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72篇
  免费   5923篇
  国内免费   3694篇
耳鼻咽喉   348篇
儿科学   1476篇
妇产科学   849篇
基础医学   13012篇
口腔科学   1663篇
临床医学   6850篇
内科学   14176篇
皮肤病学   1026篇
神经病学   7726篇
特种医学   13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789篇
综合类   13890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4702篇
眼科学   955篇
药学   10473篇
  9篇
中国医学   2574篇
肿瘤学   5328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829篇
  2022年   1743篇
  2021年   2969篇
  2020年   2381篇
  2019年   2050篇
  2018年   2016篇
  2017年   2332篇
  2016年   2658篇
  2015年   3005篇
  2014年   5064篇
  2013年   5664篇
  2012年   5364篇
  2011年   5993篇
  2010年   4744篇
  2009年   4605篇
  2008年   4736篇
  2007年   4597篇
  2006年   4123篇
  2005年   3879篇
  2004年   3173篇
  2003年   2703篇
  2002年   2068篇
  2001年   1781篇
  2000年   1541篇
  1999年   1320篇
  1998年   1222篇
  1997年   1072篇
  1996年   918篇
  1995年   730篇
  1994年   699篇
  1993年   586篇
  1992年   505篇
  1991年   473篇
  1990年   394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295篇
  1987年   286篇
  1986年   255篇
  1985年   361篇
  1984年   317篇
  1983年   210篇
  1982年   244篇
  1981年   191篇
  1980年   164篇
  1979年   109篇
  1978年   91篇
  1977年   77篇
  1976年   67篇
  1975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毛喉萜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毛喉萜 (Forskolin)的抗肝癌作用。方法 采用克隆形成、MTT比色法观察毛喉萜对SMMC 772 1细胞的作用 ,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对rasp2 1、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毛喉萜可明显抑制SMMC 772 1细胞的增殖 ,其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P <0 .0 1 ) ,经毛喉萜处理后 ,rasp2 1、p5 3蛋白表达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毛喉萜能明显抑制肝癌SMMC 772 1细胞增殖 ,其作用可能与降低rasp2 1、p5 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制备抗醛糖还原酶(AR)的单克隆抗体(mAb),并与本室制备的抗醛糖还原酶相似蛋白(ARL-1)mAb进行比较。方法:经RT-PCR获得AR基因,将基因插入pGEX-4T-1(His)6C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His)6C-AR,以重组质粒转化E.coliRosetta诱导表达GST-AR蛋白。以纯化的GST-AR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应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Ab进行筛选和鉴定。使用Clustalx和Antheprot软件,比较AR与ARL-1的同源性,表达GST-dAR[80~142氨基酸(aa)],与ARL-1差异较大;并分析AR的抗原性,表达GST-dA1(1~79aa)、GST-dA2(80~99aa)、GST-dA3(111~142aa)、GST-dA4(143~316aa)。利用AR全长及截短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制备的抗AR mAb识别AR抗原的部位。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AR mAb的杂交瘤细胞系ARB3、AR7B3G4和ARF10。3株抗GST-AR的mAb均为IgG1(κ型),腹水mAb效价为1∶4×105,细胞培养上清mAb效价为1∶1×104,3株mAb均可与胎盘组织中的AR蛋白起反应,而与GST-ARL-1和GST蛋白无交叉反应。它们分别为抗GST-dA1、GST-dA3和GST-dA4蛋白的mAb。结论:成功地制备了3株特异性抗AR mAb,可分别识别AR的1~79、111~142、143~316位氨基酸。将它们与抗ARL-1mAb联合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AR与ARL-1蛋白的功能,并为深入探讨AR、ARL-1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3.
134.
目的构建普遍适合性的膜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修饰并建立HSP 70表达并结合在细胞膜表面的肿瘤细胞.方法RT-PCR法从人胚肾中获取HSP 70的cDNA,扩增成带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选择载体pDisplay,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多克隆酶位点中.DNA测序证实后,以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载体转染到黑色素瘤细胞.用G418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结果酶切电泳和DNA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正确;目的基因的上游带信号肽序列,下游带跨膜序列.RT-PCR产物电泳、Westem Blotting、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证实大量HSP 70表达并结合在转染的黑色素瘤细胞膜表面.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膜表达HSP 70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黑色素瘤细胞后,细胞膜表面表达丰富的HSP70.转染细胞可以进一步制备新型瘤苗.  相似文献   
135.
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顺行性脑灌注时血流变化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利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比较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单侧顺行性脑灌注 (ASCP)和双侧ASCP时视网膜中央动脉、球后血管血流变化和血S1 0 0蛋白浓度变化。方法  1 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单侧AS CP和双侧ASCP组 ,每组各 8例。两组均行术前术后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 (CT)。术中采用经眼球超声监测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球后血管血流。术中术后动态测定血S1 0 0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各有 1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ASCP过程中单侧组右侧视网膜中央动脉可探及血流 ,左侧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可探及 ,双侧组两侧视网膜中央动脉均可探及血流。所有患者球后动脉均可探及血流。两组间各阶段血S1 0 0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基底动脉环完整 ,存在有效侧支循环条件下 ,单侧灌注操作较为简便 ,双侧灌注在ASCP期间两侧脑灌注较为均衡 ,但两种灌注方法对S1 0 0蛋白浓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6.
A 52‐year‐old Japanese woman who present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GI) bleeding underwent a proximal gastrectomy for a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with a foveolar hyperplasia at the apex of the tumor, 4.5 cm in size, located in the upper body of the stomach. Although GIST are often asymptomatic and are found only incidentally,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bleeding, abdominal pain, or obstruction, occasionally lead to a premorbid diagnosis. When submucosal tumors present GI bleeding, the source of the bleeding usually is an ulceration of the mucosa over the tumor. However, in the present study,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bleeding originated from the region of foveolar hyperplasia.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疾病程度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3例妊高征和32例正常血压妊娠妇女的血清IGF-1、IGFBP-3的水平。结果:重度妊高征组IGF-1显著低于正常组,IGFBP-3在各组间的水平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但IGF-1与IGFBP-3之间呈正相关。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妊高征严重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453,P=0.002)。结论:妊高征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IGF-1有明显的关系,IGF-1与胎儿的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8.
高压氧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高压氧(HBO)治疗对冠心病患者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共 60例,随机分为HBO治疗组(HBO组)30例和对照组 30例。HBO治疗压力 0. 2MPa,每日 1次,每周 6次,共治疗 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RP的测定结果。结果 HBO组治疗后CRP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01);治疗后两组CR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01);治疗前两组CR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5)。结论 HBO治疗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CRP含量。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与炎性相关因子C反应蛋白质(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取AMI(25例)UA患者(28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2例)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种炎性相关因子。结果:AMI组及UA组的EPCs数量和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MI及UA患者EPCs数量增加与炎性相关因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0.
抗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抗-戊型肝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用于分析戊型肝炎病毒不同毒株结构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来自墨西哥株(Mexicanstrain)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Mex)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并将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戊型肝炎病毒缅甸株(Burmastrain)和美国株(USAstrain)的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进行交叉反应测定。结果:最终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p166Mex的杂交瘤细胞株,即D8G10、E5E12、D4A3、B7E6。其中D8G10,E5E12和B7E6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还能分别与p166Bur和p166US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结论:利用已获得的抗-p166Mex单克隆抗体,初步确定3种不同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p166Mex)含有一种共同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