内涵及收费机制、家庭医生的激励机制等方面。(1)45个市均明确了到2017年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覆盖率目标。(2)45个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覆盖了一般人群及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45个市的家庭医生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担任;43个市实施团队签约形式,2个市实施个人签约形式。(3)45个市在签约服务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提供一级服务包、二级服务包、三级服务包、分人群服务包、无具体分类服务的市分别有4、15、3、6、17个;45个市的家庭医生提供门诊和上门服务;28个市明确规定了签约服务收费标准,17个市未明确收费标准。(4)针对家庭医生的收入分配、人员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做出明确规定的城市分别有36、18、5、21、30、28个。结论 我国各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优先覆盖重点人群,积极创新签约服务包与服务模式,签约服务提供主体较为单一,家庭医生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建议重视签约服务质量、强化签约服务技术支撑、提倡组合签约模式、完善家庭医生综合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下简称UCLA)牙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建议在我国长学制口腔医学教育中借鉴这种课程体系,将口腔医学基础课程和部分口腔医学临床课程前置;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穿插设置;加大实验室操作训练的课时投入,安排学生早期接受临床训练;将口腔医学临床课程进行分级递进设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中日两国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中日两国在课程设置、授课时数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上差距较大。结合我国目前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提高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加强预防医学观念的培养;改变教师队伍结构,改革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预防和卫生保健的职责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手背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方法,研究穿刺成功率和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法组和改进法组,各100例。常规法组用常规方法穿刺,改进法组用改进法穿刺。结果:改进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法,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法,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手背静脉穿刺改进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达到了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