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34篇
  免费   2136篇
  国内免费   694篇
耳鼻咽喉   176篇
儿科学   728篇
妇产科学   444篇
基础医学   3922篇
口腔科学   269篇
临床医学   4985篇
内科学   4989篇
皮肤病学   410篇
神经病学   1455篇
特种医学   1356篇
外科学   3565篇
综合类   6814篇
预防医学   4518篇
眼科学   179篇
药学   3991篇
  24篇
中国医学   2299篇
肿瘤学   54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916篇
  2021年   1325篇
  2020年   1229篇
  2019年   902篇
  2018年   928篇
  2017年   992篇
  2016年   1097篇
  2015年   1132篇
  2014年   2493篇
  2013年   2562篇
  2012年   2335篇
  2011年   2485篇
  2010年   1946篇
  2009年   1862篇
  2008年   1765篇
  2007年   1742篇
  2006年   1675篇
  2005年   1384篇
  2004年   1202篇
  2003年   1079篇
  2002年   908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770篇
  1999年   618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536篇
  1996年   440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374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60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235篇
  1987年   220篇
  1986年   170篇
  1985年   191篇
  1984年   216篇
  1983年   135篇
  1982年   170篇
  1981年   138篇
  1980年   134篇
  1979年   109篇
  1978年   102篇
  1977年   92篇
  1976年   66篇
  1973年   8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999年7月~2003年8月,收治以腰痛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3~61岁,平均36.6岁.患者先有胸、腰背部疼痛,11例出现剧烈疼痛,伴有体温升高(超过39℃),局部无红肿,有深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活动受限,但无脊髓及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二便正常.对患者行白细胞计数、血沉和MR等检查.12例患者中,10例血沉超过60 mm/1 h,1例血沉为28mm/1 h,1例血沉为50mm/1 h.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4例患者经椎弓根穿刺活检,阳性率为75%.入院后即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至少6周,继而口服抗生素治疗6周,11例患者血沉于治疗后1个月下降50%以上,约91.7%的患者保守治疗有效.结果12例患者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2个月.获得随访的9例患者中,7例无临床症状,1例有轻微背痛,1例有慢性严重背痛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7例行MR检查,2例显示局部椎体及椎间盘仍有破坏,T1加权像示低信号范围缩小,T2加权像示仍为高信号,但无腰背痛等临床症状.结论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血沉较白细胞计数敏感;MR及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口服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1个月后血沉下降是保守治疗成功的标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脑梗死急性期降压及在不同时间进行降压治疗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据发病后是否降压及进行降压的时间,将1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6组,观察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在发病后进行降压治疗的患者中其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未降压组(P<0.01) 3d后降压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明显好于未降压组(P<0.01).结论 降压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3d后进行降压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要好.  相似文献   
103.
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与血压在应激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血压在应激前后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在安静状态、心理应激状态和心理应激后 (恢复状态 )测量抑郁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血压 ,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 ,以及心理应激前后的变化。心理应激以规定时间内的计算试验模拟 ,血清皮质醇以酶联免疫试验检测 ,血压为常规检测。结果 1.皮质醇 :抑郁组在安静状态、应激状态、恢复状态的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组应激前后皮质醇浓度的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 )。2 .收缩压 :安静状态和恢复状态时抑郁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应激状态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应激前后收缩压的波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3 .舒张压 :抑郁组在安静状态时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 ,在应激状态和恢复状态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应激前后舒张压的波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抑郁患者存在基础血压升高 ,此现象可能与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单因素观察吸入性损伤或烧伤后血清免疫反应性降钙素(iCT)的变化,分析其诊断意义。方法将24只犬随机分为单纯吸入性损伤后中度(A)、重度(B)、特重度损伤(C)组及单纯重度烧伤(D)组,每组6只。吸人性损伤犬均在伤后6 h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其损伤程度。分别于不同时相点抽取犬静脉血检测iCT含量,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1)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A、B、C组犬符合吸入性损伤的预期程度。(2)与伤前值(38±22)ng/L比较,各组吸人性损伤犬iCT含量在伤后1 h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4 h明显高于D组(P(0.05),其中A组于24 h达峰值(453±224)ng/L,B、C组在48 h内呈进行性升高。D组犬iCT含量在伤后2 h开始持续升高,至伤后48 h为(125±41)ng/L。(3)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伤前值(109±8)mm Hg (1 mm Hg=0.133 kPa)比较,A、D两组氧分压(PaO2)伤后各时相点无明显差异(P>0.05),B、C组犬从伤后8 h和伤后4 h开始持续下降,分别为(65±6)、(71±9)mm Hg。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伤前值(38±5)mm Hg比较,C组犬伤后24 h PaCO2开始升高[(52±11)mm Hg]。结论在吸入性损伤后8 h内,iCT的变化明显早于血气分析指标,其诊断意义接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治疗中的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治疗意义。方法对1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全部应用了脑保护装置(滤网型)。结果14例患者成功地释放了18枚自膨式支架。其中2例发生微栓子脱落轻度卒中,治疗1~3d完全恢复,颈动脉狭窄6例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随访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梗死。结论在支架治疗中,脑保护装置的应用可减少治疗中的神经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吸烟对大学生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超  方昆  汪思应  宋伟  王颖 《中国校医》2003,17(5):401-403
目的 探讨吸烟对大学生血压的形响。 方法 随机选择日吸烟量≥ 10支男性大学生 34例为吸烟组 ,不吸烟者 31例为不吸烟组 ,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 吸烟组 2 4h、日间及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不吸烟组 ,日间血压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血压显示吸烟组血压波动范围高于不吸烟组 ,分为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以及部分时段血压不稳定三个阶段 ;吸烟组吸烟时心率显著快于对照组。 结论 吸烟可致正常血压男性大学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应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学生吸烟  相似文献   
107.
一种具有高信噪比的脉搏波光电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研制一种生理信号光电传感器。方法: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通过指端毛细血管后的光强度的变化,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电信号1/V转换、放大、滤波处理。结果: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指端容积脉搏波。结论:高信噪比的光电传感器可用作于临床监测和生理信号分析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 8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 (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 (或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及术后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 ,观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二氧化碳分压 (PbtCO2 )和pH值 (pHbt)的变化。 结果  (1) 2 8例脑外伤患者在剪开硬脑膜后PbtO2 、pHbt分别从 (13± 4 )mmHg、(6 .96± 0 .15 )增加至 (2 1± 5 )mmHg、7.0 5± 0 .12 (P <0 .0 5 ) ,PbtCO2 从 (6 1± 6 )mmHg下降至 (5 3± 5 )mmHg(P <0 .0 5 )。(2 )其中 2 4例脑外伤患者在血肿清除后 ,PbtO2 、pHbt值分别从 (2 1± 4 )mmHg、7.0 5± 0 .11增加至 (2 8± 6 )mmHg、7.15± 0 .10 (P <0 .0 5 ) ,PbtCO2 从 (5 2± 6 )mmHg下降至 (4 5± 4 )mmHg(P <0 .0 5 )。 (3)PbtO2 <10mmHg持续 30min以上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  (1)脑组织氧代谢监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监测手段 ,能直接动态反映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 ,及时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 ,以指导治疗。 (2 )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9.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手术治疗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全组26例,术前均经影像检查证实诊断。行择期手术21例,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急诊手术5例。26例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急症手术患者,总病死率7.7%,急诊手术病死率40.0%。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75%。死亡原因均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CTA检查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可靠方法。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瘤体直径不是决定手术的唯一指征。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10.
Concern about short- and long-term ultraviolet radiation (particularly UVB) damage to the eye has led to increased research in this area. Numerou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pathogenic enhancing roles of reflected ultraviolet (UV) and visible radiation in our environment. There is concern that conventional sunglasses do not protect the eye adequately from reflected rays (albedo), especially on the lateral aspect, from behind and from below. Using eye models and computer ray tracing methods, the pathways of oblique rays incident at the temporal peripheral cornea have been plotted by Maloof, Ho and Coroneo.1 These rays are refracted and focused and theoretically can result in up to 20 times the concentration of incident irradiance at the nasal anterior chamber angle and nasal equatorial cortex of the crystalline le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limits of angular subtense of the incident peripheral light which is refracted in this manner in human subjec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corneal shape and certain ocular parameters to the limit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emporal entrance angle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r = 0.70, P< 0.0006). The entrance angle ranged from 15 degrees to 30 degrees and was located 10 degrees to 45 degrees posterior to the coronal plane. Our results support Maloof and colleagues' predictions for the implication of focused peripheral UV and high intensity visible radi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terygium and cortical cataract and emphasise the need for lateral eye protection in conditions of high ultraviolet albed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