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0篇
  免费   1275篇
  国内免费   377篇
耳鼻咽喉   175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1825篇
基础医学   1084篇
口腔科学   169篇
临床医学   1616篇
内科学   256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622篇
特种医学   937篇
外科学   3482篇
综合类   3271篇
预防医学   176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15篇
  6篇
中国医学   1148篇
肿瘤学   215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617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05篇
  2015年   663篇
  2014年   1545篇
  2013年   1394篇
  2012年   1413篇
  2011年   1559篇
  2010年   1341篇
  2009年   1151篇
  2008年   964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 (LEEP)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71例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 ,在炎症和赘生物病变外缘 3mm进出电极 ,对于CINI与HPV感染患者 ,电极在病变边缘外 5mm进出。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标本的病理诊断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2 71例患者术后随访 2 4 3例 ,术后复查宫颈细胞学 ,仅 9 0 5 %出现细胞核肥大和核异质。结论 LEEP对包括炎症、损伤、癌前病变、HPV感染等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诊断模式。LEEP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治疗CIN各级病变 (原位癌除外 ) ,LEEP也适用于CINI的治疗 ,LEEP治疗的范围可以在病变边缘外 5mm处进出电极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以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 6 2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的HPV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STNFRⅠ、STNFRⅡ ,并与正常 35例对照。结果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宫颈癌患者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在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阳性组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 (P <0 0 1) ;宫颈癌患者术后 3月血清中STNFRⅠ和STNFRⅡ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0 1)。结论 :STNFR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术后明显降低 ,STNFR水平的增高可能与宫颈癌HPV感染有关 ,其发生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絮刺火罐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运用传统的颈椎牵引法治疗 ,另一组运用絮刺火罐疗法治疗。结果 治疗 1星期时两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 P>0 .0 5 ) ,治疗 2星期后絮刺火罐治疗组疗效优于传统牵引组 ( P<0 .0 5 )。结论 絮刺火罐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4.
林晓娟  蒋国玲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3):290-291,30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 (sP selectin)和一氧化氮 (NO)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化学比色法 ,分别测定 3 6例宫颈癌患者及 3 6例健康人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及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 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人比较 :宫颈癌组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为 ( 13 8.2 6± 2 9.40 )mg/L及一氧化氮水平为 ( 14 3 .60±3 9.61)μmol/L ;健康对照组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为 ( 2 2 .65± 7.2 9)mg/L及一氧化氮水平为 ( 65 .3 6± 6.5 5 ) μmol/L ,两组分别两两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者P 选择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为 ( 161.3 1± 2 5 .5 0 )mg/L、( 162 .5 2±3 8.2 7) μmol/L ,无淋巴结转移者P 选择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为 ( 10 5 .66± 5 1.3 6)mg/L、( 12 0 .16± 49.64 ) μmol/L ,两组分别两两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宫颈癌患者手术后P 选择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 (P <0 .0 1)。结论 检测血浆P 选择素、NO水平的变化 ,对宫颈癌的病情判定及治疗指导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浸润性宫颈鳞癌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状态,探讨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43例CIN,38例浸润癌PCNA、p53、p21、ER、PR、nm23、c-mvc、E-Cadherin、VEGF蛋白表达状态.结果:CINⅢ级ER、PR表达下调甚至缺失,PCNA、p53、p2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 I、Ⅱ级,PCNA、p53、p21和ER/PR同时2种与同时3种以上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CIN Ⅰ、Ⅱ级;浸润癌nm23、c-mvc、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异常与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密切相关;同时检测PCNA、p53、p21和ER/PR表达状态有助于准确判断CIN恶变潜能.  相似文献   
96.
63例宫颈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宫颈腺癌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收治的63例宫颈腺癌进行分析,占同期宫颈癌的4.65%,并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宫颈鳞癌作为对照进行比较.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7岁,绝经后患者占55.6%.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或白带增多.其中Ⅰ期17例,Ⅱ期33例,Ⅲ期13例.20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43例采用放射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收治的宫颈腺癌占宫颈癌的比例从80年代的3.5%(38/1087)上升至90年代的7.36%(34/462),其5年总的生存率为56.9%(33/63-5),低于同期宫颈鳞癌5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50%;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6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0%,而行全宫切除的同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9.3%,但二者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宫颈肿瘤≥4cm和<4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4.3%(12/35)和60.7%(17/28)具有明显差异(P<0.05).Ⅰ、Ⅱ期5年生存率62%(31/50),而Ⅲ期5年生存率为7.7%(1/13),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宫颈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式关系密切.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宫颈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头颈部神经鞘瘤2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头颈部神经鞘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1969年7月~2002年9月共收治头颈部神经鞘瘤342例,占全身神经鞘瘤的58.6%(342/584),随访275例,随访率80.4%.结果:术前诊断为神经鞘瘤者仅为184例,误诊率为33.1%(91/275).本组7例复发(包括3例恶性),肿瘤发生最多的神经为交感神经、臂丛神经和迷走神经.结论:神经鞘瘤60.0%左右发生在头颈部.绝大部分为良性,恶性极少(3/275).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恶性神经鞘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98.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utcomes of preoperative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plus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ⅠB2 and ⅡA bulky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1 to January 2007, 77 patients with stage ⅠB2 and ⅡA bulky cervical cancer were included. The diameter of primary tumor was greater than 4 cm. Preoperative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with the total dose of 20-30 Gy (0.5 cm below the vaginal mucosa) was delivered by 2-3 fractions, one fraction per week. After an interval of 10-14 days, the efficacies of radiotherapy were evaluated and radical hysterectomy with pelvic lymphade-nectomy was performed. Then the treatment complications,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umor shrinkage was observed in all the patients after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The CR, PR and SD were 5% (4/77), 36% (28/77) and 58% (45/77), respectively. Radical hysterectomy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combined therapy were mild and only 5 patients had grade Ⅱ or less hematological or gastrointestinal toxicities.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and pelvic recurrence rate were 83% and 1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Preoperative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of 20-30 Gy plus surger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tage ⅠB2 and ⅡA bulky cervical cancer without increasing the treatment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9.
环氧合酶-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COX-2与宫颈癌中HPV16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6例宫颈癌组织作为实验组,31例健康的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的COX-2表达水平。用PCK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的HPV16DNA。结果: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之间均无相关性。而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阳性率为5652%(26/46)。在COX-2表达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阳性组的染色分值明显高于HPV16DNA阴性组。结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COX-2的参与。并且COX-2与宫颈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宫颈癌中COX-2高表达与HPV16感染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VEGF、nm 2 3表达情况及MVD与宫颈鳞癌发展浸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0例宫颈鳞癌、2 8例CIN和 12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VEGF、nm 2 3和CD3 4检测 ,计数癌组织MVD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宫颈鳞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CINⅠ、Ⅱ级组织 ,VEGF表达与癌组织MVD、肿瘤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癌组织MVD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正常宫颈组织nm 2 3均呈阳性表达 ,而宫颈浸润癌组织nm 2 3表达率明显降低 ,但nm 2 3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宫颈鳞癌组织VEGF呈高表达、nm 2 3呈低表达 ,可能在宫颈鳞癌血管生长、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