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01篇 |
免费 | 338篇 |
国内免费 | 23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488篇 |
口腔科学 | 824篇 |
临床医学 | 300篇 |
内科学 | 740篇 |
皮肤病学 | 55篇 |
神经病学 | 102篇 |
特种医学 | 17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88篇 |
综合类 | 738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499篇 |
眼科学 | 82篇 |
药学 | 618篇 |
中国医学 | 624篇 |
肿瘤学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373篇 |
2021年 | 449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152篇 |
2017年 | 155篇 |
2016年 | 155篇 |
2015年 | 169篇 |
2014年 | 298篇 |
2013年 | 386篇 |
2012年 | 289篇 |
2011年 | 339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255篇 |
2007年 | 230篇 |
2006年 | 195篇 |
2005年 | 192篇 |
2004年 | 156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7篇 |
1972年 | 3篇 |
197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2020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比对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测量实践进行总结,以期对同类测量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比对要求,薄层法分别以
241Am、总Th、
90Sr/
90Y、
40K和
137Cs溶液为标准源,测定水样、气溶胶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 相似文献
52.
目的细胞外基质是脂肪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探讨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的制作方法及生物相容性,为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成年小香猪新鲜骨骼肌组织,横切成厚2~3 mm的组织块,采用低渗-去垢剂法脱细胞处理。处理后采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测骨骼肌无细胞基质是否有细胞成分残留,并观察其基本结构;应用MTT法检测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细胞毒性。取乳腺癌患者自愿捐赠脂肪组织,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从形态学、流式细胞学和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面进行鉴定。将骨骼肌无细胞基质与第3代hADSCs共培养,于培养后第1、3、5、7天通过细胞活性检测材料上细胞黏附、扩散和增殖情况,了解其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HE、Mass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骨骼肌无细胞基质肌纤维去除完全,无细胞核残留,基质结构保留完整;大量连接成网状的胶原纤维呈多孔隙样结构,规则排列。MTT检测示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细胞毒性为1级,细胞相容性好。细胞活性检测示hADSCs在骨骼肌无细胞基质上能很好地伸展,且能与周围基质黏附,进入基质内部并相互交织。结论经脱细胞处理的骨骼肌无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能作为脂肪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3.
目的综述静电纺丝(简称电纺)技术在肌腱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方面的应用,描述其应用效果及前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电纺技术制备肌腱组织工程支架的相关文献,并从多方面进行阐述。结果电纺技术制得的电纺纤维,因其大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近年来广泛用于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包括聚乳酸在内的多种材料已成功电纺成各种类型的肌腱组织工程支架,并在肌腱缺损修复中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电纺技术为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随着该技术的完善,其将会在肌腱组织工程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李献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5):555-558
心肌组织工程技术的问世良好地解决了心肌梗死后组织细胞移植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建立为选择更好材料及更好移植手段的技术平台。但无论是动物实验研究还是最近的临床试验都表明,目前细胞移植手段仍存在不少缺陷,主要在于优良种子细胞的缺乏以及移植后细胞的低生存率和低分化率。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近些年来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而ECM也不再仅仅被理解为一种支架材料或是一种组织,而是能为细胞提供必要信号、影响细胞内增殖、分化和代谢重要途径的关键角色。ECM相关模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天然生物支架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支架材料以及物理和生物学特性更加平衡的复合支架材料。我们对近几年心肌组织工程领域ECM方面的研究进展及ECM的材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分化的神经样细胞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支架材料的相容性,并探讨两者复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1)在体外,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BMSCs在PLGA上的生长及分化成神经样细胞的情况;(2)在体内,取右侧坐骨神经损伤的SD大鼠,随即分为4组,分别移植单纯PLGA、BMSCs-PLGA、神经样细胞-PLGA及直接缝合神经,术后斜板试验观察4组动物下肢功能情况;60d后处死大鼠,取神经标本做病理切片.结果 (1)在体外,BMSCs在PLGA上生长良好,与同期培养板里面的细胞比较,吸光度值(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体内,BMSCs及其神经样细胞复合PLGA后能修复损伤的坐骨神经,促进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术后3周,各组大鼠斜板试验的角度分别是:直接缝合组(38.32 ±5.51)度、单纯PLGA组(40.27 ±2.74)度、BMSCs-PLGA组(45.14±3.43)度、神经样细胞-PLGA组(60.56±4.70)度,且神经样细胞-PLGA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病理切片显示支架与宿主神经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BMSCs能诱导分化生成神经样细胞,而PLGA与两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皮片游离移植手术包扎材料.方法 实验分别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层叠干纱布、松散干沙团和干棉花团为测试包扎材料.分别在测试包扎材料上加压,记录血浆袋所受到的压力和包扎材料厚度压缩比例的变化;临床常规方法片皮移植,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加压包扎皮片.结果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当外加压力使其压缩至原厚度的90%~34%时,可使皮片受到25 cmH2O~54.4 cmH2O的压力;此压力范围足以使皮片与创面密切接触,保证皮片成活,又避免过大的压力影响皮片血供重建.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为包扎材料植皮,皮片成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良好的植皮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57.
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复合成骨细胞体内异位成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珍珠层聚乳酸(nacre/polylactic acid,N/P)人工骨与同种异体成骨细胞复合,植入体内后异位成骨的作用机制,以及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按2、4和8周3个时间点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将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新西兰大白兔成骨细胞,种植到N/P人工骨材料上,并植入每只兔左侧背部皮下为实验组;以不复合成骨细胞的N/P人工骨材料植入右侧背部皮下作对照,分别于植入后不同时间点取材,经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实验组2周时材料周围有少许炎性细胞聚集,4周时有类骨质形成,8周时有成熟骨组织形成,其中可见骨髓腔;对照组2、4周时仅见大量纤维组织长入材料内,8周时材料内纤维组织增多,但无成骨发生。结论N/P人工骨可作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8.
59.
Cost consequences due to reduced ulcer healing times – analyses based on the Swedish Registry of Ulcer Treatment 下载免费PDF全文
Rut F Öien Henrik Forssell Gunnel Ragnarson Tennvall 《International wound journal》2016,13(5):957-962
Resource use and costs for topical treatment of hard‐to‐heal ulcer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Swedish Registry of Ulcer Treatment (RUT) were analysed in patients recorded in RUT as having healed between 2009 and 2012, in order to estimate potential cost savings from reductions in frequency of dressing changes and healing times. RUT is used to capture areas of improvement in ulcer care and to enable structured wound management by registering patients with hard‐to‐heal leg, foot and pressure ulcers.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registry are treated in primary care, community care, private care, and inpatient hospital care. Cost calculations were based on resource use data on healing time and frequency of dressing changes in Swedish patients with hard‐to‐heal ulcers who healed between 2009 and 2012. Per‐patient treatment costs decreased from SEK38 223 in 2009 to SEK20 496 in 2012, mainly because of shorter healing times. Frequency of dressing changes was essentially the same during these years, varying from 1·4 to 1·6 per week. The total healing time was reduced by 38%. Treatment cos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ard‐to‐heal ulcers can be reduced with well‐developed treatment strategies resulting in shortened healing times as shown in RUT. 相似文献
60.
主动脉MSCTA对比剂注射方案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相同碘浓度和注射速率、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主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可疑主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50),分别采用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进行主动脉CTA检查:A组注射对比剂100ml,对比剂浓度300mgI/ml,注射速率3ml/s;B组注射对比剂60ml后用40ml生理盐水冲刷,对比剂浓度及注射速率同A组。扫描延迟时间采用自动触发技术。测量升主动脉、胸7(T7)及腰2(L2)水平降主动脉、主动脉分叉处CT值;由两位影像诊断高级职称医师对血管强化程度、重组血管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注射方案在升主动脉、T7及L2水平降主动脉、主动脉分叉处的平均强化程度分别为255HU和240HU,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重组血管清晰度无统计学差异。两侧肾动脉及分支血管清楚显示率为93%。结论应用对比剂60ml注射+40ml生理盐水冲洗行主动脉MSCTA能满足主动脉检查要求,并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